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来自基层创建和谐社会的全新实践。
从2006年9月开始,一场以孝德、诚德、爱德为主题的"三德工程"建设活动在莱州全面实施: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以"孝"为切入点,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实施"孝德"工程;在职业道德建设中,以"诚"为重点,突出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待人,实施"诚德"工程;在社会公德建设中,以"爱"为核心,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实施"爱德"工程。
由近到远,由虚到实,由家庭"小爱"到社会"大爱","三德工程"的种子迅速在莱州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和谐之花。今天的莱州,孝德口口相传,诚信成为一种风尚,大爱渗透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德"凝聚的道德力量,开始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当前城乡群众思想道德标准多元化背景下基层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
"三德"谱写和谐新篇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孝德人。"8月7日至8日,记者在莱州市采访"三德"工程时,听到这样一曲脍炙人口的《三德歌》在城乡广为传唱,在莱州城港路街道办事处西泗村,沙河镇孙家村,郭家店镇后沟村,"三德"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幕幕感人镜头争相涌现。
【镜头一】西泗村上演大孝至爱
8月7日临近中午,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办事处西泗村杨守芳家。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娘啊,娘啊,白发亲娘……"电视里传出动人的歌声,传到了瘫痪在床的杨守芳的婆婆耳朵里。婆婆吃着儿媳亲手做的可口饭菜,摸着媳妇那粗糙的双手,回想起12年来在病床前的点点滴滴,不禁泪水纵横……
今年47岁的杨守芳,自1994年开始照顾因患脑血栓而半身不遂的婆婆。然而,在婆婆患病后不久,其公公也患脑血栓倒下了,照顾两位老人生活的重担压得杨守芳喘不过气来,喂饭、吃药、擦洗身子、换洗衣服,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但她无怨无悔。12年过去了,在杨守芳的悉心照顾下,公公能下地出门走动了,婆婆的病也慢慢好转,在当地传为佳话。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感恩。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也是儿女的责任。"接受采访时,杨守芳的话语中透着质朴。
【镜头二】孙家村的"诚信日"
沙河镇孙家村是一个有126户村民的小村庄。这个昔日背负20万元外债的穷村,如今经济实力却处于全镇上游,去年村里集体收入130多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
是什么让孙家村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8月8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沙河镇孙家村。在村委会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却又秩序竟然,在这一天,所有业户把应缴的电费、水费、以及由村委代收的工商管理费、国税、地税等费用交到了村委,无一拖欠。这天已成为孙家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孙家村人的"信用日"。
孙家村人重视诚信,因为他们尝到过不讲诚信给村里带来的恶果。孙家村前些年因经营不善,20多万贷款无力偿还,村里想方设法对付信用社的追讨,信用社从此拒绝再给村里一分钱贷款。新村"两委"组建后,从讲诚信入手,借钱还上20多万元欠款,重新取得信用社的信任。去年信用社主动放贷款1000多万元,村企业迅速发展到70个,纯利润达700万元,是3年前的10倍。"孙家村的前后变化,足以证明"诚德"工程的巨大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孙文明告诉记者。
【镜头三】山乡民警爱民情深
赵春松,现年53岁,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莱州市郭家店派出所干警。
8月8日下午,下班后后的赵春松,骑着自行车向后沟村朱明祥老人家中驶去。"3年前,当时我在辖区巡逻的时候,听街坊邻居说起朱明祥老人没依没靠怪可怜的,从此以后,我每隔三五天就去看看他。"赵春松边走边说起老人的情况。
一进老人的家门,赵春松就拿出新买的衣服为老人试穿,之后又拿起扫帚打扫起了院子,这里里外外一通忙活后,赵春松又开始为老人洗头、理发,陪老人聊天。握着赵春松的手,朱明祥老人原本呆滞的眼神明亮起来,像是变了一个人。
随后记者了解到,赵春松从警多年来,先后为辖区3位非亲非故的老人养老送终,至今还帮扶着7名困难户、老党员和残疾人,自己掏钱买粮买米,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警民心相连、手相牵,结下了深深的情意。
"思想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加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对于解决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稳定问题,优化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形成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都有着重要作用,最终将汇聚其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莱州市委书记林建宁告诉记者,"基于此,在2006年9月,莱州从群众基础最深厚、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孝'抓起,启动了'孝德'工程,通过大力弘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夯实了和谐社会建设基础。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启动了'诚德'、'爱德'工程,让"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深入人心,"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千万旗帜汇聚起来就会成为社会主流。"三德"工程启动后,莱州在每个村企评树3-5名典型,每个镇街评树80-100名典型,全市共树起8000多人的"三德"典型群体,从中选出莱州"百面旗帜"、现代"二十四孝贤"和"感动莱州十大爱心人物"。 8000面旗帜引领社会新风,从2006年起,莱州先后涌现出"时代先锋"蔡京堂、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吕月忠等5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公安局等数十个受到省部级表彰的先进集体。
让"三德"扎根城乡
"书记讲,墙上写,老百姓看,就是没人干",有些地方在道德建设上,存在上述两张皮现象。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三德"工程深入、扎实、规范地推进,让"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那么,莱州是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千难万难,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不难。'三德'工程,虽说属于思想道德建设范畴,然而,道德建设也需要建章立制,用制度来引导、约束。"林建宁说。
【措施一】"赡养榜"上见爱心
采访中所到的村庄,记者总能在最显眼的地方看到一张"赡养榜",上面明确规定了子女每年应为父母提供了赡养费用、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原来,"孝德"工程要求每家每户都签署赡养责任状,并对各家各户的签状及赡养情况进行张榜公布。
一个"张榜",让"赡养责任状因不具备法律效力,签与不签没区别,对于父母和子女,都形不成任何的约束力"的论断不攻自破。
记者在莱州市郭家店镇朱家村看到,朱家村的"赡养榜"就张贴在杨廷玉家小商店的墙上。每年"赡养榜"张贴后,他的商店都会热闹上一个多星期。看完之后,村民们还会三三两两地凑到他的商店里,议一议谁家拿得多,谁家拿得少,谁家以前拿得多、今年拿得少等等。
"人脸都有二两肉,没有谁能真正不把街坊邻居的议论当回事儿。"杨廷玉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村里一户杨姓人家,老人74岁,膝下有3个儿子。当年"赡养榜"张贴后,老大和老三都以300元上榜,而老二却仅有200元。"赡养榜"张贴不到半小时,老二马上补上了100元。
【措施二】"诚信网"上现美丑
监督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独有偶,在推动"诚德"工程建设方面,公众信息网站--"莱州诚信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莱州地税局,工作人员打开互联网,输入"莱州诚信网"中文域名后,"诚信莱州"网站立刻呈现在记者面前。"莱州地税局曝光台"、"莱州市地税局欠款公告"、"莱州贷款不良信用记录企业名单"、"××公司欠税情况"……这些幻灯片在"诚信莱州"网站首页不停地演示,商家个人是否讲诚信,在网站上看得一清二楚。
"'莱州诚信网'重点对单位和个人的'金融诚信'、'税收诚信'、'政法诚信'三个方面的诚信信息进行了公开披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该网站迅速成为莱州的热门网站。"莱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战秀云向记者介绍说,"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直接点击网页上的'在线投诉',所反映的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措施三】全民参与重实效
"坚持城镇村全面覆盖,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民参与到'三德'工程建设当中,才能让"三德"文化在莱州大地生根开花、代代相传。"林建宁说。
在"三德"工程推进过程中,莱州通过宣传教育、签状立约、评价监督、奖惩考核,建立无缝覆盖的"三德"工程推进网络,要求莱州的市、镇、村、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和践行"三德"的骨干。"三德"文化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全市形成了骨干带动、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的局面。通过以上措施,让"三德"文化占领了全市思想主阵地,渗透到了城乡每一个角落,走进了莱州86万人民心中,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德"工程彰显道德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抓道德建设,也往往是局限于道德领域抓道德建设。然而,莱州的"三德"工程,却把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联系起来,通过把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发挥道德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多高,就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林建宁认为,"把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在道德建设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防止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脱离的倾向。把埋藏在不同人群心中共同的至善至美的道德力量激发出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汇聚成道德的力量,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于莱州的"三德"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吴潜涛有一段精彩的评价:莱州的这种做法,就是一个实践中结合我国农村和莱州实际,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的典型,而且把指导思想和道德建设原则核心化为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制度化规范,同时在这个工程中,找准了政府组织者的位置。
"三德"工程,如滚滚春潮,吹拂了莱州,带来万象更新;如丝丝春雨,润泽了莱州,催生千娇百媚。
在文化思想领域,"三德"工程荡旧布新,提升了莱州人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评价标准。莱州市家庭建设领导小组在"十星级文明家庭"标准中,增加了"敬老星";众多村庄将"孝德、诚德、爱德"写进了村规民约;组织人事部门将"三德"延伸到了干部队伍的选拔使用。去年,莱州干部群众赡养费标准平均每人每年提高了200多元,全市赡养费总额增加了4000多万元,有30%的村庄建立起了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莱州的"爱心捐助"也突破了1000万元。
在经济社会领域,"三德"工程筑牢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莱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莱州上下风正气顺,心齐劲足,今年上半年完成GDP总量155.6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境内税收13.2亿元,同比增长6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4.7亿元,同比增长13.7%。
在和谐稳定方面,"三德"工程化解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莱州社会治安案件和信访案件分别下降12%和20%,行政投诉率下降30%。"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8%,"新农合"农民参保率达到90%。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了对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
采访结束时,莱州城已是华灯初上,城乡更加绚丽多彩。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在海韵绿地广场上,伴随着《好日子》欢快的旋律,弘扬"三德"文化消夏晚会拉开了序幕,莱州市民开心地扭起了秧歌。透过曼妙的舞姿,飘动的绸带,我们看到,精神文明建设正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德"工程也像一座璀璨夺目的里程碑,将对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新莱州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