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
拳拳爱国情,发乎于心,燃炽于胸。百年前华夏儿女立下报国鸿志,或低眉伏案,弃医从文,以笔为戎挥洒下唤醒愚昧之人良知的笔墨,传泽后世;亦或立下报国鸿志,不惧硝烟炮火,万里长征,砥砺前行,只为点燃那燎原强国之星芒。
昔日鸦片战争的硝烟仿佛仍弥漫在我们的脊梁上方,割地赔款与人民的呐喊在昔日似乎都唤不醒旧中国统治阶级的良知。然而一物降一物,虎门销烟辛亥革命一步一步将中国推向光明之地。但那浑噩仅仅是因为清政府的贪乐腐败造成的吗?不!再往前追溯,大唐的荣耀是轰动世界的,国际交往有遣唐使为鉴,文化昌盛有唐三彩为佐。以史为鉴,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单单取决于它的统治,但统治是影响国力,间接撼动国际地位的。那时,有光亮在孕育。
于是回首 ,“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管向上走。”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爱国之心人皆有之,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希望国不再堕落,人不再肮脏。一批最先觉醒的人以真诚夙愿的形式将悠悠史鉴刻入我们的骨髓中,激发起我们每时每刻都想为这个世道做些什么的动力。历尽万难,终于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批人的号召与行动下,卧于世界东方的巨龙有了名为“新中国”的家。现在,光亮有了寄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有先驱斗士在生死存亡之际为生民奔波呐喊,抛头颅洒热血;今便有新时代少年不忘爱国初心,继续拼搏与奋进。吾辈青年身体里本就流淌着炽热不屈的灵魂之血,自然不甘一辈子寓居于简陋的屋舍下,我们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思考:既然是当代社会新时代的少年,那我们如何倾吐报国之情表达爱国之心呢?
我的答案是“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当今社会,所有的事情可能你暂时都无法既定结果,但读书以及读书所换来的人生却是与你的付出成正比的。就像是中华儿女用滚烫不息的热爱,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换来了中国的长久的安定。星芒汇成一束束火簇,照亮了后人前行的路。
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的时代已然逝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便知道“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求法,”才是脊梁。萌出爱国之心,点燃报国之情,而后一个个报国的热忱汇聚在一起便有了强国之志。我相信,新时代的我们一定可以擎起前人的薪火接力棒,使其再次喷涌出更强烈的历史之力与强国之火!
陈铭顺 滨海中学八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马玉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