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用好作品提升中国合唱艺术水平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4-03-23 10:46:00

  以比赛促进合唱艺术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群众合唱发展方兴未艾,各种比赛十分频繁。上半年央视的青歌赛可谓是覆盖面最大、收视率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合唱赛事;4月份文化部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了首届“群星奖”合唱比赛;这是各省市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政府奖;紧接其后在浙江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堪称是参赛团队和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另外还有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和参与的全国性合唱比赛。今年已举办和尚未举办的就有9项之多。

  以上这些合唱赛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合唱发展的繁荣局面,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使我国群众性的合唱从最初的以鼓舞斗志、激发建设热情的群众歌咏为主,发展到多元化、高水平的合唱艺术,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

  中年以上的人可能都会记得我国早期群众合唱的状况。虽然我国的群众歌咏活动早在战争年代,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在艺术上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准。现如今,我国非职业合唱团的整体艺术水平,与从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例如从过去在观念上认为“大家合起来一起唱就是合唱”、把齐唱当作是合唱,到逐渐认识到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只能演唱简单的二声部作品,到能演唱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多声部的合唱作品;从连简谱都不认识,到有些非职业合唱团能唱五线谱;从那种以声音响亮为美、以音量大就是水平高,到在审美上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从“喊唱”和“吼唱”到追求音色优美,并能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灵活地运用声音等等,这些变化以翻天覆地来形容实不为过。

  从前人们对非职业合唱团的演唱都不太感兴趣,不愿意光顾。比如我作为评委过去曾参加过一些合唱比赛,由于当时许多非职业合唱团的水平不高,好的或比较好的合唱团并不多;尤其是在听老年合唱比赛时,很多团的音准都不太好,音色又苍老,所以常常有一种无奈之感。然而,如今的非职业合唱则令人刮目相看,无论是在声音技巧、艺术表现以及在合作的默契程度上,很多非职业合唱团的演唱都令人赞叹。我作为评委在审视和评判每个团队演唱的同时,常常陶醉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之中。前不久刚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十届“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上,老年朋友们的演唱不仅改变了我以往的印象,而且使我深深地为之感动。大多数团的演唱不但唱法统一了,音色年轻了,而且在艺术表现上都非常投入、十分尽情;尤其在音准方面有了很大改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童声合唱的整体水平,如今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通过培训提高合唱指挥队伍的整体水平

  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合唱水平的高低与指挥有着直接关系。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在各种比赛中有许多指挥都比较业余,基本是打拍子,有的甚至连拍子都打不准;手势僵硬,点线不清楚;对作品不理解,克隆式的模仿并不少见。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合唱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各级合唱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指挥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坚持,日积月累,使合唱指挥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近些年的合唱比赛中,指挥队伍的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当年那种只顾打拍子的指挥几乎看不到了,已从“打拍子指挥”进步为“音乐艺术指挥”。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部分指挥的手势都比较规范,动作优美,手上的语言比较细腻,在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以及深刻地挖掘作品内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合唱指挥需要更多地了解人声这个特殊的乐器,不仅要懂得声乐知识,还应该具备示范能力;要懂得各类歌词并熟悉各类曲调与语言结合的规律等。从专业上讲,合唱指挥不亚于乐队指挥的培养,因此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培养合唱指挥人才势在必行。与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合唱学院相比,我国至今还没有一所这样的院校。可喜的是,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合唱发展的需要,有些音乐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都相继开设了合唱指挥专业或合唱指挥课。例如中国音乐学院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经指挥家吴灵芬的努力,于2003年开设了以合唱指挥专业为主的指挥系,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合唱舞台上的新生力量,再过几年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充实到合唱指挥队伍中来,他们必将成为我国合唱发展的生力军。

  用优秀作品提升合唱艺术水平

  合唱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训练有素的合唱团和优秀的指挥外,好的合唱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个合唱团乃至对于我国合唱整体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要素。对于我国而言,在这三个要素中,合唱作品的创作非常薄弱。尽管近百年来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作品已不能适应今天的需要,更满足不了我国合唱发展的要求。从我国群众性合唱发展的初期乃至到今天,非职业合唱团演唱的作品大都比较陈旧。虽然新改编和新创作的作品为数不少,但是高水平、高质量、能够流传的新作品并不很多,尤其缺少能反映现实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符合人声特点和优秀写作技法的作品。这种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合唱水平的提高。

  伴随我国合唱发展对作品的需求,一些关心并热爱合唱事业的词曲作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其中有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把我的奶名儿叫》《飞来的花瓣》《云南风情》《爱的足迹》《在希望的田野上》《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漠之夜》《向往西藏》《雨后彩虹》《葡萄园夜曲》《游子情深》《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这些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在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许多作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旋律优美的合唱作品在群众中广为传唱。除此之外,伴随中西方文化交流,受西方创作理念和技法的影响,在我国合唱作品的创作上,又有一些以新的合唱思维和新的手法创作的作品应运而生。其中如由徐坚强根据浙江民歌改编的《李有松》、由黄汛舫作词作曲的《公尺谱游戏》等作品堪称佳作,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田玉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