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李登海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4-06-03 09:37:00   作者:

   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紧凑型玉米育种方面,他实现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增产五大突破点,即:种植密度提高了50%以上,经济系数提高了25%,叶面积指数提高了50%以上,高密度情况下单株生产力提高了50%以上,单产提高了60%。从而率先将培育紧凑型玉米确立为我国玉米育种的主导方向,并将杂种优势与群体光能利用的理论融为一体,总结出“紧凑型+杂种优势”的育种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先后选育和创新了107、478、 DH4866等30多个紧凑型玉米自交系,丰富了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现已选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共有48个通过审定,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38项植物新品种权。

   在玉米高产栽培方面,在国内首次将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相结合,融为一体进行研究,连续6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于1989年利用自育新品种掖单13号创造了1096.29公斤/亩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将平展型夏玉米最高亩产不到700公斤的水平,突破到近1100公斤的世界领先水平,由此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利用紧凑型玉米是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的有效途径,并且提出了“以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核心,以播种为基础,以密度为保障,以肥水调控为重点”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丰富了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高产典型,其夏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被我国玉米主产区广泛应用,带动了我国玉米生产发展。2005年再次创造1402.86公斤/亩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是全国当年玉米平均产量(352.49公斤/亩)的4倍。为充分利用黄淮海区的光热资源,开展了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创高产栽培研究工作,连续多年一年两季亩产突破吨半粮,实现了从一亩地养活一个人到一亩地养活四个人的转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24项,其中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1项。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李登海研究员在紧凑型玉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在国内率先育成超级玉米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16个省市进行试验。超级玉米较当前推广的品种在产量、抗性、适应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实施期间,实现推广新品种1000万亩,每亩增产玉米150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21亿元。同时,李登海研究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我国率先实现了种子产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李登海育成的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0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鉴于李登海研究员在紧凑型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聘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作为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学科的带头人,李登海研究员积极带领年轻人进行科研攻关,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科研创新团队,2007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自主创新团队。

李登海研究员在农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农业界被誉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为了表彰李登海在种业界所做出的卓越成就,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地区种子协会第12届年会授予李登海亚太地区种子协会特别奖——“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瑜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