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龙口经济亮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06年,该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1.5亿元,同比增长28.1%;上缴税金30.3亿元,增长41.3%,占全市国地税收入的77%;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正以骄人的业绩"领跑"龙口经济。2007年,龙口市再出实招,通过实施发展"三大战略"、建立完善服务"四大体系"、优化"四个环境",全力助推民营经济展翅高飞。
发展"抓大、扶中、育小"战略,三线出击培育民企全线开花。通过"抓大",把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好的民营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资源增值型、科技型、外向型、加工型的强势民企。通过"扶中",以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力,促进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加速发展,迅速壮大,形成规模。通过"育小",以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持全民创业,培育扶持小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群体加快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大"蓄水池"。 2007年,龙口市重点抓好年纳税额在2000万元以上9处大企业的发展,抬起龙口民营企业发展的龙头;对年纳税额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其搞好科技创新力度,实施集约精准投入,创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使更多民企尽快进入全市100强行列;"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培育1000户个体工商户,300家私营小企业。"大、中、小"民企三箭齐发,劲力引拉龙口民营经济腾飞。
建立完善"融资、人才、信息、信用"体系,四措并举解决民企发展瓶颈。龙口市在实践中了解到,"缺钱、缺人、信息不畅、信用不好"是制约该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枷锁。如何突破发展瓶颈,龙口市的做法是: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外资等各方面资金,构建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能够有效分担金融风险、促进民企贷款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启动"万名创业小老板"培训计划,加强对小企业创业者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托"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对纳入其中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抓好民营骨干企业经营者高级工商管理培训,培养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建立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抓好"中国中小企业山东龙口网"等网站建设,探索建立面向全市民营企业的公共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与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起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信用评价体系。以"服务"铲除顽疾,铺平龙口民营经济腾飞路。
优化"舆论、服务、经营、法制"环境,培实民营经济成长土壤。2006年,该市民营企业发展到4530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7万户,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这主要得益于龙口市优质的配套服务。2007年,龙口市继续在服务上做文章,以量身打造的服务体系,让更多民企在龙口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优化舆论环境,做到"一呼百应"。通过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推广一批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典型,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龙口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龙口充分涌流。优化服务环境,做到"一路绿灯"。在抓紧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树立抓服务就是抓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意识,坚持"四个一"工作法,对刚起步的企业扶一把,对发展起来的企业拉一把,对发展红火的企业推一把,对处在挫折中的企业帮一把;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政府提速";实行"行业禁令"制、部门"一把手"媒体公开承诺制等各项服务制度,真正让该市民企感到环境最好、服务最优。优化经营环境,做到"一视同仁"。清理和规范阻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政策规定,在各方面给予民企同等待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清除民营资本进入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准入歧视。优化法制环境,做到"一查到底"。建立法律维权服务机构,为民营经济创业和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投诉中心、企业服务局等监督服务机关的作用,对干扰民企发展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业务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