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奇山医院李绍先:不忘医者初心 牢记健康使命

2022-08-18 18:13: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辰辉

  编者按: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为深入挖掘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弘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大众网烟台开展“敬畏·生命”2022中国医师节专题报道,通过图文的形式,记录医务工作者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辰辉 通讯员 王永梅 曹平 烟台报道

  “我是烟台市奇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绍先,2003年大学毕业从事临床工作,2012年来到烟台市奇山医院,从事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工作至今......”谈及从医的初心,李绍先感慨万千:“我的一位姨夫是一名心胸外科医生,每当家里有人生病时,总是找他,每每都能解除病痛,我小时候经常在姨夫家居住,从小受到熏陶,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一种崇敬与向往,我也要做像我姨夫一样的人,所以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

  烟台市奇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绍先

  报考医学院校只是来自李绍先小时候对医生这一职业的崇敬与向往,而走上岗位近20年的时间,让李绍先拥有了相当丰富的医学临床经验,从医的兴趣慢慢变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年少的崇拜之情一点点幻化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也渐渐理解了:“古人云,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中国工程院王辰院士曾提出,要加快落实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维护人民生命健康,要聚焦“防、诊、控、治、康”五个方面,实现群医学追求群体价值的目标。他讲要从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视野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王辰院士的这一番言论,让李绍先主任对医生的职业和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辰院士是李绍先仰慕已久的医学呼吸界榜样,对于医学发展的理念与格局深深影响着李绍先。“对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多去承担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对单个病患,而要把视野放宽到群体医学的层面。”

  李绍先前往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医疗援助

  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40岁的李绍先主动请缨,作为山东省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前往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并担任副主任一职。1年多的支援工作,气喘吁吁是李绍先的工作常态,在恶劣环境下,李绍先与同行医疗支援团队积极开展了很多业务,高原肺水肿的诊治以及胆囊炎手术、剖宫产等等。“聂拉木县当时正值灾后重建阶段,医疗条件较差,而且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从县城到日喀则市距离约650公里,所以,提高医疗水平,增强健康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李绍先充分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也用实际行动影响着下一代:“实际上,我援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从切身的经历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李绍先为藏区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

  李绍先藏区医疗支援

  此外,李绍先为一直不断地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做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小小的贡献:“在工作之余,我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曾到一些学校进行结核病、水痘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讲座,到电视台宣讲戒烟知识,到社区、广场宣传艾滋病及其它传染病的防控等等。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向身边的人宣传新冠防控知识,做到科学、规范防控,减轻大家的恐惧心理及负面情绪等,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健康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李绍先工作照

  2020年2月份,烟台市奇山医院被确定为省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在疫情防控中李绍先始终冲在救治的第一线,不仅要做好救治工作,还要做好安抚、日常生活照料工作,我们加班加点,周密安排,并迅速熟悉病人病情及特点,针对性诊疗......“有的当面致谢,有的微信留言,他们的那种真诚的谢意,深深的触动着我,其实好多次眼睛是湿润的,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再多的疲惫都在这一幕幕感谢的画面中消失殆尽。”李绍先回忆着。

  谈到身为一名医生的收获,李绍先思考了一下说:“中央1台有一档节目叫《典籍里的中国》,其中有,李时珍继承父亲遗志,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撰,徐霞客完成了徐霞客游记......我不能与这些大家相比,在当代社会,我们工作首先维持了我们的生计,要说最大收获,我想,还是满足了精神上的那种执着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炜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