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杜 京   2017-11-19 14:29:00   作者:杜 京

  阿佤山,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它位于祖国西南边疆、横断山系最南端。在那里,高昂的山梁托举起蔚蓝亮丽的天空,葱郁的树木覆盖着色彩斑斓的大地,奔腾的河流滋润着万物生长,苍茫的云海流动着亘古的灵光。阿佤山,苍山叠翠,神秘美丽,这里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在北回归线上的那片绿洲、普洱市中缅边境,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日日夜夜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维护着民族团结,他们就是皮肤黝黑、性格奔放的佤族同胞。他们世世代代耕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看花开花落;依偎在佤山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观云卷云舒。

  提起佤族,是一个人们并不陌生、也不算熟悉的民族,一个从岩洞里走出来的古老民族,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于一九六五年三月五日,西部与缅甸为邻,国境线长八十九点三三公里,一九五四年创办第一所学校,一九五八年才废除猎人头祭谷的习俗。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

  二十六年前的春天,我辗转颠簸来到西盟县采访,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佤山破旧的茅草屋和我在西盟民族小学采访到最漂亮的佤族女教师叶春。她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容,至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从此,我走进了阿佤山寨,阿佤人走进了我的心灵……

  这个天高云淡的秋天,我再次来到西盟,又见阿佤山,心情很不平静,荡起阵阵涟漪。

  西盟多山多雨。二十六年前造访这里,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西盟全是山区,找不到一块足球场大的平地。”

  那时简陋的小县城,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而今天,当我又一次来到西盟,从铺天盖地的绿意中,脱颖而出一座“身穿”红黑色传统“佤装”的佤族县城——新西盟,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当人们展开丰富想象的空间,脑海里幻想着一个梦境般世外桃源的时候,造物主早已在“天赐普洱,世界茶园”造化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人间乐园。日月星辰在这里轮回,白云雾霭在这里流连,丰饶的田野,苍茫的绿海,婉约的溪水,如同天空与大地的交响曲,每一个乐章都遵循天道、顺其自然,生命和精神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阿佤山和阿佤人正是如此。

  阿佤群山,峰峦起伏,白云缭绕。汽车沿着重重叠叠、云海翻卷的青山间行驶,我眼前,一个个神秘的佤族村寨镶嵌在苍翠的丛林中。雨过天晴的佤族村寨依偎在茂密的大青树下,悬挂在佤族村寨的牛头桩,仿佛日夜守护和祈祷这个古老神奇的民族。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茶园绿油油哎/梯田翻金波哎哎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八组的佤族村民,吟唱着耳熟能详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他们唱着欢快优美的歌曲,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欢迎我们的到来。而每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品尝到佤族同胞的真诚祝福——一杯纯美香甜的米酒,一抹献于额头的礼赞。

  蓝天白云下,骄阳似火,佤族同胞的热情比火更旺。晴朗的天空中回荡着高亢的歌声,铿锵有力的声声木鼓,叩击着我的心扉,让人热血沸腾。突然,一只黑黝黝的手一把拉住了我,猛然回头,发现一位身着桃红色筒裙的佤族妇女,眨巴着大眼睛冲着我笑。她说:“一起跳,一起跳!”乌黑油亮的头发,长长的睫毛,清澈的眼睛,洁白的牙齿……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已经被她拉进欢乐的舞群。这个漂亮的佤族青年妇女,名叫娜暖。“你们跳舞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吗?”我问。“今天是欢迎你们的到来,平常我们这里天天都这样,没有节日也要唱歌跳舞。”“下雨也跳吗?”我又问。“跳啊!”娜暖告诉我,只要是居住在阿佤山的村民,在农活不忙的时候,都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这就是我们佤族人的生活。她拉着我的手,一边跳一边开心地笑着。此刻,她五岁的女儿叶鑫也拽着妈妈的裙子,跟在后面学跳舞。见一下子来那么多陌生人,她有些胆怯羞涩,不说话,只是咬着手指,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我们。我从包里拿出糖块递给她,她腼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经过妈妈的同意她才接过糖块,脸上露出天真可爱的笑容。

  天很热,跳完舞,娜暖邀请我一起到村民岩东、娜累家坐坐。漂亮的二层小楼,房间明亮宽敞,窗外风景如画。娜暖对我说,记得小时候,我们佤族人生活很贫困,住茅草屋,常常饿肚子。我的父母都是文盲,家里很穷,冬天没有厚实的衣服,穿不上鞋和袜子,更谈不上看电视、电影了。这些年,党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教书,现在我和丈夫岩改、婆婆娜论、大女儿叶鑫、小女儿叶诗,一家五口日子过得很幸福。

  “政府帮助村民解决安居的同时,引导扶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我们种植甘蔗,每户年均收入达到一万七千三百元,养猪年均收入达一千九百元。”说这话的是娜暖的丈夫岩改。他是村里的党员,今年二十六岁,中专毕业后回到村里,主动帮助村民和困难户,做些公益事情。起初,政府要为村民搬迁盖新房,村里的老人有些舍不得离开破旧的茅草房,岩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他们搬迁。“二○一三年,村里的第一批样板房盖好,大家看到新房依旧是佤族的建筑风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宽敞明亮非常舒适,村民们很高兴,敲锣打鼓,跳舞唱歌来欢庆。如今,村民都住进了这样的新房。”

  一江秋水,依然是澄蓝清澈,阿佤秋山,依旧在耸翠迎人。为了回报家乡、服务村民,岩改回乡后继续学习,攻读普洱学院农业学院兽医专业,取得了自考大专文凭。他说,我们佤族人崇尚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帮助。我们年轻人要继承佤族的传统,向先辈学习,一直这样做下去,让佤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一天夜里,凌晨两点多钟,正在睡梦中的岩改,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村民岩吓家的母猪下崽难产,整整十多个小时过去了,小猪崽还未生下,情况十分危急。岩改一听立即起身,赶到岩吓家,迅速为母猪消毒打催产素接生,不一会儿,母猪产下六只小猪崽。岩吓全家感激不尽,非要留他吃顿饭,精疲力尽的岩改平静地说:“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学习兽医的目的,就是要为村民服务好。”岩改一句话,道出了佤族人的友善厚爱、宽容豁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