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在新编近代吕剧《海殇》中扮演方伯谦的妻子葛惠云。
这是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作品,但它并没有从正面表现战争,而是巧妙地把视角转向了管带的眷属们,通过管带夫人的言行折射出水师将士与倭寇浴血奋战的情景,生动地谱写了一曲彪炳史册的“生命绝唱”。
我扮演的葛惠云,是一位渔家姑娘,朴实、纯洁、正义、善良,有大海一样的宽阔胸怀,爱憎分明。她崇敬水师英雄,并有幸嫁给了水师将领方伯谦。丈夫方伯谦早年入福州水师学堂学习,后又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他通晓武略战法,有“金鞭点江山,玉勒驭四海”的雄心。在丰岛之战中,他以智勇双全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受到皇上的旌表,成为水师中人人钦敬的英雄。葛惠云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的丈夫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然而,就是这位英雄,这位栋梁之才,在甲午海战中他的军舰遭到日军重创,人有死伤,危难之际,他遵中堂大人“避战保船”之意,逃离战场,而逃离过程中还误将己方扬威舰撞沉,他的这一行动误国误军,丧了北洋水师的威风。后经圣裁,决定就地正法。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饰演他的妻子的。这样一个戏份很重的角色,给了我一个难得创作和锻炼的机会。一开始我对如何塑造好这个人物心中没底,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戏的质量。我觉得压力挺大。但是我喜欢有压力,决心把压力变成动力,有信心把这个人物演好演活。
为了使自己塑造的葛惠云能给观众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我对剧本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从中找准人物的思想基调和在剧中各个时段的情感定位,首先从唱腔上下功夫。戏曲离不开唱,唱在人物塑造上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唱好了,唱到位了,会给人物增添很大的色彩。在演唱方面要牢牢地把握吕剧的传统韵味,又要改进吕剧大本嗓演唱生硬的不足。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适量吸收了民族科学发声的技巧,使音色变得细腻柔和。演唱时力求做到高音不喊,低音不淡,给人以和谐和丰富的美感。在唱腔处理上着重注重“情”字,只有以情代声,才能声情并茂。为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还与导演和曲作者商量把“不相信,不敢信,天塌地陷水倒流”一句唱腔的尾部,放弃原来的韵折变唱为“鸣”音,通过“鸣”的出现表达了葛惠云的无奈、沮丧的心情,呜咽之声,使艺术表现力更加强烈,更加深刻,更加贴切感人。在葛惠云和方伯谦的最后见面的一段唱中当时葛惠云已经心力交瘁,对丈夫爱恨交加,所以在声音处理上开始压着嗓子唱,到情绪激动时声音爆发,加强力度,控制好节奏,强烈地表现出她内心对丈夫的爱恨情仇。所以说唱腔都是围绕人物来唱的,唱准了,唱好了,唱活了,人物也就站起来了。
如果说唱腔让人物站起来,那么如何让人物活生生地动起来呢?正确地把握好剧本赋予人物的特定行为动作线,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关键。葛惠云出身渔家,性格朴实善良,有正义感,爱大海,爱自己的家,而这么一个趋于完美的人物,除找准抓住人物的基调外,更需发挥想像力,结合自己多年舞台艺术实践的经验和塑造角色的心得,我积极调动各种艺术元素来丰满角色,每一个行为,每一个眼神都要非常真诚,不能有半点虚假造作。比如在葛惠云要为邓世昌敬酒祭奠那一场时,为达到戏剧和感情高潮的到来,我在导演的启发下运用了传统的“跪步”动作来表达葛惠云的真切乞求,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葛惠云在剧中有几段大的唱腔,她个性的闪光点几乎是在这几段唱腔中体现出来的。这几段唱腔是人物的“精髓”,所以唱好是至关重要的。在领悟其中涵义,背熟唱段的基础上,我力求做到对比有度,起伏自如,用心去唱,用心去体验。比如恋海一场中,葛惠云唱道:“本是天本是地本是妻遮风避雨的海港。你本是妻铮铮铁骨之英雄郎!嫁英雄是女人一辈子的梦想,可怜好梦付了汪洋……”这大段时,我挖掘葛惠云此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时而深沉,时而高亢,时而悲壮,时而奔放……在那一刻,那一时,我沉浸在角色中,我与她同生死,共命运,完全和角色融为一体,仿佛我就是葛惠云,葛惠云就是我,通过这样反复的体会和体验,我觉得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获益匪浅。杨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