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乡村记忆④】古驿黄山馆,和美新家园

2020-12-03 15:52:4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龙口乡村记忆——黄山馆镇

  编者按:

  为传承乡村历史,助力文化发展,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今年起,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

  大众网龙口受权连载发布《龙口乡村记忆》部分内容(初稿)。

  今天走进古驿热土黄山馆镇。

黄山馆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黄山馆镇位于龙口市西南,处龙青、烟威公路至交点,为古交通要道黄山驿之故地。东与龙口经济开发区毗邻,南与招远市的张星镇接壤,西由界河为界与招远市的辛庄镇隔河相望,北临渤海湾,南接黄山。地理坐标北纬37°32′,东经120°16′。

  (二)名称由来

  据传说:“平了战家疃,安了黄山馆”,可知黄山馆初为占姓人居住,元代,占姓人因反元朝被灭族。后来,赵、王、刁、刘等姓迁来,因南边有一座黄山,村西设有馆驿,取山名“黄山”,加上馆驿的“馆”,故称黄山馆。

  (三)建制沿革

  黄山馆镇清末属乾山都黄山馆社、小阜观社。1917年,举办保卫团,全县划为23区。属第二十三区。辖一社(黄山馆社)19个村。1930年,全县并为十个区,属第十区,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9月解放至1949年6月,属黄县黄山区。1946年4月黄县析出龙口市,属龙口市黄山区。1948年至1949年6月,黄山馆由黄山区析出设黄山镇,直属龙口市领导。1949年7月撤销黄山镇仍并入黄山区,归黄县。1953年5月,黄山区改为黄县第七区。1956年5月撤销黄县第七区,恢复黄山区。1957年全县撤区设立31个乡,原黄山区分为闫家店乡、黄山乡。1958年闫家店乡与黄山乡合并成立闫家店人民公社。1966年10月由闫家店人民公社析出成立黄山人民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荣城县也有个黄山人民公社,故更名为黄山馆人民公社。1984年3月废人民公社制,改建黄山馆乡,所属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1989年6月改建黄山馆镇。辖2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王家、于家、邹家、陈家、前徐、后徐、岭西、建新、隋家庄、大脉子、店子、黄山馆一村、二村、三村、四村、隋家、马家、姚家、臧格庄、大泊子、耩下刘家。

  2013年,镇政府与南山集团政企合作,拆迁建楼,设黄山馆新村。2014年1月,黄山馆一村,二村,三村、四村,隋家、马家、姚家、臧格庄、大泊子9个村村民及店子村部分村民入住新楼。小区取名新安东区、南区、西区。

  2015年,大脉、建新、岭西、隋家庄四个村村民相继搬迁到由镇政府投资兴建的驿东新村。

  黄山馆镇是省级文明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省级卫生镇、省级无邪教乡镇。

  (四)人口姓氏

  全镇共114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7人,共有117个姓氏。

  (五)土特产品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杂粮等。

  水果主要有:苹果、葡萄、柿子、杏、桃、枣、核桃等。

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镇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北为界河口湿地,长年积水。最高处为大脉、东耩、海拔95米。全镇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丘陵占38.8%,平原占61.2%。

  (二)水系河流

  三里河,发源于大脉村南丘陵,经大脉村、岭西村、馆前后徐家、陈家、邹家,注于界河,全长3华里。

  臧格庄河,一名嫚儿碑河,发源于大脉耩沟,流经隋家庄注于水库,往北流于海。现今,河床被填平,有一条引水渠经臧格庄北公路桥入海。

  苏家沟河,发源于招远的黄山,经苏家沟水库向北,横穿大泊子村向西北入海,全长10华里。

  (三)优质资源

  境内南耩有酥石沙,可用于铺路、填海建岛。姚家村东南、隋家村南有金矿脉。现在姚家村东南已少量开采过。

  野生动物和鸟类有:野兔、黄鼠狼、老鼠、刺猬、家喜鹊、山喜鹊、麻雀、鸽子、斑鸠、燕子、猫头鹰、黄雀等。

  野生植物有:苫草、茅草、芦苇、蒿子、荠菜、苦菜、扫帚草等。

  中药材有:小孩拳、艾草、酸枣、蒲公英、益母草、枸杞等。

  (四)名胜古迹

  黄山馆驿站遗址,1376年建,东至龙山驿60里,西至朱桥驿60里,南至招远城60里。明清两代,黄山馆驿用于走递公文,运输官物,迎送过往官员,遗址在今黄山馆新村新安西区。

  1909年,因交通发达,黄山馆驿站存在533年废止。现今,明清两代官员和高丽使者写的黄山馆驿诗共12首存世。

  黄山馆海神庙(又称龙王庙),原来是一座小庙,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黄山馆人在1923年捐款重修。海神庙全为石头结构 ,外有围墙,庙内供有东海龙王的泥塑及一些虾兵蟹将,墙的东、西、南三面绘有哪叱闹海的壁画。据老人们讲,壁画是一村赵温老人亲手所作,画出的人物形象非常逼真。庙外的旗杆上飘扬着“四海升平”的旗帜。

  黄山馆玉皇庙

  建在村东南,离村中心二三里远(现在医院址),因为建筑在一个高岗上,所以又称玉皇顶庙。庙内供有玉皇大帝塑像,而香火则不如关帝庙盛。但这里却比较幽静,站在玉皇顶上可以看见日出日落。

  黄山馆阁庙

  黄山馆村西头有座城门楼,城门楼上建有一座阁庙,庙门内是一条南北向的甬道,甬道右侧是上阁庙大殿的梯台,再往南是一排面东的廊房,供僧人们诵道与会客。甬道的左侧是于庙门紧连的药王大殿,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神医扁鹊与华陀三尊神像、保佑黄山馆的人们消灾祛病,平安康宁。药王殿再往前是三排东西向的平房,由甬道边的侧门进出,供庙上僧侣道人起居与食宿。阁上的大殿供有碧霞元君、玉帝之妻西王母、华山三圣母三位娘娘的神灵,保佑人们农耕、经商、旅行、婚姻平顺无挫,遇难呈祥。

  此外,还有镇河寺、马庙、程咬金庙等。

  (五)红色记忆

  1.黄山馆地雷战 黄山馆人历来有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1944年5月,日伪军利用龙招公路把掠夺招远的金矿石运到龙口码头、装船到日本冶炼黄金。在县委的领导下,区中队和民兵一千多人于6月9日晚上,进行一次大规模破袭活动,连续炸毁敌人军车。破坏敌人电线杆100根,电线8312斤,三角铁87块,计3480斤。黄山区武委会主任陈益三及领导的民兵队,用地雷掐断日军的黄金运输专线。民兵模范于龙柱用瓦罐装上自制的土炸弹和碎锅铁,化妆成上泊干活的农民,当运金矿石的汽车走到他跟前,他将瓦罐扔到汽车上,转身跑进玉米地,炸弹在汽车上爆炸,汽车起火,烧成废铁。1943年~1945年,民兵在龙(口)黄(黄山馆)公路上,先后炸掉敌人汽车6辆,炸死炸伤日伪军多人。

  1944年3月的一天凌晨,民兵在三里河布下“耙雷”,日军一辆汽车驶进雷区,立即被炸。民兵冲上去拼杀,仅用5分钟消灭敌人10多名,其中日军5名,俘虏20多名,缴获长短枪20多支。

  2.马庙旗杆挂红灯 1944年腊月除夕晚上,天降小雪,阵阵冷风,马家马振范身背红灯爬到马庙高高的旗杆顶挂上红灯,快速撤离。距马庙50多米的伪军据点和店子东南的日军驻军见到高高的红灯上写有“欢迎伪军反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日必胜”的口号,一起向红灯射击,黄山馆村民听到枪声在院中观看,大长村民的志气,鬼子和汉奸心中惊慌。

  3.攻克日伪据点 1943年1月,北海独立一营、黄县区中队,联合攻克黄山馆日伪据点。此歌是攻克据点以后,由黄山馆农民所作,歌词通俗易懂,并有多个版本。

打黄山馆炮楼(歌词)

一九四三年腊月二十八,

风卷雪花纷纷下,

八路军就把炮楼打。

喊一声伪军谁在家?

“你们要缴枪”!

“我们就不杀”!

连喊几声他们不回话,

机枪从里往外打。

八路军机枪直哒哒,

吓得伪军叫爹妈,

八路送了个炸药包,

轰的一声炸开了花。

砖石的炮楼上了天,

伪军鬼子回了老家。

欢呼打了个胜利仗,

人人拍手笑哈哈。

  4.油坊夺枪 1947年9月初,国民党第八军某营驻扎在黄山馆,营部设在东小楼,中街罗锅桥油坊住有敌一个排,有机枪一支,步枪30多只,敌兵30多人。当时,我黄山区委已转移到县城东南。黄山区只有武装队,但武器都上缴给区委带走了。于是,武装队徐士居联合10人,准备去寻找区委,大家一商议,没有武器不妥,这10个人于1947年9月下旬的一天深夜,趁敌熟睡,到黄山馆油坊夺枪。徐士居由北窗跳进去拿起敌机枪喊:“解放军来了一个团把黄山馆包围了!缴枪不杀!”敌排长带头举手投降,敌兵一见这阵势,反抗是死路都举起手,王全凤和徐广省等人把墙边30多支步枪和子弹、手榴弹背到身上。然后,扣上油坊门,大家趁黑夜出门向东走。徐广省问:“解放军一个团兵力在哪?”徐士居笑着说“咱们10个人,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团吗”?大家都明白了,原来没有部队包围黄山馆,虚张声势是为了夺取敌人的枪支和子弹。

经济状况

  2019年,黄山馆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451万元,全镇生产总值 10.3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16:3。出口总值18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9元。

  全镇工业格局是以翻沙铸件、现代化种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镇内有海盟机械、鑫川铸造、茂源果蔬、格润富德等企业。

社会事业

  镇上有夕阳红庄户剧团、同乐会戏迷俱乐部,吸引镇内及招远市北部京剧爱好者一同参加活动,每年春节参加市里秧歌进城。黄山馆书画研究会在综合文化站2楼办公,每星期三和星期六召开会员会,研讨书画作品。二楼还设有乒乓球台,有固定活动日练球。

  镇内有九年一贯制镜心学校,中学和小学各一处,中心幼儿园一处,学校内有运动场一个,各村有健身小广场。设有健身器材。

  镇内有心理康复医院,黄山馆卫生院各一处,村内有卫生室。镇敬老院(老年公寓)设在陈家村北,接收五保老人。

  公交车有27路。馆前王家通龙口,31路和18路通黄城,交通方便。

特色产业

  镇党委先后引进茂源果蔬、格润富德两个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发动各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采取每亩地400-600元保底分红加企业支付收益,进行第二次分红。 目前,9个村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个,联合社1个,引进丑梨、枣油桃、文冠果、油葵、维纳斯黄金苹果等新品种,带动集体增收200万元以上,群众增收300万元以上。以生态茂源为载体,建立中国航天育种示范基地,航天科普基地,院士工作站,发展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以格润富德万头牧场为载体,集中发展奶牛高效率养殖业,加工销售多种业态,进一步打造旅游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山馆镇地处龙口市最西部,与招远市为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国时,大泊子村吕刘氏的窗染花与黑窗花做工精细。现今,邹家村邹贵芹的剪纸、鲁绣、十字绣有很高的艺术造诣。邹家村邹老太的布艺《梁祝》戏剧人物,曾参加县文化馆展览获奖。邹家村盲人邹可孟拉坠琴能自拉自唱,曾在黄县盲人宣传队自拉自唱当演员。各村巧手妇女做的花饽饽涂彩作画,富有立体感,远近闻名。

  旅游资源。黄山馆自隋朝就有村落。历经1400多年的历史,旅游资源丰富。

  黄山馆古驿站,有待在遗址上复原或重建。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徐镜心故居,以及徐氏祠堂、馆前后徐家古树、镜心湖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耕文化产品、小巷等景点已向游客开放。

  文化休闲区、有机畜牧区、生态种植区、红色文化区、耩下刘家古村落、王家古槐、黄山馆新村、驿东新村、等都具备旅游条件,将来是吸引旅客的景点。

  黄山馆镇孝德文化先进个人名单:

  隋媛珍、王晓玲、王青英、陈德欣、郭学芬、刘春红、韩永清等。

  黄山馆镇古驿爱心联盟人员名单:戚少芳、周吉兴、谢丽、欧兰菊、马兴等。

书黄山馆壁

(宋) 寇准

残日住孤馆,迟迟行古台。

大河连野去,白鸟背城来。

离恨浑如结,乡心渐欲灰。

山花半寥落,犹在社前开。

这里是古驿黄山馆,和美新家园!

请珍藏!

部分图片大众网龙口资料片,版权归原作者

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迟海滨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晓冬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龙口乡村记忆④】古驿黄山馆,和美新家园

    黄山馆镇位于龙口市西南,处龙青、烟威公路至交点,为古交通要道黄山驿之故地。东与龙口经济开发区毗邻,南与招远市的张星镇接壤,西由界河为界与招远市的辛庄镇隔河相望,北临渤海湾,南接黄山。地理坐标北纬37°32′,东经120°16′。[详细]

    12-03 15-12大众网
  • 【龙口乡村记忆③】画廊山村——庵夼

    庵夼村,地处芦头镇南部10公里的山区,北纬373145",东经1202715",距龙口港 25 公里,距东城区 18 公里,东与下丁家镇于家口山顶分水为界,南与招远市宋家镇仓口陈家山顶分水为界,西与界沟刘家村接壤,北与埠上村山地相连。村庄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山峦面[详细]

    12-03 12-12大众网
  • 【龙口乡村记忆②】卢山尽头是芦头,大飘山下“小延安”……

    芦头镇位于黄城西南,东与东江镇、下丁家为邻,西与北马镇接壤,南接招远市张星镇,北隔河与新嘉街道相对。地理坐标北纬37°36′,东经120°27′。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36.44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27087人。[详细]

    12-03 10-12大众网
  • 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

    乡村承载着历史记忆,寄托着浓浓乡思。村庄文史资料的保护留存,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传承乡村历史,助力文化发展,受龙口市委市政府委托,今年起,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详细]

    12-02 16-12大众网
  • 【龙口乡村记忆①】这里有座山,与泰山华山一起写入史记,秦皇汉武曾经登临!

    七甲镇是老黄县的古乡镇之一,位于龙口市南部山区,距东城区21公里,东经120°34′,北纬37°31′。东隔王屋水库与石良镇相望,南以颜家顶、黑山、柴禾顶等山脉与栖霞市、招远市交界,西与下丁家镇一山之隔,北与兰高镇接壤。东西宽9.5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81平[详细]

    12-02 16-12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