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2月17日消息 “我是塑料工!”“我是洗车工!”“送牛奶!”“电子工!”……2011年央视春晚上的三分钟亮相,着实让深圳民工街舞团的小伙子们火了!
成名后的他们,生活因此而改变了吗?昔日的送奶工、建筑工,未来又在何处?2月16日,就深圳民工街舞团参加海阳元宵晚会之际,记者对民工街舞团的几位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
>>谈成长“成名前,吃了上顿没下顿”
“平时没有练舞的地方,深圳万福广场就是他们的舞台,来往的路人就是为他们叫好的观众。”回味春晚上主持人董卿的介绍,民工街舞团的成员感慨良多。
“何止是没有舞台,成名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劳永海,作为街舞团资格最老的成员之一,如今回想起来街舞团的成立,颇有些“机缘巧合”。
2007年,命运之神无意中将劳永海、郑建峰和周生才三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安排进了深圳同一家工厂。“平常我们都爱好文艺,厂里举办什么文艺活动,我们都参加。”劳永海说。
真正组队得源于一位北京来的“伯乐”。2007年年底,厂里请来一位北京编导,为厂里编排节目。在一次聊天中,这位编导建议他们组队,去跳街舞。“跳街舞?能行吗?”这个建议在劳永海等人看来,有点不可信。
然而后来,上网找出一些街舞视频,炫酷的动作还是一下让劳永海等人着迷了。就这样,三个年轻人学起了街舞。“哪里上得起街舞班,都是跟着网上的视频做动作,模仿。”
没有舞台,就到附近的万福广场上跳。“一开始不好意思,后来就放开了。”渐渐的,他们的街舞赢得了不少围观人的掌声。随后,又有几个喜欢街舞的打工仔加入了进来。
2008年,街舞团发展到了8人,却遇到了最困难时期。“6个人失业了,就靠2个人养活,吃了上顿都没下顿。”劳永海至今还记得,他们挤在一间不到7平米的房间里,几张塑料垫子就是他们的床,困难的时候,每天只能吃酱油泡饭。
因为生活实在太困难了,街舞团人员变动很大,一批人走了,又一批人来。没钱请老师,街舞团的成员基本都是靠视频模仿和自学。
“最早的队名叫‘heipigou’,寓意‘happygo’。”劳永海说,就是靠着大家对街舞、对团队的热爱,街舞团才发展到了今天。
>>谈春晚“累,但很有意义!”
“春晚?‘累’!”16日上午,回想春晚带给他们的感受,五个大小伙子不约而同的说。
“塑料工!螺丝工!洗车工!电子工!建筑工!……”大年三十晚上,2011年央视春晚上,民工街舞团小伙子们豪迈而自信的回答响彻场内外,刚劲又不失灵巧的街舞秀引来阵阵掌声。就连著名运动员刘翔都说:“春晚《咱们工人有力量》是最给力的节目!”
殊不知,这精彩的表演背后,小伙子们付出了多少汗水。
“徒手倒立头转360度”是整个节目分量最重的环节,这个绝活不仅动作好看,而且速度快、节奏好,导演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团队中底子好的王拓。
“每天练习头转几百圈,还要和其他队友的动作衔接好,一个月下来,我的体重都降了好几斤。”16日,谈起春晚的感受,王拓还是心有余悸。“整整一个月,真是没日没夜了!”王拓说,因为习惯了自由练习,无法达到导演组规范的要求,他们一个月一个连个好觉都没睡过。
不仅是体力上的,生活上的不适应也把他们折腾的够呛。“水土不服,天气太冷,南方人不适应,感冒互相传染,咳嗽、发烧。”劳永海告诉记者,街舞团成员刚到北京的时候,几乎都病倒了。
每天早上6点起床,然后来到春晚排练场地后开始训练,每天至少10个小时,腰酸背痛,小伤不断,但因为大家共同的梦想———上春晚,他们始终坚持着。
最后,民工街舞团的节目通过了春晚节目组6次审核,最终确定“上春晚”,与任月丽、“旭日阳刚”等草根明星归入“特别节目类”。“累,但很有意义!”劳永海心满意足的说。
>>谈质疑“不是明星,我们就是农民工”
都说人怕出名,民工街舞团的小伙子们也一样,在面对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质疑。
搜狐微博上,一位自称资深网络策划人神秘人士发文称,“‘民工街舞团’这个组合曾经找过我们策划师合作,当时,他们团队的名字并不叫‘民工街舞团’,而是叫‘万福街舞队’。如今,换成了‘民工街舞团’,真是让他们占尽了民工的光啊。这也是他们团队最大的噱头”。
话语一出,关于民工街舞团小伙子们真实身份的话题被推至风口浪尖。“他们真的是农民工吗?他们是不是骗人的?”此类质疑不绝于耳。
16日,劳永海也希望借助记者对此事做一下澄清。民工街舞团每一位都来自农村。“我是一名保安,洗车工、送外卖、等职位,都是队员的真实工作。”劳永海说,对于这些质疑,他们问心无愧。
成功以后,你们会不会改掉深圳民工街舞团这个名字?劳永海说:“我们本来就是民工出身,为什么要换掉呢?”
而对于最近,不少人质疑民工街舞团其实是个专业团体时。“我们又不是明星,又不想出名,事实都摆在那里。”劳永海强调说:“不是明星,我们就是农民工。”
>>谈未来“筹备拍部励志偶像剧”
与两年前的窘迫相比,如今,深圳民工街舞团已经发展到了22名成员。在深圳,他们租了相邻的房子,住在一起,方便练习舞蹈。未来一段时间的安排,演出表已经排的很远了。
16日,深圳民工街舞团的队长郑健峰已经前往北京,参加2011年央视元宵晚会领奖,想必,借助央视的舞台,街舞团未来的路也会更加平坦。
春节前,劳永海、王拓……街舞团大多数的成员都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专职跳舞、演出。“毕竟老板也不可能允许我们长期请假。”劳永海说,年后,大家准备把原有的工作都辞了,专心跳舞。
对于街舞团的未来,大部分团员都说“永远跳下去,永远不解散”,但是,大家几乎都明白,“永远跳下去”这个想法显得有些幼稚,对于街舞来说,年轻和身体素质是两个必要条件。
“我们打算拿出一部分演出费存起来,然后开个街舞教学班,或者投资什么的。”劳永海说,开班教学已经在筹划中了。另外,街舞团还打算今年内找人投拍一部关于他们自身的青春励志剧。“希望通过我们的经历,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看到。”劳永海说。
还会在深圳的万福广场跳下去吗?“会的!”街舞团的回答很肯定,那里一直是他们的舞台。但如今,他们会跳的更有信心,因为那里想必已经等待了更多的观众。
还记得深圳民工街舞团,在春晚舞台上,手拿两块砖头,翻跟头,第一个冲出队伍的小伙子吗?他就是在春晚舞台上喊出“卖奶茶”的民工曾春泉。
16日,海阳方圆大酒店贵宾室内,平时队伍中最有活力、最健谈的曾春泉却发起了高烧,因为一天没有吃东西,脸上显得有些疲惫。
看到队友们和记者聊的热火朝天,坐在一旁的曾春泉忍不住“嫉妒”地对队友说:“要不是我身体不舒服,话怎么能轮到让你们说。”一旁的队友忍不住都笑了。
23岁的曾春泉是广东人,个头不高的他是这个队伍中最灵活的一个,问他为何要跳街舞,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跳街舞很帅、很时尚。”
曾春泉与街舞结缘很偶然,2006年,在广东打工期间,因为上网接触到了当时流行的“街舞”。“街舞跳起来太帅了,有活力。”曾春泉说,看着视频自己忍不住学了起来。
2007年年底,通过一个朋友,曾春泉认识了郑健峰一伙,从此也跟着他们到万福广场练习,慢慢地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打工仔加入进来。
“我是春晚舞台上第一个从队伍中冲出来跳舞的人,喊‘奶茶’的人就是我。”曾春泉自豪地说,能上春晚,自己觉得很幸运,舞台上一点也不紧张。
表演完春晚节目回到家乡后,全村的人都来到他家,看他独秀街舞。“大家都惊呼不已,村里的还多小孩都缠着跟我学。”
能上春晚舞台除了幸运外,也离他们每天辛辛苦苦练习分不开。记者看到曾春泉的手上都结满了厚厚的茧,头上也有伤。“辛苦不算什么,每天我们都很快乐,尤其是大家在一起切磋舞技,比赛跳舞的时候。”
对于他们不是农民工的质疑,曾春泉说,现在农民工类型已不再单一,农民工的形象难道不能这么时尚吗?我们不想回应什么,只想跳好自己的舞,直到跳不动。“这是我的一种生活。”
现在虽然小有名气,可以赚不少演出费,但他们仍穿几十元的衣服。曾春泉揪着自己的衣服对记者说,“我的上衣25元,裤子15元。”不过穿上去特时尚,也很舒服。
说起以后的打算,曾春泉充满希望的说,当一个老板,赚钱养家,供三个弟弟妹妹上大学。“不过我也不会放弃我的街舞,我会一直跳下去,但不是我赚钱的职业,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崔岩 李园园 吕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