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教育 > 声乐合唱类

演唱巴洛克作品有哪些技术要求?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李姗   2015-11-22 10:28:00   作者:李姗

  一、良好的气息支持

  “歌唱的每一分钟都不能离开正确的气息支持。”这是我国老一辈歌唱艺术家尚家骧对气息重要性的论述。的确,没有气息就不存在歌唱,气息就好比发声的动力,它提供歌唱时所必需的能源,因此在所有声乐技术方法中,如何掌控好歌唱时的气息成为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

  在巴洛克时期,歌唱家们对气息的训练是极为关注的,因为在他们演唱同时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时,必须要保证每次演出都能够熟练的控制气息,唱出歌剧中的各种快速音阶、长乐句以及大量的花腔乐段。无论是歌剧咏叹调,还是宗教声乐独唱曲中,经常出现含有“一字多音”、“快速花唱”、“长颤音”,或者“跳音”、“大跳”这些技巧的乐句,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不能把呼吸肌群控制的过于僵化,而要始终保持自然协调的利用,使呼吸松弛并富于弹性,更好地保证声音的丰富变化以及稳定延续。

  良好的气息控制,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呼吸方式。相对于人们日常的自然胸式呼吸,我们在歌唱时所提倡的胸腹式呼吸更有利于胸部肺叶吸入大量的空气以保证歌唱的动力持续,另外通过腹部肌肉的力量对内脏产生压迫,进而推动横膈膜的运动来控制肺部的气量,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在歌唱中随时掌控自己的声音。如果没有正确高效的呼吸,便不能保证气息的顺畅运用,也就无法获得悦耳的声音。目前来看,胸腹式呼吸的确是歌唱中最理想的呼吸方法,然而它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呼吸方式,它需要身体内部各器官的协调配合,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

  二、声区的统一

  声区,作为声乐专业中的重要音乐术语,主要用于人声音质的区分。现代美声学派认为人的声区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低音部的胸声区,音色浓重、浑厚;中音部的中声区,多为真假声混合声区,音色温暖、柔和;高声部的头声区,音色高亢、明亮。三个声区间的差别都很明显和突出,在每两个声区间总存在着所谓“换声点”,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破音”现象就是声区转换区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另外换声区的声音还存在着音量、音色上的明显差别。

  在巴洛克时代,声区的统一非常重要。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音符级进、大跳,模进以及各种上行、下行的长音阶,这就要求演唱者拥有绝对的声区统一,尤其在中低声区的过渡音高中要求加强音质的控制,以稳定不变的音质和音色来完成每个音符,因为这一时期的作品都不涉及过高的音域。掌握了歌唱中声区的统一,就能确保在演唱维瓦尔第多变的旋律时声音的自然流畅。

  有一种说法形容声乐上声区的概念与管风琴音栓的分区组合很相似,在管风琴上不同区域的音栓组代表着不同的音域、音色,甚至音量也有差别,两者的确有某些少量的相似之处,然而管风琴音栓所控制的音色和音域以及音量变化,都远远超出人声所谓音区的范围,因此人声的声区问题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如何将所有声区的音质通过训练变得通顺统一,成为歌唱者在掌握气息支持之后又一重要问题。现代意大利的声乐教育家们通常会在发声练习中,运用同母音八度音阶或五度半音阶来训练,以连续级进的声音跑动练习来逐渐达到声区音质的统一。他们强调歌唱时真正的美好音质,是让聆听者感觉不到声区划分的存在,声音在任何声区都是接近相同的音色和音量,演唱者在歌唱时也几乎感觉不到声区的不同存在,可以自如地控制声音在不同声区间自然过渡。

    三、音色的控制

    音色,具体的释义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声乐中经常提到的“音色”,是指人声中不同的声音特质,判断音色好坏的原则完全取决于不同时期关于声乐艺术的不同审美意义。

    巴洛克时代的作品更强调音色的清澈、纯净,演唱时要避免后来声乐艺术发展史上出现和提倡的声音中的颤音(声音中的颤音与装饰音型中的颤音不是一回事,要区别开来,因为在巴洛克时期,装饰音中的颤音有专门的演唱要求和方法)。尤其在维瓦尔第早期的作品中,他追求一种自然、朴实的声音特质,他认为明亮的音色始终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即使在后期体现华丽宏大风格的声乐作品中,率直而没有颤音修饰的自然声音仍然是他所倡导的,这种声音的色彩明显区别于后世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声音理念。

    今天的声乐艺术,就世界范围来讲更多偏重于音色的温暖、柔和,声音的共鸣追求更多的头腔共鸣。头腔共鸣是在口腔内部打开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平放,使声波在硬腭稍后部分传送,同时要求软腭向上前方抬送,这样口腔、咽腔、鼻腔之间的通道会大幅度增加空间,声音的共鸣也就越发充分,由此获得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高位置”的美好声音。而且现代的声乐训练中,也更加提倡依据个人声音色彩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的声音训练,然而包括意大利在内许多国家的教授在提到音色训练时,都强调了控制气息和加强头腔共鸣的重要性,可见音色的追求离不开气息的基础支撑。

    四、音量的变化控制

    音量,是美声唱法中衡量声音的首要标准,好的歌唱方法能获得大部分腔体共鸣的效果,尤其是加入了头腔共鸣以后,因此这样的声音一定最具备穿透力,在剧院里自然能够充满全场。在保证一定的音量基础上,我们才能再进行音色、音质等其他问题的讨论。关于音量变化的控制,除了要求气息的支持外,喉咙放松的状态也必不可少。

    在维瓦尔第的声乐作品创作中,“对比”是他最常用的作曲手法,其中力度的强烈对比就体现于音量的控制上。他总是喜欢在强音之后立刻出现一个“p”,或是在一个乐句中一并体现渐强和减弱等。这种对于演唱者歌唱时音量变化控制能力的考验,体现在维瓦尔第大量的声乐作品中。

    五、声音的灵活性

    声音的灵活性,是巴洛克声乐艺术的典型要求。维瓦尔第在声乐作品中也体现了对声音灵活性的极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保证歌唱音准和保证快速歌唱的能力上,更需要演唱者清晰准确地唱出每一个音符,尤其在长音阶的旋律中,绝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有任何模糊不清。在快速、花腔的旋律中,要求演唱者在乐句连贯的前提下做到声音的颗粒性表现,绝不能唱成断音,就像一串珍珠项链,颗颗独立圆润而又有线绳从中相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