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心中的《地图》
来源: 编辑:乐音 2013-02-23 17:51:00
《地图》首演于2003年的2月23日,与谭盾合作的是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大提琴家马友友,由于受到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谭盾下定决心把《地图》演到湖南湘西凤凰去,“音乐打哪里来,又回到那里。”2003年11月8日,谭盾再次联合上海交响乐团在当地举办了举世轰动的一场音乐会。于是就有了这张DVD,也就有了此次中国巡演。
《地图》DVD由两部分组成,湘西凤凰的音乐会实况与自己创作的纪录片《听音寻路》。现场音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三万多人,这一历史性场面让人永生不会忘记。乐队与观众一河相隔,在冰冷的河面上漂浮着点燃蜡烛的小船,当地的村民都是举家前来观看。
作品一共分成九个乐章,每一乐章分别介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乐曲演奏的同时用大型投影仪放映给观众。取材都来自于湘西当地的民俗风情,它们分别是傩戏与哭唱、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石鼓、舌歌与芦笙。其中第七段石鼓是全曲的精华,影像中,敲击石头的是谭盾本人,细心的观众能看到那个在吸音的嘴边有颗痣。谭盾个人最喜欢“飞歌”,那位高声唱歌的小女孩实在是太棒了,所以谭盾说他每到一处演出,都要把她介绍给观众。
在第二部分《听音寻路》的纪录片中,谭盾不仅亲自担任四年异地采风的摄像,还担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从表至里地把《地图》的创作过程给人们一个透彻的展示。其中有谭盾游山玩水的足迹、《地图》每一乐章的来由以及与当地村民和乐融融的动人景象。该纪录片还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影展。
谭盾将未来称为“音画时代”,并且在2003年多媒体交响作品《地图》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先进的科技手段所带来的便利。谭盾认为“音画时代”已经“不仅仅只有影像艺术这么简单”了,而应该是“跨越时光、划破地域隔阂的一种有共通性、同步性的交流媒介”。
谭盾不断地在寻找刺破自己坚硬之盾的长矛,开拓新的音乐境界。《地图》,也许就是打破一切传统框架与正常规律的长矛,它不仅刺破了中国长久以来坚守的民族音乐之盾,也使得谭盾冲出了自己的音乐新天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