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戴发利 张绍贤 记者 曲怀生
本报蓬莱讯 到蓬莱,看仙境。但今天的蓬莱更抢眼的是:热闹繁忙的港口、星罗棋布的厂房、异军突起的大产业……去年,蓬莱市实现GDP10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 、40.4%。在全国最发达100县排名中,蓬莱由2000年的第88位上升到第59位,两年跨越29个位次。
烟台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说:“产业蓬莱”仙境中,“仙境蓬莱”更壮美,是科学发展观为蓬莱展开了新画卷。
“奠基产业”立港城
建立半岛制造业基地,蓬莱“临港工业”成为新亮点。
临港工业,就是蓬莱的“奠基产业”。蓬莱历史上渔农为生,种粮食、赶小海,是“零基业”;计划经济传统企业是“虚基业”。蓬莱要大发展,非有奠基立市的大产业不可!
蓬莱,是中国古代四大商港之一。重振蓬莱港声威,是蓬莱人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市里扩建了蓬莱新港,支持民营企业家兴建了栾家口港。顺应产业规律,遵从人民意愿,蓬莱的城市定位由滨海旅游城市改为港口旅游城市——突出了港口地位和港城特色。如今,两港虎踞东西,都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投资77.5亿元的国电发电项目、投资12亿元的新青路彩钢薄板项目、投资5亿元的莱福士造船项目、投资99.4亿元的广源发石油化工项目、投资9000万美元的康达水泥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的丰德陶瓷等中外项目,均临港而建,能源、造船、钢铁、石化、建材等支柱产业为实现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眼下,广源发石油码头已经启用,百万吨沥青、40万吨润滑油项目动工;两个33万千瓦机组的国电一期工程破土;渤海造船投产;各类改装车年产6500辆,销售收入18.5亿元;永和重工日产2700吨钢结构大批出口;4月份,康达水泥、丰德陶瓷点火,年产140万吨的新青路彩钢薄板第一条生产线又相继投产……
“百年产业”百年情
“产业蓬莱”的另一部分是着眼长远的“百年产业”——旅游业、葡萄酒业、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产业。“何谓百年?在于百年之间富民增收,百年之后势头不衰”,蓬莱市的当家人说,“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让群众眼前得实惠,百年有奔头。”
旅游资源,所有权属于前人、今人,更属于子孙后代,我们只有科学开发、保值增值的责任,绝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兴旺。近年来,蓬莱市先后投资5亿多元,恢复、修建了40多处旅游景点,使景区面积由0.8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开工了水城保护开发、利群商贸城、海洋大世界等4个投资过5亿元的功能项目,两处四星级产权式度假宾馆;规划了蓬莱村等品位高的“文化留客”项目。
蓬莱市市长宋军继说,从观光旅游到度假旅游、休闲旅游,是伴随经济发展消费层次递升的趋势,蓬莱旅游业,文化底蕴深,成长势头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与日俱增。
1992年,烟台市被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定为中国惟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蓬莱人从中悟出了商机,引进国内外名酒企业到蓬莱发展葡萄酒业,带动农民致富。目前,中粮长城、天津王朝、新天国际、北京金六福、菲律宾康达、加拿大威利思等国内外46家葡萄酒企业到蓬莱办厂,年加工葡萄酒7万多吨。刘家沟镇磕刘村农民张明强说:“去年,俺承包了中粮长城4亩葡萄基地,纯收入1万多元。今年,我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叫了回来,又承包了10亩葡萄基地。”
蓬莱,成了酒城烟台的“城中城”。全市发展葡萄基地7万亩,新规划葡萄基地20万亩,45万人口的蓬莱,有10万农民转化为葡萄产业工人。
着眼胶东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人才支持和科技后劲,创办高教高科。中国传媒学院、北大高科、美国华美电子、印度软件等项目已经落户。
行成于思,思源于行。港口立市,旅游兴市,酒业富民,高教高科上层次的发展战略,统领蓬莱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心中有颗“定盘星”
蓬莱城北,开发区东,黄金海岸,开发商垂涎三尺。如果只图眼前政绩和利益,手一松,就财源滚滚。但市里就是不卖。他们把这里规划为休闲和高教高科“百年产业区”。
“一心只为老百姓,咬定发展不放松”,这是蓬莱市决策者创业干事的“定盘星”。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咬定发展不动摇,就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这就是“产业蓬莱”生发膨胀的准则。坚持这一准则,就能在跨越发展中神通广大,不同凡响。几年来,他们确立了“抢抓机遇,巧借外力,膨胀总量,跨越发展”的方针,抓住我省东部突破烟台、打造承接日韩的胶东制造业基地、建设半岛城市群、烟台建设200公里沿海产业带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使“产业蓬莱”乘势而上。去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项目340多个,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4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14个。眼下,又敏锐地明晰了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个三者互动的大机遇,鼎力推进“产业蓬莱”的顺势升级。
坚持这一准则,就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产业蓬莱”与“仙境蓬莱”、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他们先后投资10多亿元,绿化美化蓬莱,保护生态环境。一高一低,调整门槛:招商引资抬高门槛,选择目标定位于能产生“链条效应”和“集群效应”的项目上,每亩投资低于100万元的项目免谈,去年以来,他们将20个总投资5亿多元的外资项目拒之门外;降低城市门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每年转移3万农民到二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