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秦伟 姜梅 烟台报道
为持续优化用水营商环境,招远市水务局立足城市供水行业实际,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多听取中小微企业呼声,多从市场主体角度查找问题,组织供水企业广泛开展上门解读政策、上门宣讲知识、上门解决问题等“三上门”活动,推动系统平台、服务场所和管道改造等“三集成”实施,通过多渠道沟通、直达式互动、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用户获得感、满意度。
上门解读政策。加强城市供水法规、行业服务规范和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扶企政策的宣传,客观准确解释,提高用户对政策规定和服务细则的知晓度。介绍供水报装的渠道方式、基本流程、办理时限,零资料、一张表单、线上申报、联合踏勘、代办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用水(气、暖)合同主要内容。讲清查询、报修、过户、校表、资料修改、开具发票等常见业务办理程序、所需信息,业务咨询电话、问题投诉方式。告知供水企业的服务边界,延伸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依据。讲解水价的类型分类、价格构成、定价程序和缴费方式。展示企业网站、公众号、工改系统、爱山东app等线上服务途径,以及政府审批服务中心市政公用窗口、服务网点、水电气暖共享营业厅等的位置、联系方式。
上门宣讲知识。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手册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用水基本常识、正确使用方式、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主要宣讲供水水质标准,水质、压力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氯味产生原因及国家消毒要求,冬季水管、龙头保温防冻办法,节约用水的技术、窍门等。
上门解决问题。对工商企业、较大社区(小区),特别是新用户或反映问题比较多的用户,尽量采取上门拜访、面对面答疑等方式,充分听取工程接入、使用过程中的诉求和建议。对各类问题实行分类处理,属于供水企业原因的,立即组织整改,属于用户原因的,及时进行解决,由于历史原因或条件约束,难以短时间解决的,应当进行充分沟通,拟定解决方案,加快解决。主要解决水质浑浊、水压不稳、“跑冒滴漏”等问题,巡查水表、阀门、水泵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单位清洗消毒、操作运行等的技术指导。
集成线上服务。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等系统应用,推动各类面向用户的报装接入、线上收费等高频事项集成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爱山东app等办理。落实信息公开要求,细化公开制度、公开频率和具体内容,至少落实1种线上公开渠道。
集成服务场所。落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关于推动水电气暖信等联动服务的指导意见》,在政府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水气暖一窗综合受理区”,加强人员培训,推行各窗口无差别受理水气暖等服务。提高市政公用企业在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参与度,推进相关图纸在线共用,加强对建设项目相关设计内容、管线接口位置等技术指导。接入方案设计阶段,由牵头部门组织市政公用单位上门组团服务、联合踏勘,优化接入方案,涉及市政建设类审批事项的一并查明。加强现有营业厅资源共享,拓展共享营业厅数量,增加集成服务事项。严禁利用垄断地位强制服务、滥收费用、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集成管道改造。贯彻落实国家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档,摸清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漏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管道底数,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定期更新数据信息机制。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加强燃气、热力、给排水、通信、电力等各类地下管道(线)建设改造的统筹规划设计,合理安排管位和安装时序,避免改造工程碎片化、重复开挖、“马路拉链”、多次扰民等问题,力争一次实施到位。结合更新改造,同步在管道重要节点安装流量、压力等智能化感知设备,完善智能监控系统,推动设施智慧、安全运行管理。
初审编辑:李霞
责任编辑:李波