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乡村记忆①】这里有座山,与泰山华山一起写入史记,秦皇汉武曾经登临!

2020-12-02 16:26: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龙口乡村记忆——七甲镇

编者按:

  为传承乡村历史,助力文化发展,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今年起,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

  大众网龙口受权连载发布《龙口乡村记忆》部分内容(初稿)。

  首篇刊发镇级稿件,走进水果之乡七甲镇。

七甲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七甲镇是老黄县的古乡镇之一,位于龙口市南部山区,距东城区21公里,东经120°34′,北纬37°31′。东隔王屋水库与石良镇相望,南以颜家顶、黑山、柴禾顶等山脉与栖霞市、招远市交界,西与下丁家镇一山之隔,北与兰高镇接壤。东西宽9.5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

  (二)名称由来

  保甲制度,始于宋代,是我国军事管理户籍制度的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保甲编组每户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国。七甲,七十户之意。因原镇政府驻地在七甲村,故名七甲镇。

  (三)建置沿革

  清末,七甲乡属于黄县莱山都黑山社;1917年至1925年属十一区黑山社;1929年归四区;1943年属抗日民主政府二区;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二区更名莱山区;1949年莱山区合并于丰仪区;1951年七甲乡划为谢家乡、七甲乡、朱家乡三个乡;1956年将谢家乡、七甲乡、朱家乡合为七甲乡,乡驻地在陈家村;1958年9月与田家乡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西林家村;1969年11月与田家乡分开,成立莱山人民公社,驻地在七甲村;1982年更名为七甲人民公社;1984年3月七甲人民公社改设七甲乡;1992年12月改设七甲镇,辖18个行政村。2001年1月,田家镇的19个行政村并入,共辖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庙曲家村东。

  2018年辖七甲、姜家店、院下、北谢家、南谢家、西王家沟、王屋、陈家、郭家沟、东林家、史家庄、西林家、山前杨家、山前郭家、山前邹家、鹰口王家、朱家、李家沟、常伦庄、店埠曲家、后迟家、大草屋、前迟家、苏家、小院夼、雀山姜家、颜家沟、庙赵家、庙曲家、下田家、上田家、姜家沟、敖子埠、圈朱家、大磨曲家、冯家、黑山3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2020年3月,七甲镇进行村庄建制优化,合并为7个新的行政村,分别为:福莱新村、福茵新村、福临3新村、福泽新村、福锦新村、福鑫新村、福源新村。原37个行政村改为自然村。

  (四)人口姓氏

  全镇共9012户、255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1.2人;共有102个姓氏,以王、林、姜、曲、田姓为主,占全镇人口70%;有满、藏少数民族2个,共2人。

  (五)土特产品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高粱及豆类杂粮等;水果及水果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红富士苹果、葡萄、山楂、长把梨、秋梨、葫芦梨、柿子、杏、桃、李、长把梨膏、果脯等10余种。

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境内地形总的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南部和西部是300米到600米的山脉,东部和北部海拔不足100米。境内山地和丘陵面积大,黑山河和莱茵河流域有面积较小的平原。主要山脉有莱山、川虎龙北顶、柴禾顶、黑山、颜家顶、王屋山等大小山头几十座。其中莱山海拔619.4米,为群山之首,也是龙口市9座600米以上的山峰之一。山地占总面积的29.7%。

  境内山地和河流之间是海拔120~300米不规则丘陵。这些丘陵经长期的风化剥蚀,山顶呈浑圆状,山坡平缓,土层厚0.5~1米,面积38.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1%。平原面积18.7平方公里,分布在河流两岸,占总面积的23.2%。1978年常用耕地907公顷,2005年常用耕地655公顷。

  (二)水系河流

  境内主要有黄水河、黑山河和莱茵河3条河流。黄水河流经前迟家、后迟家、常伦庄和王屋,1959年被拦截建成王屋水库。黑山河发源于招远市桃园子顶,全长10公里,水源丰富,常年流水,流经黑山、冯家、庙曲家、雀山姜家村,绵延7公里注入王屋水库。莱茵河发源于莱山南麓,河流呈西南东北向,流经鹰口王家、山前邹家、西林家、史家庄、七甲、陈家、南谢家、北谢家至姜家店村达6公里出镇境。

  (三)优质资源

  境内西部群山有金矿储藏,黑山河里有沙金矿,颜家沟东北及南沟蕴藏高岭土,史家庄、西林家和北谢家等村蕴藏大量花岗岩石,李家沟、颜家沟等村有铅、锌、铜、锡等矿苗。

  野生动物和鸟类有:山兔、黄鼠狼、獾、刺猬、喜鹊、麻雀、鸽子、斑鸠、猫头鹰、黄雀等40余种;野生植物有:苫草、毛草、蒿子、荆棘、山菜等;中药材有:茵陈、桔梗、紫芹、苦参、丹参、防风、双花、益母草等百余种。

  (四)名胜古迹

  莱山,又名之莱山、莱阴山,为龙口市的镇山,位于东城区东南10公里处,方圆16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山中有46峰18夼72涧。康熙《黄县志》记载,“翠环叠巘,云拥晴岚,禅林栖胜,精舍藏修。”并标明莱山四大景观:“松山晚翠,莲池毓秀,清泉漱石,古洞朝阳。”这宜人的景色,自古引游人登临揽胜。在《黄县志》中,收录有20余首历代文人颂扬莱山的诗歌。莱山的宗教文化,历史久远。莱山的东麓有唐代建筑真定禅寺,俗名“莱山院”,寺旁有黑虎洞。“相传唐黑虎禅师始居莱山洞中,太宗东征,有二黑虎当路,车马莫敢过。顷之至洞前,禅师呵之使去,因问东征之事,师曰:决胜。果凯旋。为建寺赐名真定。”真定禅寺还为“黄邑清幽之境,先达多诵习于此。”被古代学子们视为求取功名而读书的好地方。莱山西侧有齐国时期的“延光月主真君祠”,简称“月主祠”,是龙口市最早的寺庙。秦始皇祭祀天下八主时,曾两次登临。汉武帝和汉宣帝亦曾来此巡游祭祀。在庙周家村东北,有一处皇帝行宫建筑遗址,出土的大瓦当直径60厘米,大板瓦长108厘米,系全国最大的建筑瓦件之一,列为烟台地区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莱山上有八景,是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

  (五)红色记忆

  七甲人民历来具有反抗封建统治、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民国时期,七甲人民同仇敌忾,御外寇、保疆土,用生命与热血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革命壮歌。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构成了七甲镇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1938年1月30日晚,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在黄格庄大庙宣布起义。31日,三大队进驻七甲莱山院,并研究创建根据地的计划,以山区为依托开展武装斗争,揭开了黄县历史上新的一页。

  1938年3月,为了抗战需要,三军三大队在七甲院下村创办胶东第一座兵工厂的南厂分厂,在随后的12年里,兵工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达到13个分厂、1万多人。为胶东人民的武装斗争做出不朽的贡献。

  1938年8月份,胶东特委决定在七甲姜家店村成立胶东特委党校,林一山任校长。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现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翌年8月,胶东特委还在姜家店村成立胶东国防教育委员会、胶东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筹委会等组织。

  1938年8月13日,为号召抗战,中共胶东特委在七甲莱山院创办《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创立最早的党报之一。报纸出版发行达12年之久,发行量达10万多份。是解放区报纸行业里少有的。

  在战争年代里,七甲镇人民掀起大参军、大支前的热潮,在支前运动中,他们“一副担架奔跑于前沿阵地,一辆小车奔走于华东战场,一辆马车奔波于前线后方”。涌现出许多革命英烈和优秀儿女,展现了立志报国、无私奉献的彻底革命精神。如战斗英雄任常伦,革命干部王前、王良、王治本等;还有任常伦衣冠墓,店埠曲家民族英雄纪念碑,民国时期教育家、同盟会员朱全瓅等,这些都是红色文化旅游的优秀题材和资源。

诞生于七甲镇姜家店村的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

《大众报》、胶东特委党校旧址(姜永进供图)

经济状况

  2018年,七甲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4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3.8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66.7:16.7:16.7。农业总产值9.3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1亿元,林果业总产值2.9亿元,畜牧业总产值3.3亿元。出口总值21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20664元。

  全镇工业格局是以果品储藏、果脯加工、纸箱加工、网套加工、果袋加工等行业为主导产业。镇内有姜家店、七甲、田家、后迟家村4个集市。形成姜家店洋梨、东林家杏子、大草屋生姜等几个大型农产品集散地。

社会事业

  在全镇启动文艺演出“村村进”送戏下乡消夏晚会,组织开展“百姓才艺大赛”、文明杯“广场舞比赛”、七甲镇“丰收节”等休闲娱乐活动。利用村级文化大院开展戏曲票友演唱会、健身操表演、卡拉OK演唱等文化广场活动。冬季农闲时,村民自发组织排演吕剧、歌舞、曲艺等文艺节目,活跃春节文化生活。

  镇内有幼儿园4处,中学和小学各1处。硬化篮球场2个,田径运动场2处。镇中心卫生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镇敬老院1处。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2031人。公交车有32路至常伦庄,8路至黑山,17路至李家沟;308路七甲至敖子埠。

特色产业

  全镇共有各类果树1700余公顷,其中黄县长把梨10公顷、红富士苹果及各类杂果1690多公顷,林果覆盖率达到82%(包括生态林),是黄县长把梨、洋梨、大泽山梨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

  目前,全镇种植大泽山洋梨4000余亩、桃200余亩、蜜薯400余亩、紫弘苹果示范果园90余亩、蓝宝石葡萄40余亩。朱家大院的“长把梨膏”享誉省内外,由地瓜衍生的系列食品深受人们喜爱;王屋村的地瓜芽产业品种全、价格公道、质量好走向四面八方,周围县市区的地瓜芽几乎全是该村繁育,还占据大连市场;大草屋村成立小草姜研究协会指导大姜种植,村民大多到临近的县市区承包土地种植;姜家店村的映霜红桃子别具特色;镇内有大小水库10座、塘坝77座,水域面积130多公顷,已发展起淡水养殖产业。以开发王屋水库、之莱山等自然资源,挖掘任常伦纪念馆、烟台市委党校诞生地等红色资源,打造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甲镇地处招远、龙口、栖霞三县交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间艺人姜春荣的“扎仰棚”深受群众的喜爱;大磨曲家村田守英、曲桂春母子传承的“花饽饽”制作技艺,多次在烟台获一等奖;邹家村邹重行、王家村王连安的根雕技艺,惟妙惟肖;姜家店村姜登树的吕剧坠琴技法,远近闻名。

秦皇汉武曾经登临

红色记忆在此传承

这里是龙口七甲

请珍藏!

部分图片大众网龙口资料片,版权归原作者

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迟海滨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晓冬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

    乡村承载着历史记忆,寄托着浓浓乡思。村庄文史资料的保护留存,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传承乡村历史,助力文化发展,受龙口市委市政府委托,今年起,龙口市政协启动编撰《龙口乡村记忆》一书。[详细]

    12-02 16-12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