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苹果飘香。在拥有"江北水果大市场"之称的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上,果农们忙着选果装箱,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车辆正奔向国内外市场。
今年栖霞苹果又大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2亿公斤,优质果达90%以上。其中,嘎拉、红将军等早熟果已销售一空,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已接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十几个国家订单15万吨,这是该市多年来全力打造苹果"多国通行证"的结果。
引进技术
果业插上科技翅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栖霞抢先引进了日本培育的优良新品种红富士苹果,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全市开展了"人换脑筋树换头"的技术革命,引导果农对老劣差果园进行高接换头。但一开始很多果农不接受,市里通过典型示范、现场指导、授课培训等多种办法,抓好对果农的引导。
1986年冬,一位名叫菅井功的日本果树专家走进了栖霞市臧家庄镇的果园,看到在这块适合苹果生长的沃土上,日本红富士果树栽植得密密匝匝透不过气来,菅井功老人一针见血地说:"这不叫苹果园,这叫'森林'!"说着,他掏出随身带的剪刀和手锯,"喀嚓,喀嚓"将一棵棵果树的大小枝条一下子剪去了三分之一,剪得栖霞果农个个心痛。然而,第二年,果农们欣喜地发现,经菅井功修剪过的果树虽然着果少,但果子大、果型正、色泽好、价位高,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了32%和54%。日本果树专家这种"大开膛、大通风"式的修剪法和果树管理模式显示出了它神奇的魅力。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树个样子。就这样,"菅井功修剪法"把"原始森林"变成了"丰收样板",此法很快风靡栖霞。尝到科技甜头的栖霞人不仅请来了日本果树专家,还请来了加拿大果树专家约根汉生、荷兰果树专家路易特、美国华盛顿州苹果协会凯杰等十九位"洋专家",给栖霞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生态立市
优化苹果生态环境
走进山东栖霞市,无论城乡、无论冬夏,人们看到的是蓝天碧水、果园林海,听到的是啾啾鸟鸣,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这是栖霞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结果,也为果业冲破绿色贸易壁垒,迎对加入WTO后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创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为了优化苹果产地的生态环境,栖霞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和"城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四大重点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全市林木覆盖率达46.5%。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引进项目时坚决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近年来,他们先后拒批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项目33个,关闭了14家有污染的利税大户,投资1.27亿元对300多个污染源进行了根治。
在此基础上,栖霞市还着力优化果树生长的小环境,让"标准化"上山下泊进园,全面实施无公害苹果生产工程。他们先后推广普及了配方施肥、树下覆草、铺设反光膜等20多项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推行绿色食品证书制度,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苹果基地创建工程"、"无农药残留放心果基地创建工程"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工程",全市200多个村庄和80个企业拿到绿色食品证书,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
政府买单
打造栖霞苹果品牌
在栖霞市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笔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卖苹果的外地果农。我们问他为何不到本地市场销售,他说:"栖霞政府花钱做广告,栖霞苹果名气大、价格高,同样苹果在栖霞市场上能比本地多卖三毛钱。"
栖霞有900多个村庄,18万多农户,村村户户有苹果,人均一亩苹果园。苹果是栖霞农民的命根子,但卖不出去就是"病根子"。为让各地商贩找上门来买苹果,近年来栖霞市先后建起蛇窝泊和桃村等多处批发市场,搭建起良好的苹果销售平台。为进一步提升苹果的知名度,栖霞市投重金打造栖霞苹果品牌,他们在财政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挤出3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连做四年。他们还以果为媒,以节搭台,连续举办了五届苹果艺术节,有效提高了栖霞苹果的知名度,提升了栖霞城市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栖霞市从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苹果宣传推介,舍得投入也带来丰厚回报,栖霞18万户果农五年间增收10多亿元。 胡国锋 王强 曲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