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毛笔:书写毫尖新传奇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12-27 14:42:00
原料需要精挑细选
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如椽大笔
莱州毛笔能否再写传奇
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莱州毛笔毕竟式微了。曾名动京城的莱州毛笔也难逃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宿命。
李向松的笔厂是成功的,一年几十万支的产量足以让他跻身中产阶级的行列。但对于莱州毛笔的未来,李向松是焦虑而急切的。
好的笔工越来越少了。不仅仅是李向松的笔厂,如今莱州笔厂的工人大多都是从业十几年以上的,要寻找年轻的传承者很难。充斥着汉堡和电子书的年代,要找到一个肯安安静静坐下来制笔的年轻人并非易事。
用笔的人越来越少了。泼墨挥毫的书画家固然有,可会在闲暇时分写一阙《桃花行》的黛玉却难寻。触屏时代,让青少年失去了握笔的习惯。
李向松没有退缩,也没有退缩的理由。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让他看到了利好的消息,国学的复兴更让他充满了信心。
毛笔曾让莱州书写过富甲一方的传奇,如今,毛笔的现代之路虽然道阻且长,但莱州的毛笔产业仍有着光明的未来。曾经的传奇,仍将延续。李向松憧憬着。记者 孙毅 通讯员 曲建鹏 赵贵琳
责任编辑:孙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