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栖霞市食用菌办公室的技术人员早早来到唐家泊镇芋东旺村指导农民发展香菇生产。村民徐培东告诉记者:"市里给村里3万元帮扶资金,鼓励村民发展香菇生产,去冬今春全村一下新上40多个香菇大棚。俺家搞了两个,共5800棒,如果没有意外,今年能收入一万多元呢。"芋东旺村发展香菇生产只是该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缩影。
栖霞是一个果品大市,全市拥有果园65万亩,农民80%收入来自果业。近年来,为解决单一依赖果业的风险,该市从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出发,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把果品、畜牧、蔬菜、食用菌四大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使其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中挑大梁、唱主角。
在果业生产方面,保面积,稳定65万亩左右;压产量,由过去靠数量取胜转向靠质量增效。具体措施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苹果套袋生产,2006年全市套袋苹果达50多亿个;大搞郁密果园改造10万亩,压缩晚熟品种,适当增加早中熟果。同时,组织900多个村做好"无公害苹果"、"绿色苹果"、"有机苹果"品牌创建论证和标识推广工作,将全市65万亩苹果建成"无公害苹果基地"。
在确保苹果"一枝独秀"同时,他们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组织科研人员研究以废弃苹果枝条为原料发展食用菌生产,很快获得成功,并以本小利大和不误农时等优点在全市形成强劲发展势头。目前全市16个镇(街道)培育食用菌专业村110多个,全市食用菌发展到1500万棒,全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亿多元。
立足山区饲草资源丰富实际,按照食草畜禽与食粮畜禽并举、突出发展食草畜禽和传统养殖与特色养殖并举、突出发展规模养殖的思路,围绕点上抓大户、面上抓规模的要求,创新规模,加强指导,加快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2006年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户)达到了6200多个,新增150多个。
大力发展以保护地栽培为主的高效蔬菜种植,以桃村高效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实施典型带动,大力建设高档农业示范园,引导农民发展串季菜、特色菜和无公害蔬菜,全市蔬菜面积达3万亩以上,从而使蔬菜、食用菌、畜牧成为继苹果之后该市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多元。(通讯员胡国锋 王强 曲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