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听音乐:用眼睛、耳朵还是心?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王群卫   2014-11-30 09:33:00   作者:王群卫

  不管苏立华是否承认,反正我认为,他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是乐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只有对音乐作品“在没有演唱和演奏的前提下,去阅读分析一首作品,对其给予的评价才是真正的评论”,那么,他写的《不会读谱休谈自己是乐评人》等文章,他自己是不会看作为乐评的。可我觉得,凡是有关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只要有自己的看法,就都是乐评,而不要把乐评的范围圈得很小很窄。假如苏立华把他的文章不看成乐评,那么,我写的这篇商榷文章,自然他也不会看成乐评,但我不管苏先生的意见了,我把我这样的文章仍然看成是乐评。

  11月5日的周报上刊发了苏先生《乐评人,何以评》一文,我认为他文章中一些观点提的很好,比如“评论者是居于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态度、代表谁、评论目的是什么?”等,同时,我也认为他原来写的《音乐和音乐家谁大》、《从小曲子中听大音乐》、《不要把技术当艺术》、《音乐在哪里》等文章很好,但是,此文中有两处我认为是硬伤的东西,让人看了很不解。

  其一,他认为乐评人一定要具备音乐本体的诸多知识和技能,比如音乐史常识、读谱能力等,否则就不配当乐评人,并举例子说,一个不具备这些音乐本体知识技能的人要去评论音乐,“就如一个不识字和不读书的人要去搞文学评论一样”。这个比方相当不恰当。其二,他认为对作品的评论是在“没有演唱和演奏的前提下”进行。这个说法相当不准确。

  一个不识字的人无法阅读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这是事实,那么要去评论文学作品,更是妄想。但一个不识谱的人,却可以欣赏评论音乐,这也是事实。通过眼睛进入脑子的文字信息,必须借助文字符号的媒介(盲文的阅读也是媒介)。通过耳朵进入脑子的声音,却无须借助乐谱的媒介,只是声音本身就足以刺激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和评论了。信息进入大脑的不同方式,是决定二者之间是否必须借助其它媒介的关键点。引申来说,口头文学如果有评论,那么,不管是口述者的表达,还是聆听者的评论,他们借助的只是最为直接明了的声音信息,文字对他们而言,甚至是多余的,聆听者的评论只需在声音的层面上,就完全可以对口述者所描绘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一番评论了。李斯特名言曰:“音乐的声音可以不假外力而直入人心。”

  就像苏先生说“技术不等于艺术”一样(苏先生7月2日的文章),进入人心的音乐,在识谱和不识谱的人心里,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可能识谱的人听到的音乐只是声音,他可以用大三和弦、中古调式等专业术语,对音乐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在情感上却冷漠无反应,而不识谱的人听到的声音却是音乐——那种打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真正的音乐。上海的林华就说,要说“懂音乐”三个字,没准一个不识谱不懂音乐技术知识的人,要比音乐学院的一些教授更懂音乐,因为前者在聆听音乐中,出现了音乐之于人应该也是必须出现的东西,那就是诸如忧伤、兴奋等情绪情感体验;而后者却不为所动,只是机械而生硬地用技术手段去解析音乐的构成,对情绪情感特征却没什么反应。现实中,懂了技术不懂音乐,识了谱不识音乐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看看中国数量庞大的各色琴童,就知道这个现象有多么可悲。

  乐谱在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贝多芬就在他的作品中写有很多具体明确的演唱演奏提示。但乐谱对于其它音乐体系或领域而言,其重要性则不那么明显,比如中国的古琴谱,说它是谱,实际相当不靠谱,每一个演奏者都需要依据自己的经验、学识、修养,来为前人或别人的谱,再打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谱。就贝多芬来说,他是来回修改自己的谱,今天满意的地方,明天又觉得不合适了。他是在修改乐谱吗?不,我认为他是在修改声音,因为只有现实乐器或乐队的演奏以及人声的演唱,才可能真正体现声音的效果是如何的。同样,中国古琴音乐中的打谱,也打的不是谱,是来回推敲声音的效果。

  文章写到这里,我有点纠结了,因为我似乎把乐评弄得很窄,那就是——对音乐的声音进入到人心里去的反应,这才是最纯粹的乐评。不过,当那么多音乐的声音与现象需要我们去讨论时,我们却在这里争论谁能当乐评人,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乐评文章,这是不是在胡扯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