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捷杰耶夫身上,看到那片光彩

2020-04-09 14:27: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潘争

  2019年11月21日晚,当今最负盛名的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再次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亮相,为上海观众呈现了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以及加演曲目威尔第的歌剧《命运之力》序曲,这四部出自四位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作曲家的风格迥异的交响乐作品。精彩的演出,受到上海观众热捧。

  剽悍基因

  这一晚,让我想起了那一夜。

  1998年,上海大剧院开幕之际,时年45岁的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前身——基洛夫交响乐团,首次到访上海,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了一场俄罗斯作品音乐会。

  那一晚,当乐团在捷杰耶夫的“牙签”指挥棒下,奏出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旋风一般的开始部分时,基洛夫(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剽悍的俄罗斯基因便一览无余了。

  大约是作为初来乍到者,为了对首次见面的当地观众表示诚意,那场演出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捷杰耶夫在正式演出结束后,居然加演了七八首曲子。那样,把这场音乐会的演出时间几乎延长了百分之三十。

  那天晚上,音乐会散场,已接近午夜时分。在上海大剧院外的人民大道上,我看到俄罗斯音乐家三三两两地从剧院侧门出来,在夜色中缓步走向停在人民大道上的几辆大巴。在长时间的走台排练和演出后,他们给人的感觉很疲惫,好几个乐师胳肢窝里夹着琴盒,嘴里叼着烟卷,有一搭没一搭地边走路边聊着天,于是,人民大道夜晚的空气里,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俄罗斯烟草所特有的气味。

  戏剧对比

  士别多年,当刮目相看。

  出生于1953年的捷杰耶夫,现年66岁,正处于一个指挥的事业黄金期。11月21日晚,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演出现场,当《牧神午后》间奏曲开始部分的长笛独奏出现时,那一晚的“俄罗斯式”剽悍,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纯正的法国印象派音乐风格。如果闭上眼睛,观众会认为,那种迷离虚幻的旋律,是来自一个地道的法国乐团。马林斯基乐团的木管和弦乐声部,将整部作品演奏得如丝绸般顺滑,不愠不火,如梦如画。

  如同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绎俄罗斯作品时,总会带着浓烈的条顿气息,俄罗斯乐团在演绎德奥作品时,也总是显得有些散漫和粗糙。不过,当捷杰耶夫棒下的马林斯基乐团演奏出行云流水般的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快板)时,就像一片意大利的阳光陡然洒在了大地上,丝毫没有俄罗斯乐团固有的或多或少的“传统阴霾”。而最后急板乐章所呈现的罗马狂欢节景象,兴奋而不仓促,完全是意大利式的浪漫奔放,并不带有哪怕些许“哥萨克式”的粗鲁。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首乐曲的演奏中,作为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的定音鼓手,将鼓声控制得既奔放,又不失内敛,分寸把握非常得体。

  下半场,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五交响曲》的沉重序奏,则一下子把马林斯基乐团的“本来面目”,骤然呈现于观众面前。对于这部作品,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显然驾轻就熟。第一乐章开始部由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奏出沉重的主题,接着乐团首席小提琴在中提琴的伴奏下奏出乐章第一主题。经过波澜不惊的第二和第三乐章,当乐曲进行到第四乐章时,马林斯基乐团的“俄罗斯本性”便开始大爆发了:在木管的颤音引子后,由铜管声部的小号、长号、大号在猛烈的定音鼓声之后,奏出一连串雷鸣般的回旋曲叠句,形成火山爆发式的音乐效果。在排山倒海般的音乐行进过程中,捷杰耶夫的指挥动作幅度却并未加大,他以理性而清晰的手势,将整部作品在钢管声部的率先冲锋中带到高潮。

  最后加演的是一首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序曲,除了开始部分由于铜管声部的速度处理过快,而导致开头显得有些轻飘以外,整首乐曲大部分的表现还是非常“意大利”的。其中,由首席单簧管独奏的第二幕“莱奥诺拉与瓜尔迪亚诺二重唱”的主题旋律,演奏得尤其华丽,与紧接着的铜管声部吹奏出的修道院音乐,形成明显的戏剧对比效果,亦使这首相对比较通俗的乐曲,在捷杰耶夫这位优秀指挥的棒下,产生了不凡的效果。

  “火气”尽消

  如果说,我在1998年第一次听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基洛夫)交响乐团时,他们尚处在青涩的青年时期,那么,这一次,我则是看到了一个将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把握得极为老到的国际型指挥和乐团。今天的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已不仅仅是一名俄罗斯指挥和东欧风格的乐团,而是能够完美演绎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作品的一流指挥和顶尖交响乐团。

  “壮年时期”的捷杰耶夫,比起“青年时代”的他,“火气”尽消。他激情犹在,但对乐团的把控从容淡定。他和他的乐团,仍保持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俄罗斯音乐的本来气质,但已经具备了体现不同音乐风格的能力。

  在祖宾-梅塔、小泽征尔、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里卡多-穆蒂等老一辈指挥大师逐渐淡出舞台的今天,捷杰耶夫、西蒙-拉特、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中生代大师,将撑起前辈留下的音乐天空。这片属于他们的天空,是不是将会变得更加绚烂,我们目前无法下结论。但至少从捷杰耶夫身上,我看到了那片光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