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张其天
《启航 2022》跨年晚会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历经16年发展,大众关注度与日俱增,已成为继春晚后又一重要的文化盛事。不过,随着各大平台纷纷加入竞争,“流量明星 + 歌曲演唱”日益成为跨年晚会获得更多关注度、实现更大商业价值的创作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亟须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艺术质量。令人欣喜的是,《启航 202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以下简称“2022 年总台跨年晚会”)围绕“最美期待,从‘新’遇见”的主题,在内容上,由以往注重营造娱乐话题向弘扬时代主题转变,由流量明星为主角向普通奋斗者为主角转变,由明星代表作品为主要节目向以原创和新创作品为主要节目转变;在形式上,以创意赋能节目形态革新,以微视频牵引晚会编排求新,以媒介技术助力舞台调度出新,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形成了跨年晚会创作新路径,为同类型电视节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内容与形式: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创作的创新切面
跨年晚会创作创新的逻辑基点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反常规理念,二是创造性实践。反常规理念注重创意思维和重构意识;创造性实践注重具体的创作特色和实施路径,以打造新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为主要诉求,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反常规是实现创造性的基础,也是创新思维的逻辑前提,属于理念范畴内的创意前置;创造性是反常规的实践落点,也是反常规理念的具体践行。从理念到实践,从反常规到创造性,跨年晚会的创作创新体现出严谨的逻辑建构和实践进路。首先,在晚会的前期策划和创意阶段,要有反常规理念的议程设置,确立晚会定位的首创意识、独立意识、改进意识和更新意识;其次,将反常规理念落实到晚会创作的具体实践,注重节目的创造性,以新颖的主题为牵引,创作全新的节目内容,革新节目的表现形态和手段,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审美效果。无论是反常规理念还是创造性实践,就跨年晚会而言,都要落到内容和形式两个创作切面。晚会的内容由主题和节目构成,对晚会的创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一是主题引领的价值赋能。主题具有紧扣时代律动的显著特点,由此生成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为内容更新注入动能,让跨年晚会的内容创新更具时代感和时效性。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以“最美期待”呼应启航面向未来的前进性,以“从‘新’遇见”中的“新”作为题眼,指代时代之新、内
容之新和形式之新。二是题材凝练的意义生产。跨年晚会以节目为载体,将与跨年主题相关的题材进行凝练组合,形成具有审美特征的内容生产,进而呈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意义。意义生产作为文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需要通过建构文化符号来实现。跨年晚会编导对于题材的创意组合往往能够生成新的文化符号,进而产生新的文化意义。这里的新意义既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原有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无论哪种方式,对于跨年晚会的创作创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在题材选取上以真人真事为标准,从大学生到志愿者,从科技工作者到非遗传承人,实现了人民代表作为晚会主角的符号指代,生成了晚会坚守人民立场、根植大众生活的文化意义,带给观众全新的内容体验。与内容相照应的是,艺术形式也是跨年晚会创作创新的重要着力点。艺术的视觉性要求让晚会的形式
成为观众初始印象的首要环节,节目的形态、编排和表现手段直接影响着晚会的传播质量。只有不断实现晚会节目形态出新、节目编排求新、表现手段革新,才能形成晚会创作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与观众实现审美共情。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在节目形态上,“破圈”歌唱类节目“一统”晚会格局,以新锐的创意创建出镜面舞蹈、沉浸式表演、极限运动、街头魔术等富有新意的节目形态,进一步丰盈了晚会形式的艺术蕴涵;在节目编排上,晚会编导创造出“视中视”的编排模式,以六段极具影视特色的微视频短片作为“分隔符”,将晚会分为“新画卷”“新气象”“新征程”“新作为”“新愿望”“新力量”六个部分,将人物故事、生活场景和文艺节目深度融合,实现了中国故事精练、生动的讲述;在晚会表现的艺术手段上,编导充分运用 AR 技术,打破空间限制,让节目场景、人物、灯光与舞台空间完美融合,极具沉浸式体验感,在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了晚会“最美期待,从‘新’遇见”的主题。
原创力、生活流与“舞台 +”: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创作创新的实践特色
深入考察 2022 年总台跨年晚会的实践,创造性与反常规落实到晚会的内容与形式,形成了原创力、生活流、“舞台 +”三大创新亮点,保障了晚会的高质量创新呈现。
以原创力激活创新动能
原创作品是反常规理念体现在创造性实践上的创意显现,它不仅标注了创新的独立性和首创性的本体特征,而且凝聚了创新动能的集体共识与社会价值。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具有鲜明的原创特质。从节目构成上看,加上微视频短片、互动串联等特别节目,整台晚会共有50 个节目,其中,原创节目30个。晚会一改以往跨年晚会以明星演唱流行歌曲为主的模式,非演唱类节目大比例提升,而且形式丰富,微视频短片、互动串联、极限运动、沉浸式表演、音乐剧、街头魔术、镜面创意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节目数量达25个。在演唱类节目中,晚会原创了《一路向前》《山海万里只为你》《春天谣》《跨越》《我们同唱一首歌》等五首歌曲,节奏明快婉转,场面调度唯美精致,尤其是紧密呼应晚会主题,以原创出新,以对唱和合唱隐喻“遇见”,歌唱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最终形成关于“最美期待”的价值指向。五首原创歌曲的圈粉力和话题度表现抢眼,印证了跨年晚会的原创动能具有宽广的潜力空间。
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的原创力体现有着坚实的逻辑基础和规律法则。原创契合主题,为晚会的主题服务,能够发挥承接主题的作用。比如晚会原创的《一路向前》等五首歌曲,从歌名、歌曲到演绎风格,与“启航”“最美期待”“新”“遇见”“未来”等晚会主题的关键词紧密相关,进而形成具有阐释性的共情沟通效应。原创节目占有相当比重。就一台晚会而言,只有一个原创节目或者只有一种原创形式都不能够彰显原创力,只有从节目到表现形态,以较大的比例呈现原始创意才能激活晚会的创新活力。原创具有协同性。在跨年晚会中,原创不是单个部分的原创,而是需要从理念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从艺术到技术,让创意一脉相承。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以“新”作为晚会主题的题眼,整台晚会的节目内容、节目形态和节目编排以及表现手段都注重对“新”的体现,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原创力迸发。
以生活流催动创新活力
生活流是指将生活画面流水般展现出来的技法,指向的是人民生活的大众化和日常性。实际上,这也是电视艺术的本体特征。2022 年总台跨年晚会创新创作思路,将镜头聚焦砥砺奋进的普通大众,以影像传递温暖的力量,设置了微视频短片、互动串联等特别环节,将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事、真实的人和真实的景与晚会流程进行深度融合,建构出温馨、暖心、贴心的生活流,让观众在影像中体味生活的真善美。
在具体践行上,以微视频短片设置呈现生活中真实的事。短片以故事形式呈现普通大众的生活群像:《新年·心愿》中在石塘创业开民宿旅店的年轻夫妻、《河山·和美》中邮递员眼中的百姓日常、《飞跃·非凡》中的轮滑竞技、《远行·愿景》中下姜村的华美之变、《逐梦·筑梦》中的新能源事业……这些真实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晚会以影像的形式将其流动浮现,成为统领篇章节目编排的“子主题”,且与节目流程形成纵向的协同演进,以视觉叙事的生活流建构让晚会的节目编排更为流畅、紧凑,富有新意。
以互动串联节目呈现生活中真实的人。晚会别出心裁,特别设置了互动节目,邀请袁隆平科研团队成员、大学生、动物保护行动践行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普通大众代表登上舞台,讲述他们的圆梦故事,为晚会主题呈现增添了丰富的视角,不加修饰的生活本真伴随着动情的音乐不断升温,推动观众与主题思想形成共鸣。
以创意节目呈现生活真实之景。如创意极限运动短片《飞跃,向明天》中,运动员们穿梭街头地标,跨越江南小镇和长城,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场景与运动之美互融,别具韵味;街头魔术《明朗的生活》、街舞《时光之舞》等巧妙呈现紫阳古街和台州府城的人文景观,将日常生活时尚化,别具魅力。由此,真人、真事、真景以影像为载体,构成自然舒畅的生活流,将晚会与生活深度互融,创新了仪式感建构路径。
以“舞台 +”升级创新体验
舞台是晚会的核心元素,承载着晚会的内容和形式。2022年总台跨年晚会深耕舞台创新,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和表现手段,成功探索出“舞台 +”的创新模式,即以传统的晚会舞台为基础,充分运用AR、XR等多种视频技术手段,打破时空束缚,拓展表演场域,将山水、科技、城市、人文等生活实景元素与晚会舞台深度互融,以多维影像的叠合创造出虚实相映、情景交织的晚会审美意境。
在具体实践上,采用影像植入建构虚实结合的叙事场。晚会主要通过AR视频技术手段,以投影的方式赋予舞台新的视觉触感。比如,歌曲《山海万里只为你》,随着对歌词“千载老城墙”“橘灯伴渔船”“青石板花灯盏”的演绎,舞台投出相应的实景,虚拟的鱼儿从舞台地面跃出,生动形象。最具代入感的是在演唱的高潮部分,两位演唱者仿佛置身崇山峻岭,带给观众人在景中、景随声动、声景构型、情景相映的视觉享受,拓展了舞台的表现维度和审美向度。
通过跨域链接建构连贯的表演场。主要将提前录制好的外场景节目影像以转场链接的方式回归晚会舞台,形成流畅的节目推进。比如创意极限运动短片《飞跃,向明天》,开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影像,视频最后,运动员们在长城上激扬向前,忽然前方出现特别设置的洞门,并以彩色线条演进形成视角指引,然后以推镜头的运动方式前探,应和着音乐的动感节奏,以前跃式的转场触感将镜头通过门洞的延伸与舞台现场顺次相连,一气呵成。
通过沉浸式表演建构跨时空的仿真场。主要通过XR技术手段建构高仿场景,突破舞台时空局限,形成沉浸式表演效果,实现舞台艺术表现的审美自由。比如沉浸式表演《跨越时空的对话》,在XR场景中,陈延年与陈乔年“穿越”到2022年,看着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场景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他们感慨梦想终于实现。紧跟其后的歌曲《如愿》承接了沉浸式表演的情感生成,并以阐释性的建构方式与节目实现深度互融,不仅拓展了传统舞台的边界,而且在时空延展中呈现当前与历史的脉络传承,艺术化地实现了舞台的隔空对话。(评论员高森)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张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