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海葬持续推进 烟台今年306位逝者长眠大海

2019-05-17 11:5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烟台市2019年度公益海葬活动举行

  大众网·海报新闻芝罘5月17日讯 (记者 王艳 通讯员 彦霖) 鲜花为伴,海浪为念。5月17日,烟台市2019年度公益性海葬活动在烟台大学东门附近海域举行,1120位家属送306位逝者魂入碧海,回归自然。从此,以海为墓,寄托哀思。

  海葬公祭仪式举行 306位逝者魂归大海

烟台市2019年度海葬公祭仪式现场

家属们领取可降解骨灰盒和鲜花

  5月17日,阴。位于烟大东门附近的海葬公祭仪式现场也如天气般阴沉、肃穆,1120名家属早早地便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排队领取可降解骨灰盒、鲜花和白色手套。6点30分,海葬公祭仪式拉开帷幕,礼仪人员现场宣读了海葬祭文,在凄婉的音乐中全体家属默哀,祭奠故去的306位逝者。

全体家属默哀祭奠逝者

家属们登船

  公祭仪式结束后,逝者家属分4个批次、28个船次带着亲人骨灰出发,前往指定海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家属们逐个将骨灰盒投掷大海,并献上鲜花。据了解,特制骨灰盒会在海面漂浮一会,然后自动下沉入海,最后降解。

  远送亲人 情寄沧海

怀抱着亲人照片的家属

  在登船出海的队伍中,郑重地怀抱着照片的许先生格外引人注目。他是和家人一起来安葬他的姥姥、姥爷的,他告诉记者能够海葬是老人的遗愿,今天终于能实现了。为此,他特地找出了两位老人年轻时的照片,“希望他们用最年轻美好的模样,在大海中重获自由。”许先生说道。

送别逝者的家属

  “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着。”坐在船上的王先生明显地有点紧张,“就是满脑子想的都是今天的各种场面,激动得睡不着。”今年八十岁的王先生跟老伴一起来安葬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他们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王先生的儿子在国外生活,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想着以后可能没有人能去祭奠父母,也不想给儿孙多添负担,他在听说有海葬这种形式后,选择把父母妥善地安置在辽阔的大海中。当船到达指定位置,王先生小心翼翼地将可降解的骨灰盒投入大海,动情的他望着漂浮在大海中的骨灰盒迟迟不能转开眼去,满含热泪地喊道:“爸妈一路走好。”他告诉记者,这下放心了,回去能睡个安稳觉了。

家属投放骨灰盒

  孙女士的父亲在今年4月7日去世,过世时100岁又21天,孙女士的父亲年少时当兵去了东北,退休之后回到烟台,老人喜欢大海,思想开明,多次立遗嘱表示去世后丧事从简,将自己海葬。老人去世后孙女士和母亲便商定要满足老人的心愿。孙女士在得知父亲想要海葬的心愿后曾跟父亲说道:“将来等我百年了我也海葬去陪你,到时候,我们再一起讲过去的故事。”

送别逝者的家属

  海葬引领殡葬新形势 越来越被市民接受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人都对海葬都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一位家属跟记者分享,家里老人生前就了解过海葬,老人非常接受这种形式。而作为家属,海葬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注重祭奠,但是一代、两代之后可能就没有人管了,并且祭祀其实也不分形式,家人在的时候尽力了、珍惜了,就够了。海葬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形式,节省土地,也省去了之后祭祀的繁琐。

海葬现场

  烟台市芝罘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现下正大力倡导绿色殡葬、节地殡葬、生态安葬,海葬便是最生态环保的一种方式,既能节省土地也减轻家属的负担。近年来,海葬所蕴含的人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理念正在被大家所接受,海葬报名人数在逐渐增多,社会对海葬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参加海葬的家属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烟台市举办的第五次公益性海葬活动,五年来,共海葬逝者骨灰1300多具,有力地推进了全市节地生态安葬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支持公益海葬活动的持续开展,方便逝者家属缅怀亲人、寄托衷思,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在回龙山功德园修建海葬纪念广场,家属可前去祭奠。

  此次活动由烟台市文明办、烟台市民政局主办,芝罘区民政局、芝罘区殡仪馆承办,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管区、东顺海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湘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