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为何荧屏难走红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伍斌 2015-06-28 14:52:00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时下各地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数量已达两位数。节目红了、歌手红了,观众也质疑:台上人除了唱老歌还有没有别的花样?新歌为什么这样难红?
新歌不少,但缺经年坚持
音乐制作人毕晓世在沪领受东方风云榜“20年优秀创作人”时认为,过去没那么多娱乐场所和电视节目,无论创作人和观众,大家精力都比较集中,一旦有好的新歌问世,人们更容易记得。“现在新歌其实蛮多的,只是大家现在的注意力很分散。不是说现在没有好歌,但缺少能流传10年、20年的。以前的经典歌有不少是流传30年以上的。”
音乐人吴向飞指出,以前创作人数量多,专门做创作的人也很多,而如今,像小柯、毕晓世、安栋等从事专业创作的音乐人能坚持超过10年的越来越少了。对于创作人的流失,小柯也深有感触:“很多优秀的有音乐天赋的人都自己去唱歌了。每年做那么多的选秀节目,可以一夜成名,大家都奔着那个去。这也是环境造成的。”
歌秀泛滥,但缺推新平台
对于时下林林总总的歌唱类选秀节目,音乐界认为,它们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为电视做真音乐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但是,论对原创音乐水准的推进,更多人认为这些节目依然停留在“秀嗓子、秀老歌”的程度,未能尝试推介代表时代水准的新创作。
制作人安栋谈到创作型音乐人的烦恼时说:“我去年做了一档选秀节目的音乐总监,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别说新的原创歌曲,稍微冷门一点的流行歌曲也不受欢迎。”歌手龚琳娜、创作人老锣认为,当下电视选秀节目只唱老歌,没人去关心、发掘、创作能代表中国当代音乐水平的新作品,这对一个民族的音乐创造力没有好处。创作界普遍认为在受众中影响力巨大的电视平台在传播新歌方面 “没有起到应有的平台作用”,电台、网络传播新歌反而更见力度。
选择多元,态度决定质量
小柯认为,从环境上说,创作人最需要的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力度,现在新歌的生存、推介环节里,这一点还不完善。“只有在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善的环境下,创作人才能心无旁骛地写出好歌。但现在,很多人每周一歌,每天一歌,甚至每天写好几首歌,歌曲成了批量生产品,质量怎么会好?”
业内人认为,当下观众选歌、认歌、传唱好歌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音乐通过网络传播更迅捷。原来是媒体推什么观众听什么,现在是观众选什么自己听什么,这对新歌提升品质、追求传唱度和精品属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原创音乐的未来,主持人兼歌手何炅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我不觉得电视综艺可以改变华语音乐,态度才可以改变华语音乐,那就是认真做音乐的态度。”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