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上春晚的合唱奇兵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陈茴茴 2015-03-15 11:06:00
2012年北京电视台“春晚”以及2014年、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支共同的合唱团队——中国传媒大学合唱团。作为一支屡上“春晚”的合唱奇兵,备受“春晚”导演青睐的原因何在?笔者分别采访中国传媒大学合唱团的“春晚”带队教师孙海燕以及团长朱頔。
可听性 导演反馈“好用”
作为一支优秀的大学生合唱团队,出色的演唱是导演们“青睐”中国传媒大学合唱团的首要原因。孙海燕老师介绍说,虽然合唱团大多数团员来自非声乐专业领域,但合唱团聘请专业的指挥家和歌唱家从演唱方法、作品处理等诸多方面对合唱团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团长朱頔说,平时训练,团员们在音准校正上下功夫特别多,个人练、合练都非常用功,造就了合唱团在美声唱法与气息控制上尤为出色。由于演唱水平出色,合唱团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数十场各类大型音乐会、晚会的演出。丰富的演出经验使团员们演唱时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演出要求及场地变化,培养了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许多导演与合唱团合作之后的普遍反馈都是“好用”,良好的反馈为合唱团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活动的策划人和导演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可视性 年轻团队征战荧屏
还是在校大学生就任合唱团团长的朱頔代表着合唱团的最大特点:年轻活力。他说,团员们在一起,有着一股年轻人要把全身劲儿都使出来的活力,无论训练还是演出都永远不觉得累。合唱团里满是年轻靓丽的男孩女孩,孙海燕老师表示,良好的精神风貌是中传合唱团突出的特点。在选拔团员的时候,老师不仅注重报考者的演唱功底,同时考虑团员的整体形象,从身高、形象气质等方面同样有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合唱团既能够代表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形象,也更适合上镜。电视传播规律决定了可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要求“春晚”当中无论是独唱演员还是合唱团队,形象气质非常重要。中国传媒大学因为拥有众多需要“出镜”的专业学生,为合唱团选拔相关人才也提供了条件。
可协作性 一切都离不开合作
对于普通合唱团而言,合作是团员与团员间、团员与指挥之间的互动,对于参加“春晚”或其他大型活动而言,还增加了团员与导演、相关工作人员合作的要求。在今年央视“春晚”带队过程中,孙海燕老师经常在央视的休息室或排练厅,看到同学们互相帮助记忆歌词、认真练习舞蹈动作的场景,前期录音、现场演唱、动作编排、服装、化妆等各个环节对于团员们的合作能力又是新的锻炼,无论是团员之间的互相配合、与导演的积极合作,还是与其他演员的合作甚至是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合作,团员间良好的可协作性提高了排练和演出效率,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普通的演出通常彩排一两次就正式演出了,“春晚”除去平时的排练之外,正式的带观众彩排就达六次之多,每一次都是一场硬仗,对演员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孙老师回忆说,“春晚”第五次彩排时,团员们还接到参演的其中一个节目有可能被拿下的消息,休息室里的气氛一下就变得凝重起来,很快大家开始主动要求排练。那一天他们排练得格外认真,团员们希望通过努力能让导演们看到他们的出色表现而将这个节目保留下来。值得欣慰的是,这个节目最终得以在“春晚”的舞台上展现。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