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2005和2006年开展两轮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共有62.2万人参合,参合率达到86.8%,目前已为参合农民报销1625万元,为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2003年来,全市新建标准化卫生所、服务站34处,服务网点100多处,保证了农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
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全力以赴,积极应对,打好防治非典攻坚战,保住了莱阳一方平安。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预案》,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在烟台各县市区中率先实行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计划内疫苗接种率达到96%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高危妊娠管理率均达到100%,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比2002年底降低了5个千分点。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在烟台城市卫生检查中,我市取得第4名的历史最好名次。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了健康教育"村村通",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和推广。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严把血液采集、贮存和使用关,全市自愿献血率达到100%,年采血量达到180万毫升。建成全国首个"农村集体血库",《健康报》、《大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
卫生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开展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大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和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近3万人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20起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卫生监督执法与服务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了"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可在5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开展主动式上门查体服务,多次去烟赴省,帮助鲁花、中鑫东泰、莱阳明胶厂等企业办理卫生许可手续;结合园区企业实际,实行了临时卫生许可制度,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为园区企业提前发放临时卫生许可证,保证了企业尽早建成投产。
卫生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共投入6000多万元,购置了CT、彩超、超声刀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新建门诊楼、病房楼5座,改扩建9座,完成了市妇保院整体搬迁改建项目,累计建设面积达5.3万平方米,各卫生院业务用房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正在积极进行筹备,掀起了新一轮院容院貌建设的高潮,大大改善了群众就诊住院的环境条件。加强医药价格管理,组织二级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招标采购率达到84%,减轻群众负担80多万元。实行常用药品价格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常用药品进销价格进行通报,提高了药品价格透明度。积极推行手术限价制度,卫生院手术项目全部实行限价,二级医院手术限价项目达到20种以上,限价手术医药费用平均降低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