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
我在假期读了不少书,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青铜葵花》。
它大致讲的是一个叫葵花的女孩,在父亲死后,被青铜一家收养,与他们发生了许多故事,但最终还是被开往城市的船接走了。
我对它的喜爱,主要是源于书中的那种气氛,兄友“妹”恭,家庭和谐,或许贫困,但只有两袖清风的干净和坦坦荡荡。
书中的一个情节,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在一次发大水后,青铜家毁了,青铜和葵花却在家中发现了一条红鲤鱼,想要捉住它,玩得很开心,但青铜的父母却望着他们,偷偷地在一旁抹眼泪……
这使我感同身受,父母不也是把辛酸和苦楚藏起来,笑着面对我们吗?
冬天的时候,下了几场大雪,有一次大雪过后,我突发奇想,去帮妈妈打扫院子里的雪,因为雪很多,所以都装到了一辆小车上,由妈妈拉走堆在别的地方。我试着推了推,它连一丝晃动的迹象都没有,但在妈妈拉的时候,却很轻松地推了起来,我却忍不住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妈妈这么轻松,之前或许搬过比这更重的东西,力气才会这么大。
葵花在奶奶重病时,跟上了去捡银杏的大船捡银杏,还以为自己赚了很多的、可以治疗奶奶疾病的一笔钱,可事实上,那对于奶奶的病所需要花的钱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但是,她只要有了这个想法并将其付诸行动了,她就是一个很好的,有孝心的孩子。
那么,如果你是葵花,你能做到这个地步吗?
我想我不能。
我没有这个勇气,去离家很远的江南捡银杏,去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完全陌生的人。
这或许只是个借口,也或许还有很多个借口,但不可否认的是,我没有为奶奶的病尽一份责任,也没有想过努力的帮一些微不足道的忙,减轻他们的负担。
故事中,还有一个让我忍不住问心自愧的情节:在蝗灾过后,饥饿的青铜捉住了一只野鸭,在他们吃掉这只野鸭后,装着鸡毛的荷叶包被嘎鱼发现,而因为毛色相似,这只野鸭被认为是嘎鱼家的鸭子。
在其中,关于爸爸的描写是这样的“爸爸的眼前,总是大麦地人半信半疑的目光。这个家,无论是谁,从没偷摸过人家的东西,哪怕是顺手摘过人家一根黄瓜……”
你仔细想想,恐怕就会有无限的心虚浮上心头,也许是有一次作业没写;也许是怕父母的责骂而偷偷改了成绩;也许是因为嘴馋偷偷拿了父母放在桌上的零钱……
你事后可能进行了弥补,可能主动承认了错误,但无论如何错误也已经犯下了,你也不可能想青铜一家一样坦坦荡荡,毫不心虚了。
因为他们一家这种态度,才使我心生向往,渴望成为他们这样坦荡的人。
现在还不晚,但俗话说“旧习难改”,从今天开始吧,别等到明天了。
滨海中学9年级3班 任晴
指导教师:孙立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