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医院科普: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您中招了吗?

2024-05-21 14:48: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慧慧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王永梅 曹平 烟台报道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在生活中,不少人对高血压的诊治存在一些误区,一起来看看,你是否也有中招。

  误区一:只要没有不适就无需治疗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都是逐渐升高,因而很多人没有明显的感觉,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心脏、肾脏以及其他脏器。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

  误区二: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

  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本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增大。每天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甚至预防高血压。

  误区三:只要血压高于140/90mmHg就要立即服药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140/90 mmHg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应接受治疗。

  误区四:夏季血压正常,可自行减药、停药

  血压存在季节性变化,一般冬高夏低。尤其是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到了夏天血压就会降低,不吃降压药也可以保持正常。专家建议,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服药等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几周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减少药量。但是患者也要注意持续监测血压,一旦有所升高,要及时就医。

  误区五:服药后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服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并不是高血压已经“治愈”。治疗高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达标更加困难,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快、越低就越好

  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且耐受性差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低血压引起的低灌注也会对其他脏器产生损害。因而降压越快越低并不意味着就越好越安全。

  误区七:没有高血压,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吗?

  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曾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的人。高血压患者需早、晚各测量血压2到3次,血压正常者应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

  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为正常高值120-139mmHg /80-89mmHg的人群应当及早注意控制危险因素。

  专家简介:

  宋吉法,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30余年,擅长急性心梗、心衰、心绞痛、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