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凭什么“陪审”?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马多思 2015-03-15 10:41:00
本来十分精彩、让音乐爱好者们不断获得惊喜的《中国好歌曲》,3月6日这一期却被外行组成的媒体评审团彻底搞砸。受到不少音乐爱好者喜欢的、由青年作曲家苏紫旭谱写的《融-解》这首摇滚歌曲竟然被打了一个极低的分数,苏紫旭由此被淘汰,也让《融-解》这首本可能获得好歌曲冠军的歌曲受到了一帮素质低到极点的音盲的羞辱。
苏紫旭的这首摇滚歌曲比较大气,可能是来自内蒙古的缘故,曲中有蒙古族音乐的元素,也有苍穹的神秘,每个听众听到这首曲子眼前浮现出的情景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从后来的网络评论可以看出,这首作品打动了太多的人。和苏紫旭相比,台湾作曲家王宏恩的一首口水歌竟然得到评审团肯定。王宏恩那曲风甜甜腻腻,每首歌都用到“娜鲁湾”(台湾少数民族土语“欢迎”)的风格,这一次又被他用了个够。最终,为了下一步的比赛成绩,羽泉也不敢违背评审团的意见,没有选择苏紫旭。
苏紫旭被淘汰后,一个令音乐爱好者们一直不解的问题再次摆在人们眼前:音乐选秀节目为什么不让专业媒体或者某些媒体界的音乐评论家们来担任评委,而是让一帮不知从哪里来的都市小报记者来担任评委?他们无疑是吃《小苹果》长大的。
其实最先搞出媒体评审团的是《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声音》与《中国好歌曲》是同一个团队,于是他们又把这个唯利是图的点子也一并带了过来。那英在2012年一次《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曾对着全国99家媒体评审说:“我现在知道大家喜欢什么了,都是些什么品位呀!”面对那英的指责,有媒体还不忿,把那英叫来评理。面对媒体的质疑,那英解释道:“你们有你们的喜好,但是我有我的专业眼光,我不能左右你们的思想,只能说我不赞同。”最后,那英抛出一句:“你们怎么对我下黑手都行,我无所谓,但是别写学员的不是了。”
其实国外原版《中国好声音》并没有媒体评审团这一环节,这完全是中国土造。为什么就不能邀请专业音乐媒体或者主流报社的音乐评论家来担任评委?节目宣传总监陆伟表示,国外原版的确没有媒体评审团投票环节。“媒体评审团或许不专业,但来自全国各地,有都市类的、主流报纸或者网络的,不同媒体有不同的想法,也一定代表大众的喜恶。这也是对选手未来市场前景的检验。”
笔者在媒体也从业多年了,完全不能同意这位总监的解释。为什么邀请这么多不入流、品味低俗的大众媒体?这是因为专业音乐媒体虽然权威度高,可是相对发行量比较低,影响小。邀请大众媒体,既可以避免这些媒体的负面报道,同时还可以给这些媒体一个举牌子宣传的机会,实现金钱的双赢,而把真正的歌曲质量抛得远远的。这些乐评团成员的口味也并不代表广大音乐爱好者,因为很多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素养极高,甚至在一些领域超过普通的音乐专业工作者。
说这些评审团外行和音盲,并不是我瞎说。据《羊城晚报》记者透露:《中国好声音》一场节目录制下来最辛苦的,恐怕除了工作人员外就是媒体评审团了。一班不是专业搞音乐的媒体人要连续录制两组导师的PK赛,一天之内有17个小时待在“好声音”的封闭录制现场,大家能不焦躁吗?更何况,这种疯狂的状态要持续两天。各种原因加在一起,在媒体评审席上,全程认真倾听的人并不多。投票环节中,媒体评审团里的某些广告客户代表的表现让人难以接受。为了亮出自家品牌,他们对几乎每个学员都举牌子,“管他唱得好还是不好,反正我只是来打广告的”。
看到了吧,这些大众媒体本来就不擅长报道高雅音乐,而参加这类节目他们甚至连专业记者都不派,而是派出广告部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广告部的客户,这种评审团能评出什么好?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干吧!否则,它的“业余”将会不断粉碎有才能的音乐人的梦想。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