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发布2017半年报 零售银行二次转型成效显著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7-09-13 15:02:00
大众网烟台9月12日讯 (通讯员 杨鸿远 记者 石冠婷) 日前,中信银行发布2017年半年报,零售银行二次转型战略成效凸显:上半年中信银行集团零售营收贡献31.1%,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税前利润超过100亿元;中收占比57.7%,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
今年是中信银行成立30周年暨上市10周年,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上不断创新开拓,业绩斐然。根据半年报数据,零售客户管理资产突破1.4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数2.48万户,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数440万户,信用卡新增423万张、总量突破4000万张。信用卡业务、大单品业务亮点突出,信贷资源向零售业务倾斜。
信用卡客户突破4000万 收入达166亿
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增长迅速,非息收入占比行业领先。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目前已突破4000万户,年交易额超过万亿。上半年中信银行总体信用卡收入达166亿元,其中40亿元为利息收入、126亿元为手续费收入。
行业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卡均收入位列业内第二,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中信银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方合英认为,该行信用卡持续增长力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中信银行信用卡的整体发展布局符合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二是经过多年运营,中信银行的机制、科技水平等方面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打法;三是中信银行信用卡具有很强的互联网基因。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表示,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提供小额过渡性的资金安排等是信用卡产品的特性,也是目前所有互联网公司、小贷公司角逐的重点。他认为,未来竞争需要同时面对“有卡化和无卡化”的支付环境变化,小额支付无卡化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额支付有卡化仍具备发展前景。据悉,中信银行将在分期付款及持卡人的服务范围方面进行拓展,进一步加强对信用卡的投入并提高发卡量。
薪金煲破600亿 零售大单品业务突出
根据半年报,中信银行零售特色大单品业务亮点突出,零售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其中薪金煲产品规模突破600亿,签约客户数370.68万户;出国金融业务累计服务客户102万人次,带动新增零售客户14万户。
600亿规模的“薪金煲”是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一项创新。中信银行通过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活期资金增值服务,能够实现客户银行账户活期余额自动申购货币基金,用款时份额自动赎回,快速变现。相较于市面上的“宝宝类”产品,薪金煲特色在于申购赎回全自动模式,客户申办中信银行卡后,可设定一个最低金额,超出部分将自动转为货币资金,而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也无需再发出赎回指令,可通过ATM机直接取款,或刷卡消费、转账、信用卡还款及贷款还款等,真正实现T+0,资金零在途。业界认为,中信银行“薪金煲”产品的快速发展,是银行业对抗互联网宝宝军团的范例,是一项重大金融创新。
出国金融则是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传统优势业务,在同业中名列前茅。据悉,中信银行在95558客户服务中心配备了100人的出国金融专属服务队伍,可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目前已服务客户超过百万,仅广州分行一年便完成美国签证代传递及护照返回业务量超115万笔。
贷款资源倾斜 80%投向零售业务
半年报显示,中信银行信贷资源继续向零售业务倾斜。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新增贷款2131.68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占比82.42%,个人贷款余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6.63%。
对新增贷款超80%投向零售业务,中信银行在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进行了布局解释,表示信贷资源倾斜零售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因素:一是目前客户消费升级,对个贷需求较大;二是零售贷款定价因素。上半年个人贷款定价比上半年新发生的对公贷款定价高,有较高的收益率;三是中信银行零售转型。此前该行在个人资产方面以负债和中收为主,为了更好地开展零售转型,必须拓展零售资产业务。四是零售资产业务大多是以房产为核心的抵质押物,抵质押率极高。
此外,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在私人银行及手机银行等方面也表现突出。私人银行客户数2.4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1%;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数440万户,同比增长39%。
责任编辑:石冠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