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国家大剧院挺进欧美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李瑾 2015-03-15 10:54:00
正当欧美歌剧院在一片不景气的挣扎中一路唱衰时,来自东欧的华沙国家大剧院却在这个时段异军突起,抢占美利坚的戏剧舞台。
今年1月,华沙国家大剧院携旗下的两支劲旅——芭蕾舞团和歌剧院,来到美利坚的腹地——纽约和华盛顿。波兰国家芭蕾舞团连续两个月在美国多地精彩亮相,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春之祭》、《移动空间》等经典芭蕾舞剧。所到之处,迎来一片喝彩。去年年末,由华沙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马库斯-特莱林斯基(Mariusz Trelinski)执导的双联剧——柴科夫斯基歌剧《伊奥兰塔》和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在波兰首演引起欧美业界高度评价和关注后,波兰国家歌剧院在今年1月底至2月初,携这两部剧又高调现身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歌剧院请来了指挥家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以及大都会歌剧院的台柱子安娜-奈瑞贝科加盟这两部歌剧在美国的首演,迎来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和《纽约时报》纷纷刊登华沙国家大剧院在美演出的盛况。他们认为:“这是波兰自冷战以及加入欧盟8年之后,以颇具挑战性的剧目,获得国际声誉的一次重大战略。”
重塑辉煌的节点——《威尼斯商人》
华沙国家大剧院获得欧美最广泛的关注始于去年年底。该剧院推出的波兰作曲家安德鲁-契科夫斯基(Andre Tchaikowsky)新创歌剧《威尼斯商人》在波兰首演之后,引来欧美业界的高度关注。去年11月中旬,乐评家瑞贝卡-施米德在纽约时报发表《波兰国家歌剧院重塑辉煌》一文,盛赞华沙国家大剧院在加入欧盟之后,在芭蕾、歌剧等领域都取得傲人的成绩。
歌剧《威尼斯商人》是波兰犹太作曲家契科夫斯基30年前创作的歌剧。该剧之所以能够在30年后登上波兰舞台,可以看出华沙大剧院领导层立足民族作品,强化对外合作来寻找突破口的战略。欧美业界认为,这部歌剧的首演不但看得出波兰政府以及华沙国家大剧院试图振兴波兰民族戏剧的决心和投入,也标志着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在经历了东欧剧变后成功完成转型。《威尼斯商人》不但在美国歌剧舞台获得瞩目,该剧也在去年登上奥地利布莱根艺术节舞台。这表面上看似是一部民族歌剧走出“国际”的标志,其实也书写着华沙国家大剧院从低谷徘徊走向振兴所经历的近20年的艰苦历程。
低谷徘徊 举步维艰
华沙国家大剧院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之一。该歌剧院由著名建筑学家克莱茨设计,于1835年建成。这个大剧院不仅是全波兰设备最全最好的剧院,也是波兰最宏伟的建筑艺术品。跟欧洲的许多著名歌剧院一样,华沙国家大剧院也曾两度在战争中遭到毁坏:“一战”时,剧院遭到一定破坏,于1924年修复;“二战”时遭到严重毁坏,1949年重建了一小部分,1965年才重建完毕。在重建过程中,为适应现代歌剧和舞剧发展的需要,剧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扩建和改建。重建后的剧院建筑占地约2公顷,使用面积达9万平方米。
在欧洲经济衰退时期,华沙国家大剧院的运营之路也举步维艰。由于大剧院缺少资金支持,剧院无法保持高水平的剧目运作,也无法同中欧的一些国家进行合作。在1998年以前,大剧院全年开支需要2000万美元,国家投入1000万,票房收入为400万,剩下的600万缺口靠出租场地等办法补足,其余不足只能以减少开支的方式解决。由于经费紧缺,大剧院仅能维持每年不到200场的演出。那个时候的华沙国家大剧院如果期待“走出去”进行国际交流,还得多方筹资并申请赞助。经费短缺致使大剧院不得不放弃新作的委约。
重振旗鼓 多方合作
华沙国家大剧院开始出现转机,是在波兰前文化部长魏德玛-达博罗斯基接任剧院总监一职之后。
达博罗斯基出任剧院总监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剧院的年度预算提高了一倍,从原来的2000万美元追加到了5000万美元。其中,80%的资金来自波兰文化部。有了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华沙国家大剧院开始从外围合作中寻找突破口。
在过去的10年间,华沙国家大剧院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同英国国家歌剧院、萨尔茨堡音乐节、马德里皇家歌剧院、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以及洛杉矶歌剧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1999年华沙国家大剧院新制作的歌剧《蝴蝶夫人》,特邀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加盟,参加该剧赴华盛顿和洛杉矶巡演。此后该剧又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进行巡演。
在加强国际间合作的过程中,华沙国家大剧院格外注重邀请关键性人才助力剧目制作,比如联合奥地利布莱根艺术节合作推出温伯格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看守故事的歌剧《乘客》,并力邀英国著名导演大卫-庞特尼执导该剧。该剧自2010年在华沙和布莱根艺术节首演以来,已巡演至伦敦、马德里、休斯敦、纽约和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根据当时波兰全国作家与作曲家协会的统计,由于这项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波兰本土作曲家的音乐在本国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更让国际乐坛对大剧院刮目相看。波兰加入欧盟后,在剧院经营者的智慧凝聚下,华沙国家大剧院重新回到了国际同行的视野中来。
立足本土拓展新创歌剧
华沙国家大剧院在1999年起由任波兰先锋导演特莱林斯基指导歌剧,使得华沙大剧院的新版歌剧制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莱林斯基特有的自由叙述方式、复杂的视觉场景和他勇于突破歌剧指导传统疆界的意识,也让大剧院制作的每一部传统歌剧都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新版歌剧《蝴蝶夫人》用视觉美学效果来营造情感世界,从而引发观众的意外惊喜和共鸣,让这部歌剧在华盛顿的首演颇为成功。
2013年,特莱林斯基与华沙大剧院合作的歌剧《伊奥兰塔》和《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以其采用的投影视频与声音特效,成功营造了上个世纪40年代黑白电影中的“城堡”映像。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彼得-盖博在观看《蝴蝶夫人》后对特莱林斯基评价颇高:“他是一位严格忠于剧本叙事的导演,同时创意无限,总能为观众带来意料之外的视觉效果。在结构风盛行的时代里保留了他独有的叙事能力。”
电影导演出身的特莱林斯基,其创作视角独特,也为他与华沙大剧院合作的多部歌剧如《蝴蝶夫人》、《唐璜》、《波希米亚人》和《鲍里斯-戈杜诺夫》换上了先锋的新装。
华沙大剧院的掌舵人达博罗斯基颇为了解:打造民族剧目和立足传统才能进入世界歌剧之林。因此,他也不遗余力地以波兰犹太人的历史为切入点,借此积极提升剧院声望。2014年10月,剧院为“波兰犹太人历史展”举办了开幕音乐会。将这场展览作为华沙博物馆的全年重点展览。
为传统换上新装的先锋剧目打造,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了剧院。特莱林斯基的加盟,让很多戏剧、电影与时尚粉丝走进了歌剧的殿堂。华沙国家大剧院也颇为注重推广本土歌剧作曲家的计划:自2006年起,已经推出15部波兰作曲家的歌剧作品首演。
如今,华沙国家大剧院的上座率已经高达90%以上。达博罗斯基无不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父辈们的梦想。”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