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中世纪“古艺术”音乐之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戴定澄   2015-01-18 10:04:00   作者:戴定澄

    ——美国“匿名四人组”两场音乐会听后 

  不久前举办的澳门国际音乐节上,来自美国的“匿名四人组”带来了两场音乐会,对于喜爱西欧13、14世纪音乐的听众而言,实为福音。

  所谓“古艺术”(Ars Antique)音乐,并非指18世纪后的“古典”音乐,而是产生于12世纪后半叶至13世纪法国的一种音乐风格。这个词也有对应于1300年后兴起的“新艺术” (Ars Nova)风格之意味。“古艺术”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法国圣母院学派几位大师级作曲家为主,以及一些成就卓著、现时无从考证的无名氏的手抄流传。《蒙彼利埃》手抄本是这种风格乐谱的集大成者之一。这类风格的作品,难得一闻,能在澳门现场聆听,更为可贵。

  “匿名四人组”在澳门的两场音乐会中,四位歌手各用了大半场的时间演绎了《蒙彼利埃》手抄本中的部分经文歌、法国香颂、康都、交替圣歌、叙事歌及14世纪意大利盲人作曲家朗迪尼的巴拉塔(意大利新艺术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之一)等作品。这些曲目,有着珍贵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及发展的成果,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对音乐艺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上述作品中,除了两首法国香颂为独唱曲外,其余均为多声部音乐发源初期的瑰宝。其中,我们甚至听到了由4人演唱、三个声部的平行奥伽农式的作品(高低声部为8度重复,中间为5度平行音程),很可能是圣母院学派佩罗坦等人的作品。最早的奥伽农资料是9世纪一本手抄教科书上的谱例,也是迄今发现有据可依的最早的多声部乐谱,而康都曲和经文歌,却是在奥伽农逐渐消亡后、13世纪“古艺术”的主要音乐类型。康都曲常于知识分子和富人的节日、宴会上演唱,作品运用当时最发达的迪斯康特作曲技巧,特征是运用固定旋律三拍子的节奏模式、反向进行、重视3、6度音程等,康都曲的固定声部可由作曲家自由创作,不同于当时多声部作品均采用圣咏为基本声部(定旋律)的技法,在多声部音乐历史上首开先河。两场音乐会中可听到较多的康都曲。经文歌则在13世纪中叶康都曲消亡之后一统天下:当时的经文歌较多为三声部形式,最底下的声部(Tenor)实为定旋律声部(当时并无“低音声部”的概念),上方各声部可以用不同语言的不同歌词来对位表现。而Tenor声部常常并无歌词,据推测,有可能由乐器担任演奏。音乐会上,Tenor声部的演唱则采用哼鸣方式进行。

  “匿名四人组”四位歌手(鲁丝-康宁汉、玛莎-珍奈丝姬、苏珊-海拉尔与积琪莲-汉娜—瑰特)演唱的中世纪作品自然松弛、老道得体。值得商榷的是:音乐会除上述风格作品外,两场相加,有超出三分之一的曲目为民谣、灵歌、福音歌曲及少量近代创作歌曲。显然,演唱者是出于演唱风格多样化的考虑。而实际上,中世纪音乐才是音乐会的最大亮点,如若将两场音乐会中13、14世纪的作品统合为一台音乐会,时间可稍长一些(现时每场约为1小时10分,合并后可延长至1小时30分至40分左右)则更专业,也更具特点。此外,场刊上的“Antiphon”被翻译为“轮唱”,在早期音乐会中的中文术语“轮唱”,约定俗成是同“Canon”相对应,Canon是一种运用较为严格的模仿手法的复调方式,而“Antiphon”的意思是“轮换、应答式演唱”,故译为“交替调”或“交替圣歌”更好些。第二场音乐会场刊的部分曲目列出了作曲家之名,其余的曲目则无任何引证说明,可能是出于某种文献手抄本,但亦应标出出处和年代,尤其是这类学术意义较强的作品,更应严谨些为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