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艺之心,滋养启迪城市精神文脉
来源:文汇报 编辑: 2018-11-25 13:20:00
编者按
十月金秋的上海,绚丽的生活画卷伴随着艺术的音符律动飞扬,世界各地的优秀舞台艺术在这里展示、传播、绽放。“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国内外一流的剧目汇聚到这片开放、多元、包容的热土,呈献给中外观众一个艺术的盛宴,用艺术浇灌启迪这座城市的精神文脉。
众多关注艺术、热爱艺术的市民和青年学生也不满足于只在朋友圈里晒图刷屏,这些艺术爱好者更渴望用自己独到的视觉和思维,用词汇表达对艺术看法,为描绘生活的美丽画卷添笔献策。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联手上海市民文化节推出“艺术中的真善美”征文大赛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剧团”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成为文艺评论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有机会深入地了解艺术形式背后的内涵和意义。也让对艺术有兴趣、有梦想的年轻学生找到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开放社区。
今天,我们选取了几篇文章与读者共享,作者之中有青年学生,也有普通市民。从他们的笔触里,我们读到的是一颗汇聚起的“爱艺之心”。
当我们二十
作者:鲍悠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
今年,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二十岁,也是我的二十岁。
二十年来,我时常觉得自己平凡,无法与“艺术”的流光溢彩相衬。小时候学习乐器,我只能称得上“琴童”;后来学习书法,变成了“画字者”,大学伊始,又兴冲冲地报名了一门绘画课程,同学们开始叫我“刷墙工”。我努力向艺术靠近,却始终没有胆量将自己的所学称为“艺术”。在我看来,艺术并非一件能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技能,而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对艺术的追求,将贯穿一位艺术家的一生。
这一想法在我参加了本次艺术节之后越发坚定了。艺术节二十周年特别活动《20-40大家,回家》的现场,年事已高的焦晃老师,坚持站着为观众们朗诵诗歌;一袭红衣的杨丽萍老师,拄着拐杖上台分享艺术心得;再见《青蛇》的秦海璐老师,忆起当年做戏不易,不禁泪眼婆娑。
我想,或许每一位艺术家在选择艺术的同时,就选择了清苦,选择了僻静,选择了不断消耗自己,选择了看似没有尽头的艰辛;但他们也一定选择了信念,选择了思考,选择了关怀,选择了奉献。最重要的是,选择了自己的内心:
——这大概就是选择艺术的意义。
是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二十岁女孩,然而但凡心中有那么一点点傲气,都是因为,自己在六岁那年拿起的乐器,依旧会是我六十岁时的选择。
如果说报名本届艺术节的学生观剧团,只是一次凭着盲目自信的莽撞尝试,我是何其幸运,在二十岁的年纪,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虽说有一定的乐器学习经验,我却并不是很了解音乐,更不知该如何对一场演出进行评价。在这之前,我对音乐评论的全部印象,仅限于在上海交响乐团做志愿者时接触的媒体报道。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打算,在听了两场导师培训后,小心翼翼地选择了情节性较强的歌剧。然而,这种担忧在我心怀忐忑地开始第一场观剧后烟消云散,我意识到,剧评的写作,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表达剧作与自己产生的精神共鸣,而观剧的过程,更是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托斯卡单纯炽烈的爱,与十七世纪末意大利的宗教、政治形态相互纠缠;革命的晨钟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敲响,声震祖国大江南北;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落浮沉,最终迎来了春天。每一场演出都有着涤荡灵魂的力量,艺术家们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演绎出跨越世纪的时空,吞吐着无数时代的风起云涌,用或激烈或平静、或翻腾或平直的方式,述说艺术的魅力。每一次谢幕时雷鸣般的掌声,都是对艺术的致敬,艺术家每一次的深深鞠躬,都是整场演出绝美的姿态。
在我二十岁的年纪里遇见了二十岁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满足了我在前二十年对艺术的所有憧憬和瑰丽想象。
我亲眼见到了俞冰老师对琵琶的深吻,那是怎样的投入与热爱,让我一瞬间觉得吃惊,转而成为发自内心的尊敬。我看到了抱着二胡的青年演奏家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用音乐和眼神相互交流。我听到三角铁敲击的悠远声响,屏息凝神,仿佛感受到了竹林七贤的爽朗笑声。
也许这就是艺术的吸引力所在,能让一群住在郊区的大学生,不顾来回四小时的车程,也想着快一些与其邂逅;哪怕披星戴月,也愿奔向这样一丛光束。
因为它是如此耀眼。
或许艺术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想要不断靠近的磁石,一种让人觉得只要沾到边缘就能溢满幸福的东西。我记得幼时初学长笛,家人告诉我,他们为我选择一样乐器,并不指望我未来成为一名艺术家,只是希望我在往后最孤独、最低谷、最疲惫、最无助的日子里,能从音乐中得到慰藉。我想我感受到了,不断向艺术靠近的自己,一路走来,坎坷却丰富,摇摇晃晃却依旧坚定,无论身处巅峰抑或浪底,都能守住最后一点点傲气,这大约就是艺术于我的意义。
如今,二十岁的我渐渐发现自己和艺术原来靠得那么近。或者说,艺术从来就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一种生活状态。
2018年已至岁末,我的二十岁也告尾声。一生只有一次的二十岁,或许,一生只有一次的学生观剧团。恰到好处的相遇,触及人心的深刻,富有诗意的告别。这也许是二十岁的艺术节赠予二十岁的我,最丰盛的礼物。
年方二十,“艺”往无前。艺术不老,它将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永远年轻。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