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从瓦格纳的歌剧看他的艺术特点

来源:何成华   编辑:乐音   2013-07-18 16:04:00

  1813年5月22日,威廉.理查得.瓦格钠(Wilhelm Richard Wagner)生于德国的莱比锡,瓦格纳受其继父的影响从小就对戏剧和音乐感兴趣,7岁时开始学习钢琴,8岁时初识卡耳.玛利亚.冯.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为德国歌剧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奠基人)。韦伯指挥的《自由射手》散发着神秘的大自然芳香,以及那洋溢着民族情绪的德国民歌曲调和丰富多彩的管弦乐和声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歌剧意境和戏剧激情,使小瓦格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小瓦格纳除了对德国的神话、古希腊传说和莎士比亚戏剧迷恋外,而且还对古典与新兴浪漫主义音乐非常崇拜,这就使得他在上学时就学习音乐知识和作曲技法。

  瓦格纳早期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其特殊的才能,1842年10月20日,当《黎恩济》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时人们才注意到他,认为他具有梅耶比耳(1791-1864,德国作曲家,他的歌剧创作在欧洲歌剧艺术史上是一个新阶段。是“大”歌剧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一样的才华。当瓦格纳站在当年韦伯亲自指挥《自由射手》的指挥台上时,他发自内心的一种使命感油然升起。那就是要继承贝多芬、韦伯所开创的浪慢主义传统,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具有伟大德意志民主精神的艺术!从那时起,瓦格纳便开始了将“莎士比亚与贝多芬进行完美的结合”的艺术实践,但要反映出伟大的德意志精神则必须有从德国文学和神话传奇中来寻找,而最重要的,是要能通过这些题材来改革和发展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就像韦伯的《自由射手》那样。

  浪漫主义一开始便带有革命的色彩,它使广大的听众和作曲家之间的步调不可能一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的生活越是脱离自然,人的本能情感就越是迷恋自然。并且,民主主义也是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一股重要力量。瓦格纳身处那个时代,同样在思想上也受到影响,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被其融入艺术作品和戏剧和音乐的改革中。在充满不可思议情节的《漂泊的荷兰人》、《汤豪瑟》、《罗恩格林》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虽然他立足于文学来创作脚本,但揉杂其中古老传说使观众乃至今日的人们仍不能完全理解和遵奉。倒是瓦格纳为了寻求能表现这些艺术思想的音乐,而努力地“导致了和声语言和管弦乐色彩的极端扩张”,最后为人们呈现出的最具复杂乐思的音乐、最为瑰丽的音响织体、最能震撼人心同时也是最具音乐能量的“音乐戏剧”作品,最终征服了观众。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希腊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那么我们能否换句话说,“神话传说和史诗也具有永恒的魅力”。瓦格纳的代表作品素材均来自史诗和神话传说,他从中获得的灵感以从这些作品表现出来。《汤豪瑟》中悠扬的唱腔和辉煌的号角、《罗恩格林》中绵长的咏叹调和丰满的器乐曲,其作品本身的魅力是感人至深的。因为瓦格纳使用着人们陌生的、遥远的、神秘的、民族化的神话传说作为创作的题材,在为塑造这种“理想世界”而调动的各种音乐手段所产生的瑰丽的音响及其和声的色彩,使得后人无法企及和超越。

  西方音乐史以瓦格纳来划分前后浪漫主义的音乐艺术,而瓦格纳本人也正是以其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艺术改革精神最终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完美地、稳健地推向了顶峰,而理查得.瓦格纳就是屹立于山顶的巨人!

  瓦格纳自己撰写脚本诗歌、曲谱、设计舞台和场景、为的是要将他的改革和创新理念能够统一地表现出来,瓦格纳称之为“完整艺术”。《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早期作品中的一部歌剧,是瓦格纳的艺术创作向“音乐戏剧”过渡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瓦格纳的“完整艺术”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先声。瓦格纳生活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年代,正值欧洲浪漫乐派产生和发展的年代,这也使得思想活跃的、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瓦格纳义无返顾地在这一刻树立了自己今后的创作目标——继承和发展自贝多芬、韦伯以来的古典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使音乐与诗歌和戏剧彻底地、全面地结合成为一种“完整艺术”——作为一种理论,这是瓦格纳所创立的,而截止《帕西法儿》之后的几年当中,遵循并将之发挥至极的人物仍推瓦格纳本人。瓦格纳针对法国大歌剧的浮华与夸大已极其写实的手法设计出了简洁、质朴、逼真的舞台布景。《帕西法儿》那鲜花盛开的神奇花园,“花仙子们”婀娜多姿的舞步,手拿长矛、身穿盔甲、头带铁盔骑在“木马”之上,在遮幕的后面由工作人员猫者腰推动着“木马”来回“逡巡”,女演员们则在上面引吭高歌,这在今天可能是很可笑的安排但在当时令观众目瞪口呆了。中国有句古语来解释“戏”字,称它是“虚动干戈为戏”,而马克思则不无哲理地说道:“这是我们的音乐国师瓦格纳先生在这里发起的一次愚人节!”虽然如此,但瓦格纳对于“完整艺术”的音乐戏剧理论在制作舞台方面的实践着实影响了后来的歌剧演出。当现实主义题材的歌剧形成之时,人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根本上摒弃了瓦格纳之前的那些旧习而遵从了比瓦格纳更加现实的作法,他们在舞台上再造了自然界的景物和建筑,而且十分地美丽、壮观。

  瓦格纳的“音乐戏剧”讲究的是音乐对戏剧的服务,其中心在于“戏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瓦格纳第一次用“音乐戏剧”命名的作品,他将创造的歌词采取头韵和脚韵尽量地结合,以期达到与音乐最为统一的表现。瓦格纳理想中的“音乐戏剧”形式是将戏剧和音乐两者绝对的一体化,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恰好又能用以表现戏剧思想,这其中戏剧表情的处理大大地要依赖于和声与管弦乐的色彩。瓦格纳将音乐重心放在织体的内声部上,与脚本放在戏剧的意境和舞台布景以及离奇的内涵上相互照应,并最终达到了音乐功能为戏剧表情服务的目的。在瓦格纳辉煌壮丽的大型“音乐戏剧”中,各种戏剧性表情和意图都是通过主导动机的使用和唱腔来体现的。他的主导动机是一种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活动和戏剧场景等简单而含蓄的旋律片断。它从过去的“回想动机”发展而来,但得到更高的提炼,并更为琐细。它自身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戏剧进行中既有强烈的概括力,又能作丰富的变化,近乎交响曲的发展手段,由此而造成微妙的情绪变化和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对于《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样超长规模的作品,瓦格纳便为它设定了200多个主导动机以期贯连始终。瓦格纳认为通过这种主导动机的应用可取得艺术的“最高结合力”和高度的明晰性、统一感,从而产生深刻、强烈的戏剧效果。 因此他在调性的使用和制造旋律方面也达到了某种极致。而声乐方面,瓦格纳则给予了人声以一种自由的咏叙式的线条。这是介于说话与唱歌之间的曲调。根据戏剧内容要求,表现理智内容的词句时接近说话,表现感情内容时倾向旋律性,说话旋律即是这两者之间的自由形式。在《罗恩格林》中,瓦格纳将同一场面用同一基础的曲调贯穿到底,使音乐和戏曲严密地统一在一起。他彻底消除了对意大利歌剧中咏叹调与喧叙调的传统界线的顾虑,并代之以半咏叹调半宣叙调的声乐线条,期间转调更加灵活,它将叙事、抒情、心里活动、情节环境等众多因素全部揉进那“咏叹式的长乐句”之中,使它得到了一种典雅、高贵、连绵、深远的声乐效果,同时也开创了一条声乐写作技巧的崭新之路!这为配合剧情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瓦格纳为了提高戏剧表演在歌剧中的地位,让歌手唱类似话剧台词的歌词,保持戏剧情节不间断地发展,歌手唱的曲调也就成了“无休止旋律”。

  瓦格纳在使用主导动机的同时大胆地使用了变化音和等音转调,瓦格纳的歌剧创作把半音阶和声提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半音阶和声法对后世和声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和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瓦格纳的和声极为丰富,转调频繁、复杂,将和声富于浪漫色彩的表现提到一个新的境地。这种半音阶和声的自由使用,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和弦复杂的半音变化,加上调的不断转移以及和声解决上的重叠,用流音与其他和弦外音模糊地进行,最终产生了一种新颖独特而又模棱两可的调性,这时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的和声体系很难解释的调性。在他个人极其成功的作品中这样公然违反古典主义的调性观念,今天可以为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做出评判了———这时走出了标志着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体系的第一步!从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到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以及以后的十二音列作曲家的和声风格的演化中寻根究源,都可追溯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得》的音乐语汇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西方的音乐史上所产生的强烈的争论以及对后世音乐产生的极大影响。

  由于歌唱与说话接近而趋于单纯化,瓦格纳把管弦乐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管弦乐不能是一般的伴奏,而应该担负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戏剧场景的描绘等任务。为此,他采用了巨大的乐队编制,除大量增加弦乐器外,还使用了许多新式乐器,如低音大号、低音小号等。他把弦乐、铜管,木管分为3个独立组,又将各乐器组更细分为几个声部,使各个乐器组能独立演奏和声。又在乐队中应用三管编制,不断探求新的管弦色彩。他的管弦乐大量应用多声部的复杂进行并作交响性的发展。这些手法有助于表现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充实了场面的描写,取得强烈的戏剧效果。

  《罗恩格林》(最后一部重要的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问世的同时,瓦格纳所独创的“音乐戏剧”的理论模式也被他正式确定了下来。瓦格纳从这部歌剧开始,彻底地放弃了过去旧的“序曲”形式而采取了一种“前奏曲”式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序曲”。而“音乐应该服从戏剧”也是他这一手法被发明出来的理论基础。对于以往大型意大利或法国歌剧的序曲中过分强调的“前奏曲”以一种内容简洁、意思明了并且紧扣全剧主题的音乐语言,这无疑是他从艺术探索中得来的智慧。《罗恩格林》的前奏曲在瓦格纳的音乐里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音乐宝库中则更是独一无二的。由八个声部的小提琴在高把位一齐奏响,这种意图本身就是天才的创造(就像莫扎特在《费迦罗的婚礼》中写出的八声部重唱一样),而瓦格纳给予这段前奏曲增添的新而又新的和声色彩既精致又复杂,他使用独奏或各小组之间的再细分而达到弦乐器中极为细小的“织体差”,来产生出前所未有的音响意境和实在的音响效果。柴可夫斯基在评论这段引子感慨到:“这可能是这位著名的德国作曲家最成功、最富于灵感的创作,它描绘了光明、真理和美丽的世界!”这首前奏曲主要以“圣杯”的动机为核心来展开,温暖的木管在中音区的烘托则更见效果,而最后的乐曲高潮时强大的气势预示着“圣杯”那神秘的力量,音乐安排得十分合理自然流畅,虽未掺杂居中其他的动机,可使人在联想上也能感受到剧中所要表达的高尚、圣洁的气氛。《罗恩格林》也是近、现代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杰作,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艺术顶峰的经典。

  (廊坊师范学院艺术系 何成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