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7月4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烟台区县 > 龙口市

龙口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农民过上新生活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2-12-08 08:56: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大众网烟台12月8日讯 (通讯员 李杰 见习记者 林有权) 今年以来,随着烟台龙口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民住进了新楼房,过上了新生活。芦头镇麻家社区,82岁的封淑真老人邀请亲戚来新分到的楼房里做客;诸由观镇前柞杨社区,73岁的戚玉林老人坐在暖气旁,边剥菜叶边看电视;龙港街道北沙姚家金沙海景社区,王景荣接矿化水准备烧水泡茶……
  
  乡村起高楼万户农民喜看新家园
  
  12月4日,在龙口市新嘉街道泳汶社区建设现场,塔吊高悬,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记者了解到,泳汶社区涉及该街道于高、庙高和韩家三个村庄,回迁区部分12万平方米,规划住宅楼11栋1300户。“这三个村就在府西四路附近,按照市里的总体规划和街道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了社区建设,为新区道路建设、经济发展腾出空间。”该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泳汶社区,新嘉街道位焦社区也于今年8月开始回迁,并于该月底完成回迁房分配及钥匙发放。
  
  和新嘉街道一样,今年龙口市各镇街区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耐心引导,细心操作,用心推动,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记者从龙口市建设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3个,涉及村庄35个、群众9397户;规划回迁住宅楼274栋,建筑面积147.5万平方米。现已开工住宅楼273栋,开工面积147.3万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
  
  社区生活美红红火火日子似蜜甜
  
  “以前一到冬天,我和老伴就得生炉子取暖。俺俩老胳膊老腿的,拾草、搬煤都不容易。而且生炉子,密封不好会冷,密封太好又怕出事。”说起冬天取暖,已搬入前柞杨社区的戚玉林老人感慨到,“现在好了,住的新楼有暖气,还不用自己烧,什么时候家里都是暖暖和和的,还不用多花钱。以前冬天最怕沾凉水,现在不怕了。”
  
  记者了解到,前柞杨社区为村民提供的福利中,有一项是每年为70岁以上的每人补500块钱取暖费。戚玉林老人老两口共补1000块钱,一年取暖费2000多元,老人只需再添1000块钱,就能暖暖和和、干干净净过冬。“生炉子烧煤一年也得这个钱,这个比炉子省事干净多了。”戚玉林老人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家比以前的干净多了,她的生活方式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给村民带来的不止是居住环境的变化,更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麻家社区的封淑真老人来说,新楼房里现代化厨具、无异味的卫生间,都是从没接触过的新东西。80多岁的她喜爱这种变化,热衷于使用这些新鲜玩意儿,更为自己可以在晚年住进这样的楼房、过上这样的日子而兴奋。
  
  “街道和开发商给我们入了养老保险,还安排我们去物业上班呢!”正在位焦社区里收拾新房的村民焦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没有工作,社区建成后,将他吸纳到物业,“搬进社区,我不仅有了新房,还有了正式工作。”新嘉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村民入住社区后的生活,他们不仅协调开发商,为村民入了农村养老保险,每年取暖费、物业费给将近一半的补贴,还吸纳了一些村民成为物业员工或保洁员,为村民增加收入。“村里的收入也增加了。社区外面有门头房,其中一部分被划归村里,通过对外租赁,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该工作人员表示。

林飞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