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告别绿皮车时代 记者亲身体验末班车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2-12-20 22:14:00
费三元
取暖的锅炉
烧水的锅炉
绿皮车的前世今生
老乘务员期待新车
据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工作人员介绍,青岛—烟台列车于1956年1月2日开通,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绿皮车曾一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服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一批“中国红”上路。自2012年开始,途径烟台火车站的绿皮车也逐渐被更换。
据K8254次列车列车长刘峰介绍,绿皮车退役,空调车上岗,可以降低乘务员的劳动强度。绿皮车每节车厢有两名乘务员,乘务员要负责烧煤取暖,定时为车厢送开水。记者以前乘坐这辆绿皮车的时候,曾见到乘务员往巨大的保温桶中添加热水,不方便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列车长刘峰说,随着更换空调车,这些都会得到改变。
据了解,新开的25G型空调车,将使用空调制冷、取暖,烧水也将使用电茶炉。锅炉一烧,整节车厢都会散发浓浓煤烟味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在绿皮车上服务长达32年的老列车员王少华说,他81年进入铁路系统,刚上火车那会,在车上呆一天,下车后身子抖,脚不稳,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不管是火车上还是地面上,已经没有分别。服务了这么多年绿皮车,能到看到绿皮车更新换代,当然还是很高兴的。绿皮车需要烧锅炉,煤烟大,舒适性差,工作量大。空调车让乘客舒服了,乘务员工作量也会适当减轻。
记者跟着王师傅查看了供暖和烧水的锅炉,锅炉红彤彤的火苗显得很温暖,为了给乘客取暖,乘务员要隔一段时间就过来添煤。记者了解到,这辆列车往返青岛、往返枣庄一次,每节车厢就要烧掉8袋煤左右,沉重的煤炭成了列车的负担,不卫生,还消耗大量资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