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飞
启动仪式
揭牌仪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苑菲菲 烟台报道
10月15日,时值“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全国启动,由烟台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社共同主办,烟台市发改委、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承办,以“安全新高度,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同期启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于俊崇,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邓召军,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刘建林,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吴林志,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烟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烟台市委常委、秘书长于松柏出席开幕式。会议由陈飞主持。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总结回顾了一年来国家、山东省和烟台市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创新推进核电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尤其对山东省、烟台市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的探索表示一致认可,同时展望了“十四五”核电及配套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并为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全球首个全尺寸波动管老化实验平台、环渤海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揭牌。
烟台市各级政府、国内企业及高校研究机构签署了《共建烟台国家级核电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白鹭新能源产业基金合伙协议》《融发集团莱山产城结合军民融合示范园合作协议》《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等7项合作协议。
国内核电“产学研”各领域的院士专家、科研院校、三大核电集团、三大动力集团及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近300人汇聚烟台,围绕核能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储能产业发展、产业金融服务、核应急与公众沟通、核技术应用与后处理等话题展开研讨,共商我国核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烟台市打造“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市”的新路径。这是烟台市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在国家重启核电项目审批之际,举办的我国核电行业最大规模高端行业对话活动,预示着我国核电产业全面走向复苏,进入全新阶段,并将持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增强能源支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展厅现场
力推核能综合利用 有序汇集先进项目
9月2日,国务院核准四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我国核电按下“重启键”,自主三代核电迎来批量化建设,核电产业发展步入全新阶段。截至9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4988万千瓦,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1553万千瓦,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王寿君表示,当前我国已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成功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术跨越,形成了涵盖铀资源开发、核燃料供应、工程设计与研发、工程管理、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维护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完整先进的核电产业链和保障能力,为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正是山东省和烟台市倾力发展核电产业的根本原因。
邓召军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任务,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提出“四增两减一提升”新思路,明确了煤电、可再生能源与核电、外电入鲁三个“三分之一”的电力结构调整目标,将核电作为提升能源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能源大省,山东既有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核能的现实需要,也具备培育壮大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
核电,已然成为山东绿色转型的选择,而这个发力点正在烟台。
烟台市发改委主任刘福生介绍,烟台市装备制造、通讯电子、现代物流等产业发达,具有实现核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须的厂址资源、技术资源、装备支援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在高起点、差异化发展核电产业、探索核能综合利用的同时,烟台及周边地区有序汇集了采用先进成熟技术的优质核能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山东省首个在运核电项目——位于烟台的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累计发电328亿度,年累计上网电量305.7亿度。同时,海阳核电还开创了国内核能商业供热的先河,并开展了海水淡化实践。
2019年11月15日,海阳核电核能清洁供热工程一期项目向周边70万平方米、73个小区供热,相当于减少约5台10吨的燃煤锅炉,成为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此外,海阳核电日产30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也于今年启动,该工程的实施将提高胶东地区供水可靠性及灵活性,为烟台市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拓出了一条新路。
据了解,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战略部署,为优化调整区域能源结构,促进山东半岛生态文明建设,未来5到10年,以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将汇集采用国际先进核电技术AP1000和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的核电项目,形成核电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建设的局面。“未来,山东将成为我国继浙江、广东、福建之后的新兴核电大省和核能强省,烟台将成为华北地区核电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指出。
展厅现场
技术研发成果丰硕 装备制造实力提升
核电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实力和装备制造能力是其作为“国家名片”的核心体现。王瑞祥介绍,近年来,伴随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核电成套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已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研发设计和装备制造能力。
发展核电产业十几年来,烟台在核电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领域做足“功夫”,成绩亮眼。
2016年11月,由烟台市政府主导,中国广核集团牵头,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共同组建了民办非企业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作为国内核电领域首个新型研发机构,该中心以核能多元化应用、核级材料与装备、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等7个领域为重点研发方向,吸纳社会相关行业领军企业参与三大核电集团技术创新,注册成立了核能综合利用、核电智慧消防、核电高分子材料、核级焊接技术、核电厂水处理、工业热管理等15家研究型企业,加速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同时,该中心汇聚了多名院士和核电工程领域的专家。
“截至目前,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已累计向国家、省各级科研主管部门申报了近50项科研课题。其中,列入国家能源研发计划的11项课题,已在研发中心创办的新型科研机构陆续启动研发。”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兵介绍。
2017年8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烟台市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设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作为近六年来国家能源局批准成立的唯一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创新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1月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刘福生表示:“创新平台启动建设以来,烟台市进一步深化与三大核电央企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资源,建立推动核电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在核电主管道、高效换热管材、核电安全壳、核岛制冷设备、核能多元化利用装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平台的搭建,让烟台聚“核”能力更强,创新成果落地更快。
今年3月,由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共同建设的全球首个全尺寸波动管老化研究实验平台在烟台莱山建成,投入试用。作为我国核电领域重要的科研载体和基础性实验装置,该平台可用于材料老化机理及服役行为研究,也可以用于先进核能装备的综合评价,为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实验验证。
此外,国内核电装备产业领域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唯一一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落户烟台。该中心将计量深度嵌入核电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和全寿命周期,为我国核电装备产业提供计量测试和计量科技创新服务。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引领逐步显现。近年来,烟台市依托自身及周边地区核电项目,建设的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两个省级核电园区,已拥有山东核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烟台市台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恒辉节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烟台金润核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久钟表等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能力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9月底,上述两大园区已有42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各核电集团的合格供应商,业务覆盖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建设、安装调试、运维服务、中低放废物处置等领域。”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张洁非介绍。
展厅现场
培育环境做优服务 凝心聚力做强产业
海阳核电建设之初,烟台市就确定了围绕核电项目建设发展配套产业的思路,将核电装备制造和核能综合利用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2018年,山东省印发《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明确提出烟台市“培育千亿级核电装备产业,打造中国核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基地”的远景目标。
十几年来,烟台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核电发展机遇,核电产业呈现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依托先进技术,建成国内首批三代核电项目;借力新模式,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掌握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落地;积极探索核能综合利用,首开国内核能商业供热先河;聚合国内外资源,初步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安装及应用、运营维护、乏燃料后处理及核设施退役服务核电研发、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等较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发展体系。
为加快促进核电产业集群发展,烟台市近年相继出台《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促进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的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并编制完成《烟台市核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通过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人才吸纳政策以及金融服务政策,为核电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在产融结合领域,烟台市加快与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业金融体系建设,于今年8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白鹭新能源产业基金,拟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烟台市重点扶持产业。
“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工具,白鹭新能源产业基金围绕核电、新能源产业链,培育扶持壮大烟台本地合格供应商,持续提升本地化采购比重,放大产业优势,扩大集聚效应,助力烟台市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张洁非说 ,“后续,烟台还将谋划建设环渤海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实体企业与金融服务商之间搭建桥梁,成为区域‘金融稳定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面,烟台市支持制造业重点企业参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烟台大学与烟台市台海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共同建立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打造胶东半岛及国家核电产业急需的核装备与核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为目标,以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为支撑,致力于实现产学研用、校所城产深度融合发展。
不仅如此,烟台市多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产业聚集氛围。
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首次从北京移师烟台并成功启幕,展览面积近2万平米,集中全面地展示国内外核电技术应用及核电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装备,参展单位包括生态环境部核安全中心、国家核应急中心、三大核电央企、中国一重、东方电气、中国西电、国机重装、上海电气、哈工程、河钢集团、伊莱特、宝银公司、宝骅密封、欣横纵、兰捷能源、Vega仪表、保变电气等近200家企业,开幕当日观众数量超5000人次,将有力提升山东省、烟台市在核电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连续五年举办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今年成功引进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并成为这一展览会永久举办地,烟台已经形成了包括多个三代核电项目建设运营、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的核电产业链,打造了以‘论坛+展会+区域经济’为载体的核电产业化发展‘烟台模式’。”刘福生表示。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创新是核电生存发展的驱动力。作为“核电产业新城”,烟台从先进核电技术起步,以创新研发为基石,以打造安全的产业链体系为己任,厚积薄发,风帆正劲,为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飞
10月15日,时值“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全国启动,由烟台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社共同主办,烟台市发改委、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承办,以“安全新高度,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在[详细]
10月15日上午, 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于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主题为安全新高度,产业新发展”,立足核能安全与核电稳步发展,全新审视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当下面临的挑战,梳理山东省和烟台市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积[详细]
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奋战,塔山南路与观海路交叉口立交桥主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将于16日早上6点开放交通。届时,辅路将全线封闭施工,市民可从主路通行。据悉,该项目今年3月份完成设计招标,4月份开始拓宽辅路实现分流,6月份辅路通车主路施工,10月主路通车,12月底整[详细]
10月13日一辆汽车将中铁3号渡船汽车舱艉门全部堵死,造成后续42辆汽车无法上船,党内品牌“于卿故障汽车救助站”现场确定一套救援方案,顺利的将车推入汽车舱内,43辆汽车全部装船。[详细]
10月14日,“大美上饶、最美婺源”(烟台)旅游推介会在东方海天酒店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