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
编者按:
又一个新春到来。人们期待万象更新,在新的征程中奋发有为。追梦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千千万万人将汗水洒在大地上。他们见证时代发展,畅享中国机遇,更是中国发展的推动者。
最真实的生活在基层。大众网·海报新闻坚持“三贴近”,力行“走转改”,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全国各地,走进不同行业的“战场”,走进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心聆听,用笔记录,用情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崔荔媛 烟台报道
春节临近,人们都在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精心准备着。在这个时候,当然也少不了银行的金融服务。春节前的十多天,是银行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开发区支行普惠中心经理徐辉,已经在中国农业银行度过了23个这样的时节。腊月十八,记者走进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开发区支行普惠中心,目睹了徐辉一天的忙碌工作。
早上7点40分,徐辉已经抵达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开发区支行普惠中心,开始了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她换好工装,打扫完卫生,便开始召开晨会,梳理前一天的工作情况,做新一天的工作规划。“现在到年底了,除了一些常规的业务办理,我还会对企业进行定期结息扣费提醒。”徐辉边忙碌着边告诉记者,定期结息扣费提醒是我要求自己每个月都会做的一件事,因为如果企业一旦出现贷款逾期,则会影响征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了让企业能够安安心心回家过年,徐辉认真梳理着每一家贷款即将到期的企业,一一拨通电话进行贴心提醒。
“刘总您好,您的贷款马上要扣息了,记得将账户里预留出充足的余额,以免影响您的征信。”“你的提醒真的太及时了,最近公司的事比较多,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真的是非常感谢……”一通简单的提醒电话,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有温度。
徐辉挂断电话后,翻看着前一天的通话记录,向记者介绍道:“这个客户打电话来是咨询纪念币、这个是咨询贷款问题、这个跟客户预约时间走访……”类似的业务电话,徐辉每天至少要接听、拨打20余通,电话中她不仅要给客户解答问题,挂断电话后她还要帮客户将事情逐一落实到位。
客户提出的问题,徐辉每次都会尽全力去解决,即便她自己解决不了,她也会想办法帮客户去协调。记者在与徐辉沟通时了解到,烟台一家水处理公司因资金链紧张,想在年前把贷款办完,但该笔业务牵扯的人数较多,客户所在的地点不同,很难凑到一起。徐辉了解到情况后,为了方便客户,她曾多次开车穿梭在开发区与芝罘区之间,做到了周六周日随叫随到,大大提高了办贷效率。“我多跑点腿没关系,只要能够方便客户就可以。”徐辉说道。
这件事只是徐辉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她看来,她的效率每提高一分,客户就会少等待一分,每笔业务徐辉都会抱着以更快的速度帮客户把贷款办下来,甚至很多时候她会比客户更着急。
腊月二十下午,徐辉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烟台某挖掘机配件公司由于前期购买机械设备,导致资金链紧张,马上临近年关,公司为了给原料供应商付尾款,更好的给员工发放福利,支付压力比较大。徐辉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加班加点推进工作速度,仅用了3个工作日,便帮企业放贷180万元,缓解了企业春节的资金压力。
行动的力量大于一切华丽的言辞,这就是徐辉,她没有富丽堂皇的语言,她更多的是沉下心、扑下身专心做好金融服务。在徐辉这里,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她用高效优质的服务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用自己对金融事业的热爱与执著诠释了客户至上的工作理念,用实干担当书写了奋斗的青春与芳华。
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