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家住城东郊的70多岁老大娘王淑花,和往常一样,坐着舒适敞亮的新公交车来城里逛逛,王大娘腿脚不灵便,过去一年也难得出来几趟,自从开通新公交,王大娘每天都坐着公交车在城里转一趟,串串门,逛逛超市,到市场买点菜。说起这一变化,王大娘高兴地说:"新公交车就象给俺们老年人装上了灵活的腿脚,出门再也不犯愁了,感谢政府办了件大好事!"
公交改革是蓬莱今年重点抓的民心工程,总投入近千万元,新购置的50辆大巴于7月初上线运营,线路覆盖整个城区,方便了市民出行。其实,让蓬莱市民高兴的事不至于此:投资2200多万元新改扩建的11处敬老院全部竣工,1300多位老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公寓;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区管网改造已近尾声,1万多户居民将享受集中供气供暖......一系列民生工程推进实施,彰显蓬莱正向一个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迈进。
新形势下,政府角色如何定位?蓬莱给出答案:从经济建设一线淡出,让企业担当发展"主角",政府把精力投向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如今,在蓬莱外出招商活动、项目谈判桌上、企业生产一线鲜见政府干部身影,全市生产性、竞争性和盈利性项目中也不见政府参与投资建设,蓬莱市委、市政府从微观干预经济活动中松手,从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抽身,把优势资源要素推向市场优化配置,让企业在招商引资、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经济一线上当"主角",政府把精力用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上。该市成立8个产业办公室,每年拿出300万元,开展产业研究论证,引领产业特色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每年投入1亿多元,进行港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平台。每年拿出1000万元,重奖突出发展贡献企业,并挂牌保护。市财政还设立企业发展引导资金,并在税收、金融、人才、资源上加大扶持。市里成立行政服务局,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该市还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原产地保护、百名企业家培养计划等,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优良的经济环境"沃土"成长起一批"顶天立地"的企业群体,如今资产过亿元企业80多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7家,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企业7家,省级及中国名牌9个。今年来,该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利税分别增长36%和25%。
淡出经济一线,积极投身公共服务。蓬莱市树立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把精力投向社会就业、医疗、教育、救助、稳定等社会民生上,当公共服务"主角"。该市在制定年初工作目标时,把社会目标放在与经济目标同等重要位置,强化硬性指标,严格落实考核。加大了公共财政倾斜,每年近4成财力投向民生。同时,强势推进民生工程,着力提升"四个指数"。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着力解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目前,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救助特困家庭家庭3000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90%和83%;提升社会事业繁荣指数,市里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年培养农民工1万人。投入6000多万元,完成镇卫生院改扩建3.2万平方米。投入1000多万元,免除中小学学杂费。投入1300多万元建成农村文化设施460余处;提升生态环境友好指数,每年投入亿元资金大搞生态绿化,5年来完成荒山绿化8万亩。加强环境保护,先后拒绝60多个污染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了6%;提升安全稳定的平安指数,狠抓治安整顿、矛盾调处和安全生产三项重点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