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交响乐如何跟上时代

2020-01-17 13:12:0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高倩

  今天上午,为期三天的“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在国家大剧院落幕。来自全世界近30家乐团和机构代表会聚北京,围绕着“融合-发展”主题,探讨“交响乐与城市”、“观众培养与普及”、“交响乐与科技”、“乐团发展与新作品”四个前沿而现实的议题。

  困惑

  观众席上“一片白雪”

  近年来,交响乐在我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机遇中也有挑战。“世界各地的交响乐团和交响乐的创作者越来越多,演奏家的技巧水平越来越高,但相比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能风靡全世界的交响音乐作品却不见增多。”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说,“不可否认,交响乐已经走到了一个紧要的时刻。”

  “我们在欧洲和美国的观众数量不断减少,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过高。”慕尼黑爱乐乐团团长保罗-穆勒说。音乐家们向台下望去,观众席上“一片白雪”,类似的担忧几乎萦绕在每个西方国家交响乐团的心头。虽然过去的几十年中,交响乐在中国发展迅猛,但普及的力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指出,同样的一套曲目,在西方国家可以连演两三场,而国内通常只能演出一场,追根究底,还是观众对交响乐不够“上心”。怎样为交响乐吸引更多的观众,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话题。

  出路1

  用网络直播吸引年轻人

  年轻人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群体。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曾做过调查,在全部受访者中,18至25岁的年轻人是最愿意了解古典音乐的群体,但他们苦于没有接触的渠道和足够引起兴趣的契机。在这个层面上,科技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比如帕瓦罗蒂的经纪人曾说,帕瓦罗蒂一场通过电视平台转播的音乐会的观众,是20世纪初意大利最伟大的男高音卡罗索一生观众的总和。今年5月,国家大剧院舞剧《天路》进行了全球首次4K+5G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370万,这样的数字,是承载力有限的剧场无法实现的。

  想要走近年轻观众,网络已经变成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乐团和剧院开始意识到网络和“直播”的重要性,除了与各大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合作,许多院团都建起了自己的数字平台。演出直播是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但没有演出的时候,观众们还可以看什么?国家大剧院选择把台前幕后的故事拍成短片。在版权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跟拍和采访,让观众知道,完成一部歌剧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交响乐团怎样进行排练;揭秘“高雅艺术”的过程,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科技对交响乐发展的助力不限于此,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团长、总经理詹姆斯-威廉姆斯发现,如果音乐会能搭配有创意的灯光,也会增强年轻人走进来一探究竟的兴趣。

  科技同时也为交响乐带来了新的难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抽出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欣赏一部交响乐作品,智能手机等设备更是把时间切割得极为碎片化。“人们常常在起居室里用手机听音乐,也可能是在喝一杯威士忌的时候想要古典音乐的陪伴。”全球最大古典音乐平台Medici总监埃尔韦-布瓦西埃说,“大家都希望信息是直截了当的,不需要复杂的指引。我们要不断适应,考虑到社交媒体和人们生活的特性等等,融入这个生态系统中。现在的乐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做到30分钟那么长。曾经的古典音乐播放列表应该怎么和当下的欣赏习惯结合起来?我们还没有答案。”

  在适应时代的层面,北德广播爱乐乐团团长马蒂亚斯-因肯汉斯提供了一种吸引观众的思路:“音乐要和非音乐的主题进行结合,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接触新的目标观众。”乐团的“战争安魂曲”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争、生死、恐惧、焦虑……这些话题都是当代年轻人关注的热点,由此入手,“艰涩”的古典音乐更加容易被消化和接受。

  出路2

  交响乐团走出“音乐厅”

  几乎所有的乐团,名字中都冠以所在的城市。植根于城市中,交响乐团到底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芝加哥交响乐团教育总监乔纳森-麦考密克看来,乐团必须要走进社区,向更多居民传播和普及交响乐是乐团的分内之事,近年来,乐团一直在为公立学校的音乐课提供帮助。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驻地是华盛顿,每年,乐团都会走进军队、医院和老兵的基地,为他们和家人演奏免费的假日音乐会。此外,乐团还与其他公益项目合作,为女性、正在康复的病人等群体提供特别的音乐体验。

  “为什么我们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音乐大厅之外服务社区呢?这是很多美国交响乐团都在想的问题。”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加里-金斯林说,“有一些出资人和董事成员,用卖了多少张票来衡量我们是否成功,这是错误的。我们走进社区,不是以此为噱头来推销乐团,而是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音乐,尤其是那些没有办法进音乐厅的人。我们没有期待得到回报,只是希望听众能够被我们做的事触动,这是我们使命和承诺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希望成为当地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一个乐团,往往会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名片。许多乐团开始将城市的特色融入自己的表演。成立于2012年的西安交响乐团是国内乐团中的后起之秀,每年秋天,他们都会在西安的地标性建筑大雁塔下举办户外音乐会,今年乐团还设计了一场距离兵马俑只有60米的演出。新加坡交响乐团则用音乐表现着“国家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和谐共处,这也是新加坡的特色。”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执行官庄学鹏认为,交响乐是一门起源于西方的艺术,对于东方国家的乐团来说,摆脱亦步亦趋的“西方综合征”,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非常重要,“我们要用自己的演奏反映时代韵律。作为国家交响乐团,我们需要成为国家话语的一部分,音乐季的主题和我们的城市、和国家紧密相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