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洞那些年

2023-08-15 09:31: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战军

  作者:战军

  在我小时候,懵懵懂懂还不知自己为何物,依稀记得有挖防空洞这回事,当时我家住在莱阳,爸爸妈妈都在一个煤场工作,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家里画了一个圈,大镐铁锨一起上,一个月的功夫一个大洞就挖好了,洞很深很深,我看见这个深洞就害怕,爸爸要把我带到洞里去,我吓得哇哇哭,但不久我就对这个黑洞有了感情,反而喜欢上了它,洞挖好不久我们全家又从莱阳搬到了烟台一个叫祥山的地方,临走前我留下了一句名言“要是把洞带走就好了”,此言一出,立即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牢牢记住了,在祥山住的那十多年里,这句话被当作了我是智力障碍者的佐证,动不动就搬出来嘲笑我。

  高中差一年毕业时才搬到芝罘区居住,因此对烟台过去发生的什么事我是一无所知,只知道海边有些洋房洋楼,海边冷不丁能看到一些过去日军修的碉堡,还有东炮台、西炮台等过去的建筑,所城里怎么回事也是后来慢慢才知道的。

  烟台发生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事,在我们居住的脚下,就有一座恢弘的地下城,那是在“深挖洞”年代所修建的。就在今年四月十四日那天,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那天,我非常有幸参观了部分地下早期防空工程,面对这些像蛛网一样的防空工程,让平时只会写一些 “风花雪月”的我,突然之间仿佛血液凝固了,感情升华了,无论国动办的人如何解释,我都难以相信这些浩大的工程,就是芝罘区人民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设成的。

  参观完防空工程的第二天一早,我早早来到街道上,挨个打听当年挖防空洞的情景,这一问不禁让那些挖防空洞的人们热泪纵横,这件事勾起了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回忆,仿佛就和昨天一样。在我们这个社区,凡是七十岁上下的当地人,有七成的居民都参加了挖防空洞活动,而且都是义务参加的。当时的政治条件非常严格,首先要是党员,干部,在单位表现好的职工,在社区积极上进的居民,凡是历史有问题的,在单位和社会表现不好的,想参加还不让参加呢,能够参加这项壮举,他们视为自己的一项荣誉,无比珍贵和自豪。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社区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还没有现在的五层楼房,大家住在一个个四合院里,当“深挖洞”运动发起后,居民就开始在自家的院子里挖防空洞,防空洞一般都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其中一边较缓,便于运输泥土,边长都在一米左右,至少要下挖四五米,家里劳力多的要下挖七八米,挖到底后,再横向挖,挖出二个到三个耳光室,便于休息、生活,储藏一些必备的食物、水、药品等战备物资,大家都自觉地按照防备核打击的标准来做,没有谁欺骗上级和组织,在自家挖的防空洞,绝对符合防空标准。

  除了自家挖防空洞外,政府还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市区下挖防空洞。政府从各个社区抽调人员,每个小组有三十人左右,搭配来自不同单位的职工,搭配好的职工会安排到指定的洞口施工,工作实行轮流制,每个组一般干三个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三个月一到就送回原单位。这项工作非常辛苦,而且还非常危险,每个洞口都按程序进行。点炮必须内行来干,不能由别的岗位职工来替代,出现事故最容易在这个环节上出现,即便是内行人,在面对任务重、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也难免出现伤亡事故。由于防空洞地质复杂,由北向南地质情况也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发生令人想象不到的变化,有的地方是很硬的岩石层,有的是松散的沙土层,还有的就是沙石层,根据地质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爆破方式,有的地方因为雷管和岩石等因素影响而牺牲了不少人。

  放炮完了后,就开始将打下来的石渣运出来,这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繁重的工作,运输这些石渣需要一种卷扬机,其卷筒里绞着粗绳子,绳子能有数十米长,绳子的另一头系着装沙土用的竹筐子,在里面作业的职工将那些沙土用铁锨铲到竹筐子里去,再招呼开卷扬机的人开机将这些装满石渣的竹筐运出去,洞口外面运石渣的大卡车就停在卷扬机的旁边,装车后将这些石渣运到了海边倒掉。由于卷扬机用的绳子高负荷使用,为了给国家节省资金,绳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就不换,因此常常导致绳子断裂,出现严重的事故,有的人打瞎了眼,有的打残了腿,这样的事故不知发生了多少起。

  石渣运出去后,就要进行一种叫“伐悬”的作业,类似于现在常说的“吊顶”,职工们把石头一层层“伐悬”到石壁上,慢慢往上形成了穹顶结构,石头如同悬着一样,再用熟石灰、水泥加水互相搅拌后粘合在裸露的石壁上,形成现在这样的砖石结构,这就需要熟谙此道的泥瓦匠师傅了,这项工作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还要吃苦,费工耗时,很容易受伤,有的人因此烙下了腰肌劳损的病根,终身生活受到连累。

  地下防空系统星罗棋布,非常密集,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很多砖石都是靠人工的方法用血肉之躯搬进去的,这样的砖石估计有数十数百万吨都不止,有的地方比较狭窄,无论是大型机械还是小型机械都进不去,就是进去了也无法操作,只能靠着人力来进行搬运。为了通风,当时的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打眼最容易出现粉尘,于是就采用了水钻法,就是边打眼边往打眼处喷水,在打眼的这几天里,负责运石渣、伐悬的职工就可以回家休息几天,即便想了很多办法,由于地道里面通风不畅,人一多就会出现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含量减少的现象,于是鼓风机天天轰鸣不止,不然就会在洞内发生晕厥,严重的会引起心脏衰竭导致死亡的发生,由于卫生条件有限,无法向洞内大量输送氧气,只能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往洞内每前进一米,无论是打眼、装炮,运输还是伐悬,都是异常艰苦危险的一件事。

  在寻访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一个女子突击队的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个女子突击队大都是些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其中有个最小的年龄是十四岁,她刚上完小学就工作了,识字也不多,但她非常好学,是单位的劳动模范,写的一手好字,深受领导的器重,正是由于她的表现突出,在安排参加挖防空洞的人选的时候,才让她参加。由于挖防空洞是重体力工作,就选她们干相对来说较轻的搬运渣土工作。这支小小女子突击队,果然不负众望,炮眼延伸到那里,这支突击队就跟到那里,即便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也从未有一个人掉队过,逃跑过。运渣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当炮放完后,首先力气大的男人就用铁锨铁镐将这些渣土铲到大麻袋里,一个麻袋能装一百多斤渣土,渣土里面含有尖锐的石头。她们三四个人一组,等到把麻袋装得满满的,这时一个负责背麻袋,另外几个负责在后面托着麻袋下面的两个角,就这样她们几个在洞里慢慢往外挪动脚步,背麻袋的累了,背不动了,再换另一个人。一麻袋的渣土非常的重,尤其是对这些年龄还比较小的女孩子,更是如此,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劲,满满一麻袋渣土就这样一趟趟挪出去了,每挪一趟浑身上下就被汗水浸透,汗水带着泥土一起往下流,一天十个多小时干下来,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回到家里她们的父母都不敢看,原本都精瘦的一些女孩子,经过一天的搬运渣土工作,就显得更加瘦黑了,经过一年多这样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终于打通了防空洞,当这帮女孩子终于看到蓝天时,就大声高呼:我来了!我来了!这帮女子突击队齐声吆喝,喊得地动山摇,传遍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一吆喝不要紧,把周围居民家都吵醒了,纷纷亮起了灯,面对这些高喊的女孩子,这些在家睡觉的人不知道她们此刻的兴奋心情,回敬的却是“你们神经病吗?”

  当面对我的一些询问,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伤感不已,她跟我说,有很多自己的姐妹就牺牲在这些防空洞里,塌方的事经常发生,有一次就发生了大面积的塌方,很多姐妹在里面搬运渣土袋,突然上面发生了渗水,一旦渗水就意味着随时就会塌方,这次事故发生的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就那么突然伴随着一股强大的水流喷涌而出,刚刚打通的施工面说塌方就塌方了,刚刚还又说又笑的姐妹还没有来得及出来,由于她们跑得比较慢或者在互相施救,就错过了逃离危险的最佳时机,不幸就牺牲在里面。面对着逝去姐妹的生命,很多人都后怕不已,可是不知是从哪里来的精神,居然没有一个人后退,她们擦干净了眼泪,没有一丝犹豫继续干下去,直到后来有人说起这件事,她们才感到有些害怕,她们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当时的胆子会那么大,那么勇敢,面对随时会到来的伤亡,会那么蔑视,那么置若罔闻,不为所动?也许这就是一种精神吧,一种在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吧。

  这是当年参加防空洞工作的谭学东老人提供的照片,他们分别来自烟台瓷厂、烟台电瓷厂、酒厂,最少的年龄才二十岁,大的有四十出头。这位老人还记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分别是:

  班长:李忠义(前排中间)

  副班长:谭学东(前排左二)

  职工:战友(后排右边第二)

  职工:李史君(后排中间)

  职工:陈国亮(后排右边)

  职工:刘学荣(中排左边,女)

  职工:王红敏(后排左一)

  职工:咸锡义(后排左二)

  职工:田永江(后排右二)

  最让谭老伤心的是,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一些人,如黄德茂受伤,于川会眼睛残疾。

  姚得山,共产党员,在放炮过程中,由于洞内发生塌方,没有来得及撤出来,不幸被巨石压在身体上,因公殉职。在深挖洞的过程中,他专门挑最危险的工作去做,钻孔、点炮、放炮等工作,他总是抢在最前面,总是最后一个撤离。他牺牲后,指挥部给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像姚得山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建设防空洞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他们为时代塑造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战军,1964年生,烟台人,现为芝罘区作家协会理事,芝罘区诗歌家协会理事,偶有作品刊登于《烟台日报》《烟台晚报》《芝罘文艺》等刊物上,多发表一些散文、诗歌、烟台史话、对联等文学作品。

感谢崔洪海、谭学东、梁万菊(女)提供资料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