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时代更需凝聚共识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2012-07-12 11:38:00
费三元
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则,也是一种介入生活的基本态度和方式:讨论问题时,如何对待别人?坚持理念时,又如何反思自己?观点可以有别,但在尊重彼此上却应达成一致;价值可以多元,但在行为规范上却应有基本标准;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应殊途同归
设想,家门口要建大型化工厂,你可能持反对态度;但邻居家孩子能去厂里上班,他就可能举手赞成。建,还是不建,于是成了一个问题。
虽是极端例子,却屡有现实翻版。具体到围绕一个项目的争议,宏观到国家发展之路的走向,抽象到道德状况、社会心态、价值信仰……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频道里收看,也都可以用自己的麦克风广播。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思想观念的裂变塑造了一个时代生机蓬勃的心灵图景,也提示我们,多元时代更需要凝聚共识。
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的现在进行时。财富的持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动,激发出空前活跃的思想。维权意识日益敏感、利益诉求更趋多元,方此之时,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保证思想的交锋、价值的角力、利益的博弈,不至沦为撕裂社会秩序的负资产,而成为推进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毫无疑问,当观点莫衷一是、看法不尽相同时,共识是社会交流的基础。只要与自己结论相左,一切证据就都是伪证;一旦跟自己观点不同,不管出发点如何就都是“敌军”,这种以主观判断取代客观现实、用立场站队取代辩驳事理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有违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则。因为所谓民主,并不仅仅是制度设计,也是一种介入生活的基本态度和方式:讨论问题时,如何对待别人?坚持理念时,又如何反思自己?
我们的观点可以有别,但在尊重彼此上却应达成一致,这样,意见不合者才不至于上演从对骂升级为“约架”甚至围殴的闹剧;我们的价值可以多元,但在行为规范上却应有基本标准,这样,被救者才不至于理直气壮地一走了之充当“道德杀手”;我们对现在的认识可以各持己见,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应殊途同归。
多元时代达成共识,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复杂。但多元并非意味着正确的价值不复存在,包容也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公理。正因此,我们能理解观念上的不同取舍,能理解价值上的不同立场,却更欣喜于言论不为眼球裹挟,良知不被利益吞没,人性不被“理性经济人”的预设绑架。构建观点交锋的“议事规则”,才能避免非黑即白;坚守转型社会的“底线伦理”,才能防止行为失范;善待精神构建的“道德力量”,才能提升道德水准。这些基于理性、基于人性的正面能量,将赋予社会不断前行的恒久动力。
具体而言,延长退休年龄你可以赞同或反对,老有所养却应是共同目标;火灾吞噬的人数你可以怀疑,但及时公开信息、不能造谣传谣却是基本原则;甚至,老人跌倒你或许选择袖手旁观,但伸手救溺、知恩图报才是良知显现。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低限度共识,道德是高层次共识,二者都必不可少。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找到这样的最大公约数。
记得普京再度当选后谈到如何重振俄罗斯,首先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能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共同的价值”,视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正在剧烈转型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成为一个整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凝聚社会的共识。如此,方能维护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筑牢不断长高的“中国大厦”基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