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农牧“生态猪”真相调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2013-04-12 09:52:00
在西李村乡张沟村,200头“生态猪”被圈养在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小区内。
本报记者 韩俊杰摄
第二看点
雏鹰农牧“生态猪”真相调查
本报记者 韩俊杰 实习生 刘盾 张玉甫
在郑州专卖店里出售的每公斤最低价格都在44元以上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雏鹰农牧”)“雏牧香生态猪肉”,被戏称为天价猪肉。但是,近日关于这个天价猪肉的投诉在网上大量出现,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一些与雏鹰农牧签约的“生态猪”养殖户向记者反映:“雏鹰农牧的‘生态猪’主要靠饲料圈养长大,跟普通猪没多大区别,却卖得比其他猪肉贵两三倍,就是靠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养殖基地封闭式管理和消毒举措形同虚设,外来人员、车辆不经消毒基本可随意进出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周围垃圾随处可见。”
村民称项目污染了原本山清水秀的家乡
4月3日7时许,记者来到雏鹰农牧生态放养猪养殖产业化项目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李村乡。该项目是当地的重点项目,于2011年在西李村乡南岩村落户,占地1.2万余亩,总投资20亿元。雏鹰农牧宣称,计划在2013年,该项目年出栏优质生态猪15万头。
雏鹰农牧称,该项目能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不出家门就能致富的道路。而当地村民提起该项目却历数出它给当地造成的三大困扰。
西李村乡龙脖村刘姓村民称,邻近村庄被群山环绕,地势较低。“山上的泉水顺着山沟流到我们村南头的水池里,再顺着自来水管流到各家,清冽可口。但自从2011年,雏鹰农牧‘生态猪’养猪基地的粪便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一下大雨,粪水就被冲入山沟内,顺着自来水管流到村民家中,恶臭难闻。雏鹰农牧还在龙脖水库附近建了十来座养殖小区,排出的粪水污染了龙脖水库,影响更大范围的村民吃水。”
刘姓村民称,目前气温不高,“生态猪”养殖场就传来一股股恶臭,等到夏天,臭味会更重。他还指着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说,自“生态猪”养殖基地建成以来,工程车和运猪车往来不绝,将村民修建的路轧得四分五裂,影响村民出行。
而最让临近村民担忧的是,山上植被本就稀疏,随着“生态猪”养殖小区数量的增多,将更大规模地毁山毁林,势必形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隐患。
“去年下大雨时,就有好几座育肥舍被冲塌。”刘姓村民称,临近村民虽然多次找雏鹰农牧以及村乡领导反映,但相关部门对此不闻不问。此后,雏鹰农牧对待村民的投诉强硬而霸气起来。“我们原本山清水秀的家乡快被雏鹰农牧整成穷山恶水了。”
签约农户:雏鹰农牧“生态猪”主要靠饲料圈养长大
4月3日9时许,记者来到了张沟大队王庄村民组。放眼望去,一座座蓝顶白墙的雏鹰农牧“生态猪”育肥舍竖立在山丘半腰或顶上,彼此相隔三五米至三五十米不等。这些养殖场平整了山丘的坡度,毁坏了原先覆盖的绿色植被,裸露出红色的土壤。
雏鹰农牧对外宣称:该集团三门峡“生态猪”养殖基地主要建在荒山、荒坡、荒地,远离密集人群的深山老林里,基地实施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进出养殖场区的人和车辆必须履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然而记者实地采访时,多位签约农户称,雏鹰农牧隐瞒真相,编造谎言。
一位签约农户称,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基地主要设在陕县西李村乡南岩村、王营村、张沟村、寨上村等村庄周边,以每亩每年280元的标准租用农民耕地以及荒地,养殖小区距离村庄不到500米,且养殖小区周边,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雏鹰农牧部分送饲料车、技术员驾驶的摩托车、临近村民等人员车辆基本不经消毒,就可随意进出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封闭式管理和消毒措施就是摆设。
在张沟村王庄村民组道路西侧300米处,有一座被生活垃圾所包围的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小区,占地400多平方米。这座养殖小区基本没有任何防护和消毒设施。记者还未走近,一股恶臭伴着猪叫声随风传来。
记者推开猪舍的大门,看见近百头黑猪在猪圈内或躺或站,身上沾满了污泥和粪便,两位村民正在喂饲料。一位靳姓村民称,他与妻子在去年与雏鹰农牧签约,来管理这座200头“生态猪”的养殖小区,小区有两个育肥舍,各有100头“生态猪”。
雏鹰农牧对外宣称:“集团三门峡生态猪养殖基地轮牧放养‘生态猪’,一亩地仅养两头,猪可以漫山遍野撒欢儿跑,觅食天然草果,整个生产过程还都生态环保,农户在种植区种苜蓿、胡萝卜、南瓜及其他农作物作为生态猪的青绿饲料,同时配以玉米、小麦及各种微量元素做成的混合饲料进行养殖,保证‘生态猪’都能吃上农户种的菜、杂草和中草药等。”
“他们瞎胡说。”靳姓村民指着雏鹰农牧送来的饲料说:“自去年10月与雏鹰农牧签约以来,我们一直给‘生态猪’喂这种饲料,没有给这些猪喂过中草药、青草、菜等青绿饲料。另外,这6个月里,这200头猪一直待在这座4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内,没有放养过。类似的情况在雏鹰农牧在俺们这里建的养殖小区大量存在。”
“我们被坑苦了”
在陕县年出栏50万头“生态猪”养殖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上,三门峡雏鹰农牧公司总经理李连成向媒体宣称,该项目能带动农户快速致富,预计合作农户年收入不低于6万元。
然而,西李村乡寨上村多位与雏鹰农牧签约的养殖户连连哀叹:“我们被雏鹰农牧坑苦了。因为雏鹰农牧拒不履行协议,我们一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有的只能挣2万元的保底钱。”
在农户与雏鹰农牧签订的饲养加盟协议上,记者看到,雏鹰农牧将土地租赁好、将猪舍盖好,并提供猪仔、饲料、疫苗、专职技术人员等,进入到养殖区内工作的合作农户负责照料猪的生长。猪出栏的时候,雏鹰农牧按照猪的存活率、重量等,减去养殖过程中所用的饲料、疫苗等所有物料,剩余的就是农户的收益,该公司承诺每年给农户2万元的保底收入。
“我们农民以户为单位加盟‘生态猪’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一户出两个人承包两栋育肥舍,进行育肥段饲养。雏鹰农牧分给每户180至200头肉仔猪,平均重量为35至4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30元给我们计算成本,委托我们饲养170至175天。养成后,雏鹰农牧以每公斤18.4元进行收购。签协议时,我们得向他们缴纳2万元押金。”徐姓养殖户称,他们去年6月就已开始对雏鹰农牧的“生态猪”进行养殖,但可能因为雏鹰农牧“生态猪”销售情况不好,资金紧张,他们实际饲养时间已超过饲养周期100多天,并多次要求雏鹰农牧收购,但雏鹰农牧一直违约。
“猪现在已经长成个了,大点的猪现在都三四百斤了,再养下去,就不咋长肉了。但一直吃饲料,养的时间越长,我们赚得越少。即便现在收购,我们一户也就能赚个两万多元。”
随后,记者赶往南岩村。养殖户李姓村民告诉记者,他在2012年2月与雏鹰农牧签约,是当地第一批签约农户。雏鹰农牧在当地的“生态猪”养殖小区有的就没有放养区,200头猪一直在猪圈养,有的养殖小区则是200头猪配备三亩至六十亩不等的放养区。
李姓村民说:“一般放养区内只在夏天有草,‘生态猪’在放养区内转圈时啃几口。而在春天、秋天和冬天,‘生态猪’基本是吃饲料,除了上级部门或者客户来参观时,雏鹰农牧工作人员会提前向靠近路边的养殖户发放十多袋胡萝卜、白菜等青绿饲料。”
李姓村民称,一头“生态猪”从交给农户到出栏,一般会食用1000多斤饲料,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雏鹰农牧发放的饲料,每头猪所使用的青绿饲料一般不会超过10斤。“去年11月,第一批签约农户所养殖的‘生态猪’就被雏鹰农牧收走,虽催要多次欠款,但截至目前,雏鹰农牧还拖欠每户1万多元的卖猪款。”
雏鹰农牧“生态猪”的疫病检验环节也令人担忧。南岩村靳姓养殖户说,去年11月,他所养殖的200头“生态猪”出栏外运时,雏鹰农牧工作人员仅抽检了三五头猪,查看是否存在疾病。且在饲养过程中,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并未驻场监督管理。
靳姓养殖户说,他们饲养的“生态猪”被运至郑州等大城市的“雏牧香”专卖店。“店内普通五花肉卖44元/公斤,精品五花生态肉零售价为87.8元/公斤。”
雏鹰农牧工作人员:公司承载着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
4月7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向雏鹰农牧总公司发出书面采访函,但没有得到该公司的任何形式的回复。
4月9日下午,记者又向雏鹰农牧公司致电,询问该公司对采访函有无回复。但是,该公司接收传真的综合办员工称,这件事情归该公司品牌经营部管。记者联系该公司品牌经营部,工作人员说,此事由部门经理吕洪涛负责。记者又电话联系吕洪涛,吕洪涛首先对记者说:“你们采访难道就真是为了发稿吗?我们不能想其他的方法解决吗?”
记者说:“我们履行的是正常的采访程序,如果贵公司愿意就采访函进行回复,我们可以再等一天。”
11日上午,吕洪涛向记者致电,称已经向记者邮箱中发出了该公司的书面回复。记者打开电子邮箱,却发现该公司发来的是一篇与采访函基本无关的关于该公司生态猪的正面宣传稿件。
记者就此再次致电吕洪涛,吕洪涛表示他会安排工作人员再回复。11日下午,一位自称是雏鹰农牧驻京办、负责联系中央级媒体的刘姓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向其说明情况后,该女士先是称会立即了解并向记者进行回复,然后却又给记者发来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她在其中一条短信中说:“从另方面实话跟您讲,雏鹰集团不仅仅是一家养猪的上市公司而已,她还承载着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不是些别有用心媒体想咋祸害就能如愿那么简单……”
记者就其短信中提及的“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向其短信询问有何“含义”,该刘女士短信回复称:“您所关心的一些‘含义’我个人无权公开,必须请示国家相关部门,请知悉。”
记者短信询问:“如此重要的秘密您都能如此随便地向一名素未谋面的、正在采访您的记者告知,不知道贵公司的保密工作是怎么规定的?是您胆子大敢于泄密?还是根本子虚乌有的老虎皮?”该刘姓女士回复说:“请问您是党员吗?我等你一起来北京一起去见社长吧。是您来约见社长还是我来约?”
记者提醒该女士,希望她尽快向记者提供该公司对采访函的书面回复,但是该女士却又发信息说:“书面回复一定会有,但我要求送交您的上级单位。”
截至11日晚22时记者发稿时,记者的书面采访函已经发出整整五个工作日,仍然没有收到雏鹰农牧公司对采访函的正式回复。
对此,本报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
本报郑州4日11日电
本报记者 韩俊杰摄
第二看点
雏鹰农牧“生态猪”真相调查
本报记者 韩俊杰 实习生 刘盾 张玉甫
在郑州专卖店里出售的每公斤最低价格都在44元以上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雏鹰农牧”)“雏牧香生态猪肉”,被戏称为天价猪肉。但是,近日关于这个天价猪肉的投诉在网上大量出现,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一些与雏鹰农牧签约的“生态猪”养殖户向记者反映:“雏鹰农牧的‘生态猪’主要靠饲料圈养长大,跟普通猪没多大区别,却卖得比其他猪肉贵两三倍,就是靠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养殖基地封闭式管理和消毒举措形同虚设,外来人员、车辆不经消毒基本可随意进出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周围垃圾随处可见。”
村民称项目污染了原本山清水秀的家乡
4月3日7时许,记者来到雏鹰农牧生态放养猪养殖产业化项目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李村乡。该项目是当地的重点项目,于2011年在西李村乡南岩村落户,占地1.2万余亩,总投资20亿元。雏鹰农牧宣称,计划在2013年,该项目年出栏优质生态猪15万头。
雏鹰农牧称,该项目能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不出家门就能致富的道路。而当地村民提起该项目却历数出它给当地造成的三大困扰。
西李村乡龙脖村刘姓村民称,邻近村庄被群山环绕,地势较低。“山上的泉水顺着山沟流到我们村南头的水池里,再顺着自来水管流到各家,清冽可口。但自从2011年,雏鹰农牧‘生态猪’养猪基地的粪便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一下大雨,粪水就被冲入山沟内,顺着自来水管流到村民家中,恶臭难闻。雏鹰农牧还在龙脖水库附近建了十来座养殖小区,排出的粪水污染了龙脖水库,影响更大范围的村民吃水。”
刘姓村民称,目前气温不高,“生态猪”养殖场就传来一股股恶臭,等到夏天,臭味会更重。他还指着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说,自“生态猪”养殖基地建成以来,工程车和运猪车往来不绝,将村民修建的路轧得四分五裂,影响村民出行。
而最让临近村民担忧的是,山上植被本就稀疏,随着“生态猪”养殖小区数量的增多,将更大规模地毁山毁林,势必形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隐患。
“去年下大雨时,就有好几座育肥舍被冲塌。”刘姓村民称,临近村民虽然多次找雏鹰农牧以及村乡领导反映,但相关部门对此不闻不问。此后,雏鹰农牧对待村民的投诉强硬而霸气起来。“我们原本山清水秀的家乡快被雏鹰农牧整成穷山恶水了。”
签约农户:雏鹰农牧“生态猪”主要靠饲料圈养长大
4月3日9时许,记者来到了张沟大队王庄村民组。放眼望去,一座座蓝顶白墙的雏鹰农牧“生态猪”育肥舍竖立在山丘半腰或顶上,彼此相隔三五米至三五十米不等。这些养殖场平整了山丘的坡度,毁坏了原先覆盖的绿色植被,裸露出红色的土壤。
雏鹰农牧对外宣称:该集团三门峡“生态猪”养殖基地主要建在荒山、荒坡、荒地,远离密集人群的深山老林里,基地实施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进出养殖场区的人和车辆必须履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然而记者实地采访时,多位签约农户称,雏鹰农牧隐瞒真相,编造谎言。
一位签约农户称,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基地主要设在陕县西李村乡南岩村、王营村、张沟村、寨上村等村庄周边,以每亩每年280元的标准租用农民耕地以及荒地,养殖小区距离村庄不到500米,且养殖小区周边,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雏鹰农牧部分送饲料车、技术员驾驶的摩托车、临近村民等人员车辆基本不经消毒,就可随意进出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封闭式管理和消毒措施就是摆设。
在张沟村王庄村民组道路西侧300米处,有一座被生活垃圾所包围的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小区,占地400多平方米。这座养殖小区基本没有任何防护和消毒设施。记者还未走近,一股恶臭伴着猪叫声随风传来。
记者推开猪舍的大门,看见近百头黑猪在猪圈内或躺或站,身上沾满了污泥和粪便,两位村民正在喂饲料。一位靳姓村民称,他与妻子在去年与雏鹰农牧签约,来管理这座200头“生态猪”的养殖小区,小区有两个育肥舍,各有100头“生态猪”。
雏鹰农牧对外宣称:“集团三门峡生态猪养殖基地轮牧放养‘生态猪’,一亩地仅养两头,猪可以漫山遍野撒欢儿跑,觅食天然草果,整个生产过程还都生态环保,农户在种植区种苜蓿、胡萝卜、南瓜及其他农作物作为生态猪的青绿饲料,同时配以玉米、小麦及各种微量元素做成的混合饲料进行养殖,保证‘生态猪’都能吃上农户种的菜、杂草和中草药等。”
“他们瞎胡说。”靳姓村民指着雏鹰农牧送来的饲料说:“自去年10月与雏鹰农牧签约以来,我们一直给‘生态猪’喂这种饲料,没有给这些猪喂过中草药、青草、菜等青绿饲料。另外,这6个月里,这200头猪一直待在这座4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内,没有放养过。类似的情况在雏鹰农牧在俺们这里建的养殖小区大量存在。”
“我们被坑苦了”
在陕县年出栏50万头“生态猪”养殖产业化项目奠基仪式上,三门峡雏鹰农牧公司总经理李连成向媒体宣称,该项目能带动农户快速致富,预计合作农户年收入不低于6万元。
然而,西李村乡寨上村多位与雏鹰农牧签约的养殖户连连哀叹:“我们被雏鹰农牧坑苦了。因为雏鹰农牧拒不履行协议,我们一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有的只能挣2万元的保底钱。”
在农户与雏鹰农牧签订的饲养加盟协议上,记者看到,雏鹰农牧将土地租赁好、将猪舍盖好,并提供猪仔、饲料、疫苗、专职技术人员等,进入到养殖区内工作的合作农户负责照料猪的生长。猪出栏的时候,雏鹰农牧按照猪的存活率、重量等,减去养殖过程中所用的饲料、疫苗等所有物料,剩余的就是农户的收益,该公司承诺每年给农户2万元的保底收入。
“我们农民以户为单位加盟‘生态猪’育肥段肉猪养殖小区,一户出两个人承包两栋育肥舍,进行育肥段饲养。雏鹰农牧分给每户180至200头肉仔猪,平均重量为35至4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30元给我们计算成本,委托我们饲养170至175天。养成后,雏鹰农牧以每公斤18.4元进行收购。签协议时,我们得向他们缴纳2万元押金。”徐姓养殖户称,他们去年6月就已开始对雏鹰农牧的“生态猪”进行养殖,但可能因为雏鹰农牧“生态猪”销售情况不好,资金紧张,他们实际饲养时间已超过饲养周期100多天,并多次要求雏鹰农牧收购,但雏鹰农牧一直违约。
“猪现在已经长成个了,大点的猪现在都三四百斤了,再养下去,就不咋长肉了。但一直吃饲料,养的时间越长,我们赚得越少。即便现在收购,我们一户也就能赚个两万多元。”
随后,记者赶往南岩村。养殖户李姓村民告诉记者,他在2012年2月与雏鹰农牧签约,是当地第一批签约农户。雏鹰农牧在当地的“生态猪”养殖小区有的就没有放养区,200头猪一直在猪圈养,有的养殖小区则是200头猪配备三亩至六十亩不等的放养区。
李姓村民说:“一般放养区内只在夏天有草,‘生态猪’在放养区内转圈时啃几口。而在春天、秋天和冬天,‘生态猪’基本是吃饲料,除了上级部门或者客户来参观时,雏鹰农牧工作人员会提前向靠近路边的养殖户发放十多袋胡萝卜、白菜等青绿饲料。”
李姓村民称,一头“生态猪”从交给农户到出栏,一般会食用1000多斤饲料,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雏鹰农牧发放的饲料,每头猪所使用的青绿饲料一般不会超过10斤。“去年11月,第一批签约农户所养殖的‘生态猪’就被雏鹰农牧收走,虽催要多次欠款,但截至目前,雏鹰农牧还拖欠每户1万多元的卖猪款。”
雏鹰农牧“生态猪”的疫病检验环节也令人担忧。南岩村靳姓养殖户说,去年11月,他所养殖的200头“生态猪”出栏外运时,雏鹰农牧工作人员仅抽检了三五头猪,查看是否存在疾病。且在饲养过程中,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并未驻场监督管理。
靳姓养殖户说,他们饲养的“生态猪”被运至郑州等大城市的“雏牧香”专卖店。“店内普通五花肉卖44元/公斤,精品五花生态肉零售价为87.8元/公斤。”
雏鹰农牧工作人员:公司承载着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
4月7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向雏鹰农牧总公司发出书面采访函,但没有得到该公司的任何形式的回复。
4月9日下午,记者又向雏鹰农牧公司致电,询问该公司对采访函有无回复。但是,该公司接收传真的综合办员工称,这件事情归该公司品牌经营部管。记者联系该公司品牌经营部,工作人员说,此事由部门经理吕洪涛负责。记者又电话联系吕洪涛,吕洪涛首先对记者说:“你们采访难道就真是为了发稿吗?我们不能想其他的方法解决吗?”
记者说:“我们履行的是正常的采访程序,如果贵公司愿意就采访函进行回复,我们可以再等一天。”
11日上午,吕洪涛向记者致电,称已经向记者邮箱中发出了该公司的书面回复。记者打开电子邮箱,却发现该公司发来的是一篇与采访函基本无关的关于该公司生态猪的正面宣传稿件。
记者就此再次致电吕洪涛,吕洪涛表示他会安排工作人员再回复。11日下午,一位自称是雏鹰农牧驻京办、负责联系中央级媒体的刘姓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向其说明情况后,该女士先是称会立即了解并向记者进行回复,然后却又给记者发来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她在其中一条短信中说:“从另方面实话跟您讲,雏鹰集团不仅仅是一家养猪的上市公司而已,她还承载着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不是些别有用心媒体想咋祸害就能如愿那么简单……”
记者就其短信中提及的“一些不便公开的国家利益方面之艰巨任务”向其短信询问有何“含义”,该刘女士短信回复称:“您所关心的一些‘含义’我个人无权公开,必须请示国家相关部门,请知悉。”
记者短信询问:“如此重要的秘密您都能如此随便地向一名素未谋面的、正在采访您的记者告知,不知道贵公司的保密工作是怎么规定的?是您胆子大敢于泄密?还是根本子虚乌有的老虎皮?”该刘姓女士回复说:“请问您是党员吗?我等你一起来北京一起去见社长吧。是您来约见社长还是我来约?”
记者提醒该女士,希望她尽快向记者提供该公司对采访函的书面回复,但是该女士却又发信息说:“书面回复一定会有,但我要求送交您的上级单位。”
截至11日晚22时记者发稿时,记者的书面采访函已经发出整整五个工作日,仍然没有收到雏鹰农牧公司对采访函的正式回复。
对此,本报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
本报郑州4日11日电
张雪松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