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烟台故事网上讲 > 非遗篇

柳公葫芦:玩出来的葫芦艺术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12-27 14:43:00   作者:

  

  葫芦雕刻极其讲究技法

  

  方寸之间彰显技艺

  

  柳老向记者介绍葫芦雕刻

  这是一门综合艺术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进,“柳公葫芦”已是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柳老给自己的葫芦雕刻下了个定义:这是一门综合艺术。

  “雕刻葫芦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法,既要图文并茂,又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艺术品而不是简单的商品。”柳老说。

  柳老的描述从雕刻流程上可见一斑。先是选葫芦。葫芦不拘大小,但要品相好。需表皮光滑,体态合度。经常几十个葫芦中才能选出一个。选好葫芦,便要根据它的形态进行构思,简单打个草稿,然后开始创作。

  “与手法相比,构思更加难得。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就在于创意,工艺品只是大量的复制,而艺术品每一个都有每一个的价值。”秉承着这样的观点,柳老对待每一个葫芦都精心琢磨。长条葫芦如何雕刻、扁圆葫芦如何造型,经常一个葫芦要思考好几天才能定稿。

  拿“积福”为例,既包含有透雕和浅浮雕,又有烙烫和彩绘;图案纹样上,有祥云纹、蝠纹、花样纹、席子格纹,还有书法。一个葫芦作品包含数种艺术手法,极具艺术观赏性。

  与其他葫芦作品不同的是,柳光铎的葫芦雕刻文化气息更浓厚。酷爱诗词的柳老,经常将自己喜爱的诗词镌刻到葫芦上。如他雕刻的一只“酒葫芦”上,就刻上了李白的《将进酒》。粗犷豪放的诗风配上略显粗犷豪放的葫芦,简单却有着很深的意境。

  这种意蕴在柳老的很多葫芦中都可感受到。这依托在葫芦上的艺术,传递出一种平静、悠远的情愫,正如同这个平和、淡然的老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