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烟台财经

媒眼看烟台:打造“山水美生态好环境优”的美丽昆嵛

来源:大小新闻   编辑:   2017-06-09 08:45:00   作者:

  8日下午,“媒眼看烟台·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新闻摄影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昆嵛山保护区。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中国赤松为主要保护对象、山东省内目前唯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保护昆嵛山区以中国赤松为建群树种形成的赤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和胶东东部重要的水源地。

  为彻底解决保护和发展矛盾问题,2010年7月,烟台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生态战略构想和坚定的生态保护意志,设立昆嵛山保护区工委管委(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建制),统一领导管理全区经济社会事务,2011年1月正式揭牌。把紧邻保护区的36个村(1.2万人口)统一区划组建了昆嵛镇,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和昆嵛山林场一起由保护区直接领导。古老的昆嵛山以其独有的生态内涵和不可动摇的环境支撑作用而成为烟台一个年轻的“行政区”。自然保护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交相辉映、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在烟台的版图上初步成型。

  昆嵛山保护区工委管委深知,昆嵛山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胶东大地上庇护生命的自然禀赋,是几代人不断努力保护下来的生态宝藏,不仅是当代人、更是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此,建区以来,昆嵛山保护区牢牢把握历届市委市政府“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富民强区、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举生态旗、创生态业,以更高境界、更高层次、更大力度强保护、惠民生、抓队伍,以甘当绿叶的情怀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和绿色保障,以生态保护成果、普惠民生口碑和昆嵛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佐证生态业绩、特殊贡献,以“美丽昆嵛”的形象为烟台在全省、全国树立起最靓丽的绿色名片。

  全力守护美丽环境,打造“山水最美、生态最好、环境最优”的美丽昆嵛

  遵循“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的要求,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原汁原味原生态,真山真水真自然”的昆嵛山成为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生态净土。

  持续强化“森林防火安全保障”工程。将森林防火作为压倒一切的“一号工程”,在队伍建设上,组建了森林消防1个大队、4个中队共200人的专业消防队、157人的看山护林队,配备的防扑火设备,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储备充足。所有机关干部,都清一色“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章”,保证随时拉得出、冲得上。在设施建设上,实施了有线传输林火视频监控、森林防火无线电通讯网、直升机起降点、以水灭火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国家森林防火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和省森林防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8月份陆续开工。在预警监测上,将“天网”工程纳入防火视频监控体系,从区到镇到村以及每户群众,层层签订责任状,全民皆兵,大打森林防火“人民战争”,  确保防火意识落实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持续实现了“零火灾”目标。

  纵深开展“大地环境全面整治”工程。集中6个月时间,全部完成36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任务,累计疏浚河道25公里,清理垃圾7万多吨,历史遗留垃圾欠账一朝还清。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推行生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处理模式,实施有毒有害垃圾有奖回收机制,每月开展“昆嵛清洁日”暨“党员义务活动日”活动,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区党员干部在做好防火巡护工作的同时,手提垃圾袋,躬身大地,清洁卫生,做给百姓看,引导百姓干。

  全力推进“绿水青山生态修复”工程。关停了区内所有开矿采石挖沙项目,全面启动了畜禽养殖大棚与违建拆除、废弃山矿、裸露山体、残破地貌修复工作,持之以恒修复生态破坏、筑牢绿色屏障、打造“无痕山林”。

  大力实施“原生动物种群保育”工程。重拳打击乱砍滥伐、盗捕盗猎行为,划定了30米原生河岸植物群落缓冲区,开展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设立了河道湿地生物物种恢复监测点,保护区多种濒危的珍稀动植物群落正在恢复,所辖36个村多年不见的鱼鳖虾蟹等原生野生生命正在回归。

  全方位保护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昆嵛山资源存量持续上升,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功能完整,持续发挥着克服缓解“城市病”的“生态医院”作用,山东半岛生态屏障和生态高地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胶东大地上最后的故乡。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首批、省内首个)、全国保护区管理评估华东组第一(全国第三)、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先进集体、中国森林养生基地荣誉,成功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今年4月,昆嵛山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中国绿色时报》头版专题报道了昆嵛山生态保护发展经验。

  全力创造美好生活,打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群众幸福”的美丽昆嵛

  永葆“人民群众是大人物”情怀,不走形式、不喊口号、不唱高调,接续实施系列民生实事,以看得见的进展、摸得着的成效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

  立足让群众得其利,实施了危旧房、低压电力线路、农田灌渠改造、水库除险加固、环区免费公交服务、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社会治安防控“天网”工程等惠民利群实事,完成了全区36个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及9个村连片整治工作,将全区40多公里的省县乡道路整饬一新。正加紧推进32个村饮用水水质保障、15个村饮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村打造工作,村庄正旧貌换新颜。

  立足为群众解其难,实现对玉米、花生、小麦种植政策性保险的投保全覆盖,在省扶贫重点村发展了干杂果种植,建立了果蔬基地,实施了道路硬化、滴水灌溉、光纤到户等工程,贫困群众相继脱贫摘帽。建立了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汲取力量、增长本领”活动,各部门单位各选取1-2个联包村重点帮扶,以三年为时间节点,接续实施三轮“乡村蝶变”计划,以村变促区变。

  立足使群众有其乐,村村组建文艺演出队,实现村级文体广场建设全覆盖、骨干培训常态化、比赛展演常态化,全力建设“文化昆嵛”。每年开展“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免费为全区60—80岁老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羽绒服、拐杖等生活必备品,全力打造“孝道昆嵛”。

  系列惠民举措的实施,使辖区百姓从最初的不理解、不认识、不支持保护发展工作,到目前对保护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举措极力拥护,“市长公开电话”的“上访信”变为“感谢信”,越来越多的群众正积极争当森林防火、生态修复、美化家园的生力军。

  全力激活美丽产业,打造“产业发展、百姓富裕、绿色崛起”的美丽昆嵛

  恪守“山增绿,人增富”的理念,积极寻求生态生计兼顾、治山致富共赢的“黄金分割点”,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转化为实践。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出台扶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资金300万元,通过政策精准滴灌、财政奖补“四两拨千斤”,扶持发展各类生态农业项目160多宗,昆嵛金米银米、金果雪果、烟薯25地瓜、昆之阳蜂蜜等6大系列特色生态农产品正以“绿色健康、精品限量”赢得市场。正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的“昆嵛标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孵化工作,让“昆嵛出品”走出大山、走进都市。

  景区旅游方面,按照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开放了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大景区,森林文化博物馆、昆嵛山之窗、百亩花海公园、汽车露营地等配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昆嵛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开放,“骑行昆嵛”“祈福迎祥”“寻英雄足迹”等活动接连不断,以“最自然·原生态”为品牌的森林文化,以“全真道教之源”为核心的道教文化、以“胶东革命摇篮”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以“山乡情韵·传统习俗”为内涵的民俗文化不断弘扬,景区卫生设施、木栈道建设,昆嵛山主题旅游纪念品和保护区形象LOGO标识设计开发工作正加紧推进。2016年,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00万元,同比增长12%。乡村旅游方面,投资建成“桃园生态旅游村”项目,2016年9户林家乐业户户均收入10万余元,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以桃园村为示范,保护区投入专门资金,重点扶持省道沿线及省扶贫重点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开发采摘园、休闲农庄、客栈民宿等体验产品,着力打造“连片发展、共生共享”的乡村旅游格局,已有30户达到星级林家乐标准,生机勃勃的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助力农民“借景生财”的“绿色银行”。

  昆嵛山最宝贵的内在品质,是发达地区再也找不回来的“自然与宁静”,保护区编制完成概念性总体规划,正高水平编制外围保护带、乡村旅游、绿道系统等专项规划,在保持群落化、乡土化、生态化的前提下,保留偏远、静谧、山水演绎出的朴实民生和乡俗,保持原生自然景致。同步坚守昆嵛特色、致力世界一流,吸引有公益心、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保护意识的一流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森林康养工程,发展健康养生产业。西庄酒店项目已签约,正进行土地补偿款协商、发放工作。 记者 李仁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