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巴赫的意识流VS技术流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舟 白 2014-12-26 11:08:00
这或许是许久以来北京这块总能出奇迹的舞台上又一场独特的音乐会。12月19日,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奉上大剧院成立7周年庆典音乐会,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三部作品的选择清晰地吐露出艾森巴赫的心迹——一场德奥核心曲目的标配,用以见证他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合作。值得玩味的是,深谙德奥音乐精髓的艾森巴赫似乎更是一位音乐大师而非无可挑剔的指挥大师,他带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艰难地呈现出一次有深度有内涵但效果却显得欠缺的内秀式精彩,然而这种最不讨巧的方式却又令人感到敬佩,更重要的是他带来的恰恰是中国乐团最为需要的演绎方式。
艾森巴赫对于音乐的处理令人信服,《艾格蒙特》序曲有着清晰而流畅的音乐线条,音乐的律动和呼吸自然舒适,除了作品开头乐团的进入稍显不同步之外,整个演绎内涵十足。与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克里斯多夫-帕克展现出了深厚的音乐修养,他的演奏十分注重作品的歌唱性,细腻的音色充满了想象力。作为帕克的老师和一位钢琴泰斗,艾森巴赫指挥乐团提供了十分贴切的协奏,不过第二乐章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帕克在速度上稍微呈现出自由化的趋势时,乐团与钢琴一度有些错位,但这并不妨碍整个演绎的高水准。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音乐会下半场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除了一些失误之外,整个演绎在技术层面上十分有内涵,艾森巴赫几乎对乐团要求了乐谱的一切细节,严谨的节奏处理如教科书一般。不夸张的说,第二乐章的赋格段落甚至可以被称为近几年北京有过的最好演绎之一,对位精准、声部清晰。对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这支尚显年轻的乐团而言,这样的严谨要求带来的必然是效果上的缺失,本应充满了酒神式狂欢的《第七交响曲》显得激情不足,这也成为了当晚的争议所在。但从长远来看,观众和乐团所需要的恰恰不是虚有其表的唬人效果,这样的演绎我们并不缺乏,反倒是从技术层面上如此严格要求毫不妥协的演绎实为凤毛麟角,对乐团的训练成长有着更为实际的帮助,因而更加显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