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延贵在洛川和铜川十年,刁学平在富县和洛川十年,隋孟广、吴焕亮、周天旭等在洛川五年……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栖霞市先后有800多名技术精湛的果农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有的还被聘为科技副县长、副乡长,一人带起一大片,一个农民带起一个县,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栖霞有果园65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2亿公斤,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称号。该市把培养科技型新农民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科技兴果"战略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技武装果农,提高果农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全市的农民学技术、用科技已蔚然成风,全市近30万个劳动力基本掌握了果树管理常规技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市就成立了果树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专门负责全市果业生产的业务指导、科技推广和科学研究工作。所有乡镇都成立了果树推广站,配备了分管果业的专职副乡镇长,村一级成立了由村委主任负责、1-3名技术员参加的果树技术服务组织,形成市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并先后聘请日本、荷兰、美国等七个国家果业专家来栖讲课,聘请烟台果科所、莱阳农学院、省果科所的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为更好地普及推广果业技术,该市每年都举办大规模的技术培训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提高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除在市电视台开设"果业技术讲座"专栏,一年四季根据果树生长特点,有的放矢地播放果树管理技术外,还组织果树专家和科技人员一年四季坚持不懈下乡,在田间地头举办现场培训,把技术送到农民家门口。
该市还对利用科技致富的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科技的重要性,以调动他们自发学习科技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如该市苏家店镇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的果农大会,不仅吸引了本镇果农参加,而且周边乡镇、甚至龙口、蓬莱等地的果农也赶来参加,交流学习一些最新的果树管理技术。而市果树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请外国专家在杨础镇进行技术培训时,前来听课的农民多达10000余人。
逐步掌握果业管理技术的栖霞农民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又自发成立了技术协会、科研小组,研究开发实用新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新生力量。马陵冢村农民韩世功结合自己的苹果种植经验,经过数年研究,开发出了适合不同品种苹果的多功能苹果纸袋,使苹果着色率得到明显提高。观里农民吴向波在自己的五亩果园里进行苹果栽种新方法试验,五年的时间摸索出一套科学管理果园的新技术,并在全市得到推广普及。像韩世功、吴向波这样的技术农民在栖霞还有许多,全市已有3000多名果农获得了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而其中一些技术较高的"土专家"也自然成为全国各地的抢手人才,许多农民被邀请外出讲课,担任技术顾问。曾经发明了"刻、剥、拉"技术的王寿彬先后到过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的10多个县市讲课,手把手地教农民,由他带出的徒弟在全国有数万人。 胡国锋 王强 史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