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健康调查:成绩中等偏下生压力最大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2013-01-08 09:18:00
费三元
全市18所公办中学所做调查显示:成绩中等偏下生压力最大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发布了2012年度“广州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状况调研报告”。针对全市18所公办中学所做的调查显示,身心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学生类别(按学业成绩)分别是:优异生、中等偏上学生、差生、中等生中的中间学生、中等偏下学生。具体到体魄、人际交往、情绪、思维、志向、信念等六项指标均是如此。
部分青少年缺乏对未来的思考
广州市团校属下的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于2012年9月~10月期间开展“广州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指标”问卷调查,以了解当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了1500份问卷,其中1323份为有效回收问卷,占88.2%。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在广州就读的初中生以及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从体魄、人际交往、志向、思维、信念、情绪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受访的青少年分布于全市七个区(市)18所公办中学,男女各占一半。
调查显示,被调查青少年身心健康平均得分为67.53分(100分为满分),但各健康范畴的发展不均衡,其中,被调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最好,其次是体魄、情绪,思维、信念、志向得分偏低,尤其是志向,得分不及格。
研究人员认为,家庭与社会对青少年考试成绩、升学就业过分关注,导致其身心健康未能实现均衡发展。同时,由于忽略了对青少年志向方面的培养,广州的青少年多追求安逸生活,缺乏对未来的思考。
高年级生体魄不如低年级生
调查显示,在身心健康指标和五个健康范畴指数——体魄、情绪、思维、信念、志向上,初中生的分数均高于高中生的分数,而且差异十分显著。在人际交往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则没有显著差别。
调查发现,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总体情况以及体魄、思维、情绪、信念、理想的发展情况皆优于高中生,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较高年级的青少年,其身心健康的表现较差。
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年级越高,尤其进入高中阶段,过重的学业负担、过长的学习时间、过大的学习压力,都会导致其身心健康发展不如初中生好。
学习成绩中等学生心理压力大
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六个参考指标中,将学习成绩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排列,得到的得分高低顺序均为:优异生、中等偏上学生、差生、中等生中的中间学生、中等偏下学生。
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吴冬华认为,这与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习成绩的高低、学校的奖惩,往往容易成为学生、家人及其社会各界评价他们成败得失的显性指标,有时是唯一指标。因此,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青少年容易有强烈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形成失败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比较负面。”
那为何差等生反而比中等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要好呢?吴冬华解释,“这与成人世界十分相似。在社会上,也往往是夹心层的压力最大。成绩差的学生,部分对于成绩已经不在乎,或者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其他事情上,因此压力反而比较小。而成绩中等、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最多,总是担心不往上爬就会往下掉,心理压力很大。因此,家长与老师应该给予这样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专家建议
参与志愿服务可令心理更健康
如何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呢?研究发现,较多参加兴趣班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的被调查者在身心健康的发展上较为理想。
研究人员认为,参加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对于体魄、思维、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有较大帮助。此外,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服务理念,可让青少年主动关怀他人,关注社会变革,投身社会建设,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与正面的社会信念。
除以上因素外,母亲的学历、现场观看艺术表演或展览等因素,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查显示,母亲的学历越高,参与兴趣班活动越多,现场观看古典或传统艺术文化的表演或展览越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分数就越高。 罗桦琳 吴冬华 周理艺 丘异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