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上的合唱歌声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陈茴茴 2015-04-12 08:35:00
一所小学,拥有一支从全校学生中择优录取的优秀合唱团并非难事。而让每个班级都成为一个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合唱,却并不简单。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合唱教学纳入日常音乐课程之中,尝试打造课内外一体化的特色合唱课程,来实现“人人开口唱,班班有歌声”的目标。
合唱教学顺序性,教材“为我所用”
每周五下午三点半,是首师大附小学校合唱团的集中排练时间。在贴满孩子们手绘作品的合唱阶梯教室里,来自各个年级的合唱“小苗”正在卖力训练中。在平时,这个阶梯教室也是各个班级合唱课程上课的课堂。附小音乐学科的学科长杨颂告诉笔者,学校实行的是“合唱大团+合唱小班”两种形式。一到六年级的班级除了每周两节国家基础音乐课程之外,还纳入了每学期10课时的合唱课程,采取“顺序性音乐教学”方法,整合国家教材实施教学。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教材,改变了按部就班按教材上课的模式,而是根据需要将相应教材“为我所用”。
杨老师举例,低年级学生打好音乐基础的同时,配以容易掌握的合唱小作品来建立初步的合唱意识,在孩子们音高感还未完全建立时,先从节奏、律动入手,通过顺序、重复的方式让孩子感知合作。教材比例大概为70%国家教材,20%“音乐顺序性”补充教材,10%合唱作品。把一些小歌曲改成小合唱,让孩子们体会和声的感觉,例如一年级作品《小雨沙沙》,二年级《牧童谣》,三年级《柳树姑娘》、《嘹亮歌声》等。中、高年级学生已逐步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可以深入浅出进入合唱学习阶段,教材比例大概为80%国家教材,20%“音乐顺序性”合唱作品的补充,即需要不断完善国家教材,补充和声性顺序教材及大量合唱作品的学习,用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训练及表演。比如四五六年级教材中一些很好的曲目,如《小纸船的梦》、《让我们荡起双桨》、《牧场上的家》、《拉起手》等都是旋律性强、和声很好听的合唱作品。这样可以使合唱作品和训练时间“化整为零”,融入日常教学的积累中,既有了基础训练,也有了合唱提高。
人人开口唱,班班有歌声
附小的校级合唱团来自每个班级推荐的“好苗子”,首先以孩子自主选择为主,然后进行条件筛选;普及教育的合唱课程则是覆盖每个班级,接纳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在每个学期结束之后,都会获得一个合唱课程成绩评价。杨老师说,在她所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个唱歌跑调的小男孩,训练了好久依然无法改变,可是每逢合唱课他依然积极性很高,站在队伍里美美地和同学们一起摆动。后来他偷偷告诉老师,每次他为了不破坏大家唱,他就小声唱,或只做嘴型,因为他喜欢这种和大家一起歌唱的集体感。杨老师感慨地说,其实老师们早就发现了他的“小秘密”,看到孩子在合唱中获得愉悦,让老师们感觉合唱教育就应该面对每一个人,人人都可以参与合唱,享受合唱,才是合唱教学的最终目的。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班级里的合唱课程,还可以在老师带领下到国家大剧院等剧院参加周末音乐会的学习活动,每学期期末学校还会举行人人参加的合唱课程汇报演出,检验合唱教学的效果。杨老师表示,首师大附小这几年进行的合唱课程研究尝试最终希望达到两个愿景:一是普及艺术教育,真正实现“人人开口唱,班班有歌声”;二是形成属于附小自己的童心合唱校本教材。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