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电影中的古典音乐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聂 乔   2015-06-17 16:28:00   作者:聂 乔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曾经介绍过一本名为《我和电影的二三事》的书。介绍是这样开始的:“虽然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很多未知的感观世界,比如一个你以前从来没听过的奇闻,或者是人心里面很深很深的一些精神领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说到电影,我总是觉得它跟怀旧有关,似乎那些影像一定保留的都是一些旧日的时光,而我们看电影的经验总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一种氛围,染上一层辉煌的颜色。”

  古典音乐似乎也具备某些这样的特质。比如,在其诞生之初,同电影一样也在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听觉世界,而且时至今日,发展到现当代的现代音乐也同样承担着探索和拓宽全人类感知力这样的重任。再比如,每次听到古典音乐抑或是谈到古典音乐,心底也总会不由得将它与“经典”二字相联系,脑海泛起的阵阵波澜也总与自己曾经被“经典”打动的一段段听觉回忆有关,而诸如此类的回忆也都被深深地印上淡淡的怀旧味道。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此时的古典音乐已经不只是一首音乐本身,它还夹带了我们个人对它的感知,以及产生这样那样的感知时周边的种种境遇。当我们听完一首音乐,关上唱片机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包括听觉与感知也同时都被打包封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样的记忆比原本音乐本身来的更加珍贵与生动,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独家记忆。那么,也许历经数年之后的某一天,当再次聆听同一段音乐的时候,曾经初次相见的震撼或许已经历经沉淀,变得不再娇艳,却多了一份厚重,而这一份厚重的感受往往正来自音乐本身加上你的那份独家记忆。你可能会忘记当年是在哪间屋子,什么季节,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第一次聆听这首作品,但是如果这首音乐当年给你带来的印象足够深刻的话,你可能会隐约记起当时屋子里空气的味道,渐渐地,甚至是当时屋子里光线的明暗、温度,以及周边的一切感官记忆都会被慢慢唤醒。当这种记忆的味道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周身弥漫,或许你已经潸然泪下。

  这种描述,有没有让你感受到,它是与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受很相似呢?而古典音乐与电影之间的渊源也远远不止这一点点感慨而已。

  何谓古典音乐?广义上是指诞生于中世纪至19世纪末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的诸多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编制的音乐。而我们现在狭义的古典音乐,大多特指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即有着复杂配器、庞大乐器编制,由大型交响乐队演奏,产生宏大听觉效果的音乐。有着这样特质的音乐,无论是真正的古典音乐,还是依照这种特质专门为电影创作的电影原声配乐,都在电影音乐中占据着其他风格音乐无法替代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也随着电影的发展悄悄发生着变化。

  远在无声电影时代,古典音乐是伴随影像画面唯一的听觉伙伴。当卢米埃尔兄弟首次用一道神奇光束将火车进站的景象投影在银幕上时,惊讶不已的观众听到的却并不是火车发出的汽笛声,而是谐谑、典雅的欧洲古典音乐。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流行在电影放映的同时,临时根据不同性格的画面,搭配上现有的性格大致与之匹配的音乐由演奏家现场演奏,来填补无声电影听觉上的空洞。这种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画面音乐伴奏的形式,伴随着电影走过了最初的30年默片时代。

  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影片中的听觉形象除了音乐之外,增加了语言和音响效果。这时的电影艺术由于技术的提高,对电影音乐的要求也逐步细化,突现出电影音乐的非独立性。用来配乐的音乐需在创作构思伊始,就要结合电影的总体构思、结构与画面视觉形象等因素进行设计。能否与画面更好的融合变得比音乐本身的可听性更加重要,听觉与视觉的有机结合,使音乐成为与画面互帮互助的“搭档”。音乐既不能过于寡淡而不足以烘托画面想要表达的情绪,又不能太锋利突出过于“抢镜”,喧宾夺主冲淡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任一方面有所缺失,都将导致整体电影效果的损失。所以,电影配乐者需要关注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多,时代再也不允许用现成的古典音乐直接充当全部电影配乐,由此,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配乐应运而生。在电影的国度里,音乐终于经历完从为画面“搭把手”的伴奏,到作为“搭档”配合电影的创作的角色转换。

  十分有趣的是,即便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配乐可以更好地满足画面对音乐的种种需求,而且利用古典音乐充当电影配乐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例如音乐本身的“气场”可能会干扰观众对电影本身或导演意图的理解;或由于一首古典音乐本身,根据篇幅及曲式结构的起承转合关系所固定的情绪发展节奏,作为配乐时不能随着电影剧情发展的节奏随心所欲任意调整;古典音乐固有性格在某种程度上限定了画面风格等等诸多需克服的困难,古典音乐却从未退出过电影配乐的舞台。相较电影诞生之初,古典音乐占据绝对地位的时期,在音乐形式创新和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流行、摇滚等各类音乐在电影配乐沃土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古典音乐仍稳占一席之地,更加印证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众多成功运用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的现代优秀电影作品,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古典音乐的无可替代,像一种符号、一种味道,一种印记,深刻又沉稳地温暖了每一帧画面,感染着每一个经历它的人,如同母亲,或是一位睿智的老者,使人不知不觉敞开心扉,卸下防备,开启心灵如婴孩般敏感的感官感受力。它不同于其他同样也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它没有新创作音乐所带来的全新听觉的感官刺激,却以不带攻击性的感染力,打出这张攻无不克的温情牌,可谓仁者无敌也丢盔。也许,这就是怀旧的力量。经过久远的沉淀,已经美得不需更漂亮。

  问题是,音乐的自律性决定了它就是纯粹凭借旋律和节奏等音乐元素相组合,需经过听者在感官经历过程中加入联想和想象,唤醒内心感受,从而达到表现相关主题的目的。正所谓“声无哀乐”,音乐的情感并非客观存在于音乐中,而是主观存在于每位听众的情感记忆中。好的音乐,就是能瞬间找到并打开你心中封存那种记忆的那只箱子。换言之,不是音乐直接表现了某种感情、画面或场景,而是在听众构想的帮助下,在感官经历的过程中逐步构筑起来的。古典音乐更是以一个完整的曲式,层层铺垫递进渲染直至曲终,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作曲家意图展现的精神内涵。这样看上去,当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音乐时的非独立性,与它本身的自律性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之处。

  其实,不仅是古典音乐,电影本身与它的观众也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矛盾,例如,我们看电影,明知道是假象,却依然会感动,会沉浸其中。然而,这两种看似联系不大的矛盾之间又有什么潜在关系呢?让我们回到最初介绍那本书的结束语里找到一点点启发吧:

  “回想一下坐在戏院里面的那个感觉,如果遇到一些场面你想哭,你旁边都坐着人,你就这么哭了出来,把你人性最脆弱的那个部分,公开在别人面前。虽然大家不会太留意你,但是你心里面仍然有旁人存在的这种压力,对不对?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等于在交心,我们没有办法用遥控器把它按停,这时候我们完全放弃了自主权,把自己交给了电影,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吗?这难道不是很像爱情吗?”

  假如我们以开放、宽松、尊重的态度看待电影,看待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与古典音乐本身,勇于腾出完整的一颗心用来像孩童般不加保留地接受这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切感受进入我们的身体。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暂时忽略电影本身,忽略古典音乐本身承载的其他与电影无关的内涵,忽略我们先前已经固有的成见,或许这些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只需要把古典音乐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

  不知道那些善用古典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的导演们是不是也赞同这样爱情般的态度?也不知道当马丁-斯科塞斯、佛朗西斯-科波拉还有姜文这3位导演,不约而同地将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分别运用在自己的电影中的时候,会不会也是以这样爱情般的态度,将喜爱的古典音乐片段,作为一种可以唤醒回忆的温情符号,勇敢地把它交给了电影,交给了自己的作品,使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水乳交融,从而成就了那样不朽的爱恋。

  当我喜欢的音乐出现在我同样也喜欢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时,我没有感觉到音乐夺走了我的注意力,只因为音乐的渲染,更走近了孤单的人物,仿佛他与我熟识已久,仿佛同样走近我们共同的青春期的孤独与惆怅。而这些原来在音乐本身没有的内容,在它与电影交融的过程中,在我的脑海中诞生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