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质量显著提升

2019-03-02 16:14:00 来源: 文艺报 作者: 陈志音

  因第三届中国歌剧节跨年举办,2018年1月1日、2日,雷佳再度领衔《白毛女》,由此开启新年伊始国内歌剧舞台大幕。有这部民族歌剧经典“第一戏”强势引领,本年度歌剧舞台继续高扬“民族歌剧”大旗。国内有影响的某媒体平台,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结项剧目测算,2018年原创歌剧(包括大型舞台剧里歌剧和室内歌剧),已然接近80部。这个开创新纪录的数字,大大超越笔者首次采用“井喷”形容2011年歌剧创作20余部及2015年30余部,再用类似词语未免了无新意。

  高产:从基础叠加攀升

  自2017年开始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中国民族歌剧在新时代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举措。5月组成“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12月跨年举办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全国23台剧目开创历届之最。讲述中国故事,注重中国题材,突出时代主题是为歌剧节鲜明标识。《二泉》《玛纳斯》《有爱才有家》等在2018年1月轮番上演,《拉贝日记》作为闭幕大戏,从而成为本年度歌剧舞台首批作品。

  歌剧节余音未散,文化和旅游部趁热打铁,2018年3月又在北京举办“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因曾组织专家“一剧一评”,虽仅相隔数月,仍可看到有些作品在艺术质量上获得有效更新与显著提升。其中《呦呦鹿鸣》《楚庄王》《檀香刑》等剧相对突出也更具代表性,引动业内专家和普通观众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

  2018年5月4日-6日,原创歌剧《马可-波罗》为广州艺术节-戏剧2018开启大幕,5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度登场。广州大剧院首部自制原创歌剧特邀编剧韦锦、英国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汤沐海统帅中外联军跨国组合。最大的热点应该是德国作曲家第一次接手中文歌剧及全剧采用中文演唱。恩约特-施耐德为马可、传云和文天祥、忽必烈等所有角色写出了美妙动听的独唱、重唱,为歌队、乐队谱写出感人肺腑的合唱、音乐。琵琶、二胡、竹笛在管弦乐队中穿游出入点染色彩,有序适度地发挥着描摹环境、表情达意的功能,浑然天成交融贯通。

  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通过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等历史事件,穿插教授为女生入学担保、同夫人生离死别等人文细节。作曲家许舒亚有意识建构个性化语言系统,大量地域性的民族民间DNA,在歌剧化结构与成熟技法中自然贴切融会贯通,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塑造先烈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同样是红色题材真人真事的原创歌剧,福建省歌舞剧院的《与妻书》则呈现出另一种艺术气韵。福建作曲家章绍同在遵循歌剧艺术的规律与法则基础上,有意识突出音乐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他自觉将表现性与功能性置于首位,所以音乐入耳走心特别感人。

  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同名小说编创、重庆歌剧院举力推出新作《尘埃落定》,春季入选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初冬即在寒意深浓的巴山夜雨中开启大幕。面对“另类”题材,有“旋律高手”之称的作曲家孟卫东,坚持“好听是第一位”的原则,所有角色唱段顺畅流丽,自然亲切不乏新意。可以说这是一部演员喜欢唱、观众喜欢听的新作,艺术上超越了某些同类题材的高度。

  纵览已经亮相舞台的新作,感觉某些颇受“热捧”“好评”的剧目名不副实,仍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粗陋潦草的痕迹。在音乐与文本上,希望创作者更加能动地遵循歌剧生产的规律,将“歌剧思维”的概念融入创作的自觉。希望编剧让文辞更讲究、人物行动更合理、剧情推进更流利。音乐上应避免“言不由衷、语不达意”,真正做到“民族化”还需要老老实实向传统民间学习,在专业功力和写作章法上认真修为。

  高度:从积累继续翻新

  在民族歌剧繁荣兴盛的2018年,西方经典歌剧演出相对偏低。但上演的剧目基本都达到了精良制作反响热烈的现场效果。

  北京歌剧舞台开年大戏《泰伊思》,因“世界三高”硕果仅存的多明戈领衔而票房走高。国家大剧院新版让古埃及的绝代名姬和青年修士重获新生,现场聆听从古稀迈向耄耋的歌者,舒展他那奇妙的歌喉,最后以戏剧性的“啊!我只记得无法平息的渴慕,唯有你是解药”,表达出内心隐秘的深层痛苦,带给观众一份深透心底的莫名感动。而法国作曲家马斯奈用以贯穿全剧的“泰伊思冥想曲”,让一个灵性与人性交织的爱情故事,因此而变得格外神秘莫测引人入胜。

  上海歌剧院用全新制作的《图兰朵》为其2018年舞台演出开光。意大利导演罗贝托-安多及团队力求达到亦真亦幻如梦如诗的视觉效果。在简短的序奏中,舞台纱幕后影影绰绰戴着竹斗笠的人群,很有东方味、很富民间化。悬空横截的廊桥替代高大森严的城墙,宣读告示的传令官歌声仿佛来自天宇。同样来自普契尼家乡的意大利指挥家雷纳托-帕伦博以其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造诣,为音乐注入精妙的特质与高贵的灵魂,带给观众美的想象与体验。

  经典剧目新翻杨柳,基本套路多以视觉效果标新立异而引人瞩目,国家大剧院2018版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无出其右。在尊重原著精神、保留音乐全貌的前提下,舞台呈现“翻天覆地”。同所有版本开场舞会大相径庭,导演为舞者设计的肢体语言,奇特拧巴怪诞诡异。舞者像被点穴般的僵直、僵化,在强拍重音上,突然神经质的痉挛抽搐发力,棱角分明的舞姿,似在无声传递着“抗拒、对峙”的信息。但主要角色的形象与灵魂,终归要靠音乐来塑造提升。

  莫扎特歌剧《唐璜》把“天堂的乐音和地狱的呼啸,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萧伯纳语)。全剧男女二三、四五乃至六重唱的篇幅段落,穿插更叠交织何其繁复密集。这给演员和乐队带来太多麻烦,稍不留神就犬牙交错。面对如此“高难”与“绝妙”,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实现了新的攀升与超越,全剧音乐体现出致敬经典、忠实原作的艺术精神。

  全世界歌剧演出时长之最《纽伦堡的名歌手》,2018年5月公演四场。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历史性地开创国内班底担纲该剧的全新记录,这场首秀的高品质越来越彰显出独家品牌效应。而中国歌剧观众群体正在健康成熟发展壮大,他们不仅喜欢熟悉的普契尼、威尔第,同时越来越理解并接受更多富于深刻艺术内涵与人文情怀的世界经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